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2020-12-17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石正中心小学陈月园

小学时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课外课外阅读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石正中心小学 陈月园

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低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段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人教部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也说:“未来几年要实现百分之十五的学生完成不了语文试卷。”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改革都告诉我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已势在必行!因此,让学生爱上阅读,会阅读,多阅读,已成为每个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也是教育改革对语文老师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自然而然会主动去阅读。我认为建立班级图书角,创设班级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有些学生家里的书不少,但不想读,不愿读,读过的书很少,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阅读的氛围。“书非借不能读也”,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把家里的书放在图书角,制订借阅制度,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让资源共享。通过借书、换书,逐步形成班级阅读氛围。其次,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从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从听故事、说故事入手,学生往往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浓厚的兴趣,主动去阅读。设立图书角,能让学生有书可读还不够,还要让学生有时间读。为了确保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规定每天中午到校后的20分钟时间阅读课外书,还可以利用午读课让学生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成果。教师在交流课上也可以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跟学生一起分享。通过这样的分享,一方面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一方面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努力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领路人。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习距离学生年代较远的课文,如《圆明园的毁灭》,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收集资料,自主去阅读,或者是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代表性作品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书籍,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在班里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或标语,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点亮人生”;创设“读书乐园”“阅读成果栏”“荣誉墙”等,营造班级书香气息,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同时,教师要经常开展阅读评比活动,如学生的优秀习作,读后心得体会,或课外收集的文史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每月评比一次,展示优秀作品,并评选出“阅读之星”,将“阅读之星”照片打印成“大头贴”,张贴在“荣誉墙”上,让学生在成果展示和评比中,获得荣誉感,并看到自己的成长,找到与同学的差距,以此激励他们更加主动地去阅读。

二、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能力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是摘抄好词好句,可以是精彩片段的赏析,可以是阅读后的收获。无论哪种方式,我们都可以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学生学习完《武松打虎》课文后,可以“武松景阳冈打虎”这个情节为例,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人物形象,并把感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这样以课本为例,让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去做好读书笔记,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2.制作读书卡

制作读书卡也是保证学生阅读有效性的一种方法。我们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读书卡。读书卡可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内容可设置好词、好句。此外,低年级可添加“我的问题”;中年级可增设“我的感受”;高年级可增加“我的思考”等内容,并让学生养成随读随记的好习惯。教师还可鼓励学生给读书卡配上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插图,让高年级学生写片段赏析。读书卡的制作也不能流于形式,平时要多抽查,多展示,多评比,比如开展“优秀读书卡”“精美读书卡”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逐步提高阅读的能力。

三、家校达成共识,积极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学生的课外时间绝大部分都在家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对阅读课外书观念陈旧,意识淡薄,认为孩子只要读好语文课本,考试能拿高分就行。作为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我们要与家长多沟通,要让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明白课内是学习阅读的方法,课外才是阅读方法的运用和提高。为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教师可通过校讯通和微信平台与家长线上沟通,一方面建议家长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独立的阅读环境和空间,另一方面可指导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推荐阅读的内容,指导阅读的方法,有时还可要求家长将亲子共读的图片或视频通过手机发到家长微信群,家校共同交流,帮助家长解决亲子共读中遇到的困惑,大家一起分享阅读的收获。另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在课外时间里多读书报、经典名著,并背诵一些古诗词。这样,家校达成共识,课外阅读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持久,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四、推荐有益读物,谨防学生误入歧途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冰心在《忆读书》里也用“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九个字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读书需要有所选择的道理。然而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出版商追求赢利,市面上各类书籍鱼龙混杂,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低,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如果我们不加于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但不能获取知识,还会误入歧途。因此,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有益的读物显得尤为重要。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课文就编排了冰心的《忆读书》一文,这是一篇指导学生如何读书的例文。我在设计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第九自然段里“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呻吟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让学生明白要读满带真情实感的质朴的文章,要读能带给人思考或启示的文章,那些思想不健康的文章要坚决丢掉。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的书,并注意读物的体裁多样化,还可以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各科教学内容来选择。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任重而道远,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肩负这个重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履行新课标和教改赋予我们的职责!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课外课外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之“读书笔记”应用探究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