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基本策略研究

2020-12-17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雄州分校裴林艳

小学时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苏教版长方形语言表达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双语小学雄州分校 裴林艳

语言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数学符号看不懂、问题题意理不清等问题大部分是因学生数学基础不牢固所造成。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对数学知识叙述的过程,是对学过的数学知识梳理的过程,是数学推理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为了较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需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数学教师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增强对数学语言名词的使用,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应完善自我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起到言传身教作用。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是其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的行为语言从侧面感染着学生,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需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用精准的数学语言为学生授课,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数学理论知识语言严谨,多数数学问题中含有专业的数学话语,对此教师需应用专业词汇进行授课或提问,以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例如,以苏教版三年级《多彩的“分数条”》为例,教师在教学时要用分子、分母等词汇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词汇量。教师需让学生认识到分子是被除数,分母是除数,在其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约束其回答问题时要说专业数学词汇。数学题目是根据数学概念来列题的,为了使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教师需在平常提问中应用专业数学名词。如教师可提问“三分之一的分子是几?”而不能提问“三分之一的被除数是几?”这样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积累一定的专业词汇,促进其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

2.引导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针对数学问题的思路和运算步骤等方面的回答都是对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在其回答的基础上,可进一步了解其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需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从而对其进行深入指导。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不但是对其知识水平的检测,还是对其思维是否有条理的一种检验。

以苏教版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教师讲解完后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有的学生说:“长方形的边长一个是4厘米,一个是2厘米,问长方形总的长度为多少?”对此,教师不能说该学生说的不正确,只能说明其表达的意思不清晰。对此,教师需对其引导:“长方形边长为4厘米是长方形的长还是宽呢?2厘米又是长方形的什么呢?请梳理下语言思路,为大家重新说明一下题意吧。”经过梳理,学生会改正说:“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自行整理出“总的长度”是周长,从而提高了其数学思维。学生改进后,该题意则更加严谨、专业,可进一步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多种交流沟通方式鼓励学生说,锻炼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将做题思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为学生提供发表讲话的机会,强化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1.小组间讨论。在教学中,学生遇到困难时可采用小组间讨论的方式合作学习,最后选择一名代表发表观点。这样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为每位学生提供发表观点的机会,是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为使自己所在的小组回答问题既清晰又准确,会主动进行倾听、分析、组织语言,从而取长补短,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苏教版三年级《千克和克》为例,教师在教授一定课程知识后,可结合实际生活中引入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平常生活中的一斤代表几克吗?小组间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出一道应用题。”学生开始讨论,有的学生实践经验多,会知道1斤等于500克,从而会丰富不懂的学生的知识体系。然后,小组成员间出应用题,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其发表的观点也会不同,当学生在小组间讨论时,会从侧面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经过讨论,学生最后会列出逻辑思维紧密的问题:“小华想买一套被子,被子有4斤重,商家定价被子每500克20元,问小华买被子需要花多少钱?”该问题应用多个数学知识,语言表达也较为完整。小组间的讨论既是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提高的学习方法,又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能够促进其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2.同桌间交流。同桌间交流沟通比较便利,是一种较快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后,可让同桌互相讨论,使他们在回答问题中总结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千克和克》课程内容时,为了巩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教师可让同桌互相出题,这既是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的过程,又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训练。比如一方同学问“600克等于多少千克?”另一方同学会说“600克等于0.6千克”。该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转换,还可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表达。

3.课程总结。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不仅可检测其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提高其语言概括能力。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耐心的指导。

以苏教版四年级《多边形的内角和》为例,教师在讲解完课程知识后,可询问学生:“同学们,本节课都讲了哪些知识点呢?谁来说明一下,不要怕说错,老师与同学会帮你补充的。”学生受到激励后,会踊跃地发表观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教师对其进行表扬,并继续深问:“为什么两个图形内角和的度数不同呢?”用语言进行交流,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有的学生回答:“把三角形的角向内折,加起来的角度正好是180度,而平行四边形连接相对的两个顶点,则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从而得出180+180=360度。”学生自我进行课程总结,可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和锻炼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可对学生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专业的数学名词授课,学生耳濡目染,才能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数学课上,教师也可创设情境,利用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方法,打开学生的“口”,给予其锻炼的机会,加强对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可间接反映出他们一定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猜你喜欢

苏教版长方形语言表达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小长方形找朋友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有多少个长方形
铺瓷砖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巧替换,妙解答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