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数学学困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

2020-12-17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邹佳元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困难学困生家庭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邹佳元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有部分小学生存在着学习困难,针对这部分学困生进行研究,弄清楚他们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解决方法,帮助他们脱困,是小学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小学生认知发展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或智慧方面的心理过程。简言之,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一般认为,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想象、创造、问题解决。

二、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征和智能发展水平,小学数学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的本质联系;强调各种生活化的活动;强调数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1.数学是学生为主体的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小学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

从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看,数学学习不再是局限于教室中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学生的生活环境及任何一个活动场所都可以作为数学学习的课堂。

三、小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成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别关注并且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给予补偿。

我在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任教期间,通过对大量的事例的分析研究,发现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学习目的、意志、习惯、方法、兴趣、家庭、学校等方面有关。

1.学习目的不明确

这些数学学困生往往表现为没有责任心,认为学习是为家长和老师学的,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很差,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班干部的监督下才能学一会儿。

2.学习意志薄弱

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烦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3.学习方法低效

学困生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申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注重数学的理解,偏重于死记硬背。

4.学习习惯差

学困生的依赖性大,他们课堂上从来不愿意主动积极地思考,碰到提问,他们很少积极举手发言,只会当观众,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5.自信心不足

数学学困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我评价低,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调控水平低。

6.家庭因素

学困生中有一部分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我发现,一部分学困生的家庭是离婚家庭。父母离婚后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另一部分学困生的家庭是外来打工家庭。父母白天出去打工,晚上回家累了,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7.学校因素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仍以灌输为主,课堂刻板无趣;有的教师经常歧视、讽刺学困生,致使学生厌恶数学;有的教师常把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等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引起学生的反感。

四、小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干预策略

弄清了数学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后,对他们及早进行干预,帮助他们尽快摘掉“学困生”的帽子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1.课堂上要尽量关注学困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发挥“优等生、中等生”的主体地位,同样也要尽量关注学困生,积极组织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让他们也学有所得。

2.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3.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善于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提取数学素材,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体验,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习数学成为一种乐趣。

4.教给学困生学习的方法

许多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成为学困生,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技能培训,要培养他们学会听讲、学会思考、学会作业等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

5.充分发挥“家校”联系的功能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光靠学校教师单方面的教育努力是不大可能奏效的,必须求得家长的配合,充分发挥“家校”联系的功能,教师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转化情况,树立家长对学困生的信心。教师和家长劲往一处使,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在转化工作中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对他们关爱和赏识并重,让每个数学学困生都有成功的体验,重拾自信,增强信心,锻炼意志,开启他们的心灵之窗,充分调动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发展,相信他们很快就会走出困境的。

猜你喜欢

困难学困生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