APP下载

发挥“家长义工联”功能,丰富幼儿园课程

2020-12-17马国美

好家长 2020年8期
关键词:义工幼儿园家长

文 马国美

人类最初的幼儿教育是由家庭承担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责任转移到幼儿园。幼儿教育发展到今天,从“还幼儿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态”的观点出发,家庭的重要性又重新受到重视。家庭和幼儿园是人生之初最重要的两个教育来源。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家长被认为是参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多次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相互配合。“家长义工”是一种由家长协助幼儿园进行保教管理的活动。家长是“资源库”,邀请“家长义工”进入幼儿园,参与教育教学、幼儿园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出谋划策,同时将科学的教育方法传递给其他家长,让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育,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家”值无限——梳资源,明目标

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盘活家长中的优秀资源,将家长中的“能工巧匠”纳入幼儿园合作伙伴范围之内。让家长参与课程共建,选择与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的家长义工活动,让家长真正成为课程实施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引导者,在沟通、尊重、理解与合作中形成社会、家庭、幼儿园和谐共育的局面,建立良性的家园互动机制,丰富幼儿园教育元素,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成长。

(一)组建家长义工联,开发家长资源

建立以园长为核心的家长义工联领导小组,制定科学、周全的计划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挖掘、梳理、整合家长资源,构建多样的资源库,与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共同规划与管理。“家长义工联”由园方主要负责人和家委会主席共同管理,负责制定家长义工工作管理章程和行动计划。

家长义工联下设4 个义工小组:安全护导组、活动助手组、家长助教组和爱心支持组。每个小组由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和部分教师组成,在每个活动组设立一个组长,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要求招募义工并制定学期小组活动计划,目的在于组织家长协助幼儿园活动的同时实现双方互赢,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要摆正义工活动的位置,对义工活动提出恰当的要求,让家长意识到参与义工活动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认可幼儿园的工作安排,进而积极投入义工工作中。

(二)明确目标,激活潜在能量

家长义工是自愿以“义工”身份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管理的幼儿家长。他们在工作之余,自愿贡献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计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入幼儿园,将幼儿园课程更好地进行整合,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以及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无偿服务。“家长义工”可以零距离关注幼儿的在园生活,为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和支持。

“家长义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优质的家长资源及社区资源,共同关注幼儿与同伴、成人及环境的互动,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探索不同形式的家长义工活动组织模式及有效的实施策略,发掘和运用家长中的人力资源参与幼儿园管理,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促进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家园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师调节、指导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师工作水平的提高与专业能力的发展,实现教师跨越式的专业发展;通过各种家长义工活动,促进家长多层面参与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工作,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元素,实现家庭、幼儿园、社会的有效互动融合,实现家长、教师、幼儿的共同成长,促进幼儿园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家”宾有约——建组织,明机制

(一)建立组织机制

家长义工活动组织机制自上而下,共分为三部分,即领导小组、教研组和各个班级。各部门的负责人和主要任务为: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和活动计划,加强对活动的指导; 教研组通过各种形式,定期交流家长义工活动的开展情况;班级制定有班本特色的活动计划并实施计划。

(二)制定活动章程

家长要积极参与家长义工活动,履行家长义工的职责,认真参加家长义工的各项培训。家长义工要关心、热爱、引导每一个幼儿,坚持赏识教育,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做好幼儿的安全防范工作:积极参与每次活动,活动前佩戴义工牌,活动后及时填写反馈表;服从园部及班级的安排,准时到岗,有事及时请假。

(三)组建义工团队

首先,利用多种形式招募家长义工,广泛宣传我园开展家长义工活动的理念和构想,以及家长参与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向家长发放《家长义工活动意向书》,对家长的参与意愿进行第一次摸底,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最后,向有参与意向的家长发放《家长义工申请表》,并及时回收,登记家长所填信息。

其次,组建家长义工资源库。家长义工资源库是开展家长义工活动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它有助于将家长资源有序地进行整理归类,使教师对家长的情况了然于心,并能帮助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迅速找到适宜的义工。因此,在完成招募工作后,教师应及时统计家长的参与情况,并整合归类,建立详细的家长义工资源库。

(四)开展培训活动

开展培训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家长义工活动,体会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了解一些与幼儿互动的技巧。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小组交流的形式,分阶段向家长介绍家长义工所应具备的基本常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包含家长义工活动简介、我园一日作息简介、3~6 岁儿童发展规律、组织集体教学的方式以及与幼儿沟通的技巧等,帮助家长逐渐了解幼儿园的文化、义工的职责、主要工作流程等。开展培训工作能让家长了解开展家长义工活动的意图,还能提升家长参与义工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渐入“家”境——搭平台,齐协力

充分挖掘家长中潜在的教育资源,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家园整合的具有高素质的家长义工联队,是家园双方在教育思想、教育价值上达成的共识。

(一)安全护导

家长义工可参与园所安全服务,协助幼儿离园时的交通疏导,纠正幼儿的不安全行为,规范幼儿到园行为,参与幼儿安全管理方面的主题教育,帮助排查园所周边治安隐患,维护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维持停车秩序,劝阻不文明行为,保障幼儿园门口道路的畅通,参与幼儿园及周边的“护园安园”工作,建立良好的幼儿园与家庭平安创建互动机制,促进园所安全管理和平安幼儿园的建设。

(二)活动助手

家长义工还会协助我们举办节日主题活动,如庆祝节日主题活动、毕业典礼、跳蚤节、读书节等,协助教师做好活动准备;走进家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帮让联系参观场地,组织幼儿,并担当监督员、解说员和摄影师。

(三)家长助教

以特长资源家长为代表,协助、支持幼儿园特色教育发展,用家长的职业优势、特长和兴趣爱好向幼儿提供服务:为医者,可以为幼儿讲解医疗保健知识;务农者,可以带领幼儿到田边学习耕作,了解植物的生长常识;美食爱好者,可以带领幼儿学习制作美食;爸爸义工可以到园带领幼儿一起踢足球、练武术、练跆拳道,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家长助教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在教师的协助下共同完成的,这样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帮助家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目标来实施活动,以达到期望的活动效果。

(四)爱心支持

家长义工们可以给幼儿、班级、幼儿园提供材料和学习奖励。开展助学、敬老、助残、扶困等公益爱心活动,融入善的教育和爱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传为“家”话——聚同心,显同向

教师应及时对家长义工参与的每一个活动进行评价,激励家长再次参与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针对义工活动情况,通过书面或者交流的形式及时与家长义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如向家长义工发放反馈表或约谈、电话交流等。在评价时,教师应多给予肯定,多鼓励家长义工,让他们有信心再次参与。

通过建立幼儿园星级激励机制,激发家长自主参与家长义工队的服务意识。幼儿园开展每月“家长义工之星”“星级家长义工”评选活动,并现场颁奖给当选的家长义工。

我们要继续发挥“家长义工”这一新型家园合作模式的优势,创设一种充满张力的、平衡的、真正有助于幼儿、教师、家长全面发展的“家园共同体”,努力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义工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山东昌邑 党员义工服务群众安居乐业
“偶遇”一次义工活动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带上孙子做义工
犯错误找家长
当义工,好处多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