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三借助”
2020-12-17江苏省启东市大丰小学
江苏省启东市大丰小学 高 健
数学学科中充满了理性的思维,通过知识本身无法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而且数学中还包含众多复杂抽象的概念,很难使学生产生兴趣。正是数学学科的这些特征,对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教师通过优化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规避数学学科的诸多局限性。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此详细介绍。
一、借助互动游戏,创设学习情境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数学活动,需要教师进行严密的组织和安排,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也就能够使数学活动的意义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所谓数学活动,就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具体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一定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获得游戏的乐趣。
比如,教师在进行《游戏公平》这节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游戏规则,让学生的注意力被新奇独特的教学方式牢牢吸引。这时,教师可以请8 位同学站在讲台上,让他们分别匹配一只小动物,并且可以进行位置轮换,每个位置处是一个特定的动物角色,然后要求其他同学进行盲猜,猜测自己会匹配到哪只动物。有一位学生回答道:“他有可能匹配到一只狮子。”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回答:“我觉得他应该匹配到一只老虎或者兔子。”也有一位同学说:“从他的走路姿势来看,他应该匹配到一只鹿。”就在这时,台上的学生成功匹配到一只老虎,学生的热情一下被充分点燃,欢呼之余也为猜对的同学鼓掌。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使学生匹配到自己喜欢的动物呢?”同学们陷入了一片沉思,最终有同学回答道:“在动物中增加某一种动物的数量则会增大匹配到的几率。”教师首先对这位学生的回答给出高度评价,学生也能感受到几率与数量之间存在着必要联系。此时,教师利用这一契机顺利开展有关概率的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然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而使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的模式较为直观,并且可以让小学学生形成深刻的记忆,教师必须注重以形象思维来解释和具象化相关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手段就是利用“大问题”情境的设计,对所讲授知识点进行导入,同时锻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二、借助生活联系,创设学习情境
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许多数学知识,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可以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事例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空间距离,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愿意去主动地投入思考,去分析其中涉及的数学问题,最终收获丰富的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在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的教学时,应该让学生明确分数的基本含义,对分数的概念完全掌握。分数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接触,在学生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生活感受,所以,教师在开课前应该让学生先基于自己的认识,对分数这一概念展开讨论。学生所持的各种见解与观点在讨论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一番讨论后,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就会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借助有关道具对分数进行相关的操作练习,更真实地去感悟分数的有关知识。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大大增强。
三、借助适当竞争,创设学习情境
竞争是产生动力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应该适当采用竞争机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一定竞争力的鞭策下,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也会使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起来,让每位学生都沉浸在积极踊跃的氛围中,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高效运转。
例如,教师在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应注意到本章教学中各种运算都是学生日后必备的数学技能,所以应不惜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巩固练习。在一味的机械重复中,学生很可能产生厌烦情绪,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改进授课方式来规避这种现象。可以为学生设计摘苹果的情境比赛。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大的苹果树干,然后将苹果形状的纸片贴在树干上,纸片上书写各式各样的算式,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上台进行采摘,摘到手中后用最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然后回到座位上,小组中的另外一名学生再进行采摘。如此循环往复,最终计算又快又准的小组获得胜利。学生对于这种集体比赛,都会去高度认真对待,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小组加分,所以每位学生都进行了细致认真的计算,教学目的也圆满完成。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很有必要,它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然也就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在这种长期的活跃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各种潜能也会得到挖掘,各项能力也会得到稳步提高,最终将会有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