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突围,以智造引领
2020-12-17策划郭张杰撰稿长弓图片汪天旸
策划/郭张杰 撰稿/长弓 图片/汪天旸
长期以来,我们的民族品牌是市场的跟随者,市场上流行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做什么,甚至做得比原创品牌更精、更好。但是,学得再好,终究还是在“复制”别人走过的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们要塑造具有强大原创力的民族品牌。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优秀代表,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深谙此道,从产品创新到品类创新再到文化创新,以实际行动推动民族品牌在高质量发展中转型升级。
【创新篇】民族品牌的突围之道
用相关学者的话来讲,中国是一个“好学生”,一直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去改造、去进步。在此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懂得如何迎合消费者,如何彰显产品特质,如何塑造品牌形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我国的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中产阶层已经达到近4 亿人,约占总人口数的28%。蓬勃发展的新中产人群对品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直接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此情况下,中国制造产业的供给侧改革进入深水区,消费者对制造业的需求已经从基本功能的满足者向品质生活的提供者乃至心理需求的建设者转变。传统的跟随、模仿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这就要求民族品牌摆脱既有的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创新力来。
从“微改变”开始
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创新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尝试与改变,最终推动品牌发生质的变化。以安徽中烟为例,多年来它始终将品质作为推动品牌建设的核心任务来抓。
一款产品的核心是什么?当然是100%的品质呈现。但对于企业而言,力保产品品质精准无误,却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1/100000000 的微小概率,放到整个消费市场上或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于一个个具象的消费者而言,产品即品牌。一个品牌怎么样,直接看它的产品就知道,消费者或许不会表达太多,但却会用钱来投票。对于品牌而言,品牌的善意通过产品和服务来呈现。只要事关消费者的利益,即使只是一点小小的问题,也要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从最初的人工检测到后来的机器检测再到如今的数据网络检测,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推动工艺技术提升,并最终打造出全新的产品外观质量缺陷识别装置,在品质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品类升级中发扬光大
如果说产品外观质量缺陷识别装置的升级,只是产品品质提升的一次“微改变”的话,那么以消费者的感知体验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借助石斛这一特色物种赋予产品“甜润”的感知体验,则是安徽中烟创新的集大成之作。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同行业竞争者往往以产品香型作为品类创新的依据,初步构建了感知品类的1.0版本。在此过程中,安徽中烟也提出了自己的感知品类——“焦甜香”。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些品类更多属于产业内专业性的描述和区分,并没有在消费者当中形成清晰的认知区隔。
尤其是随着品质生活时代的到来,传统以满足感为核心的产品表达方式已经不足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体验。在此情况下,安徽中烟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推动品类建设再升级。品牌技术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种盛产于安徽本地的特色植物——霍山米斛能够很好地与现有产品融合到一起,并改善产品的消费体验。
原因在于霍山米斛中挥发性有益成分较多,其中有超过20%的石斛多糖,可以有效提升保润效果,赋予产品“甜润”的消费体验。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石斛润”功效,开发出石斛润系列包装产品,开发原生石斛颗粒、石斛甜味水松纸、石斛凝胶等多元产品,以“石斛润”来激发“焦甜香”,推动感知品类建设迈向2.0 时代。
最终落脚于品质化进程
所有的创新最终都要落脚于消费体验的品质升级。无论是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还是感知品类的持续更新,都彰显了安徽中烟“黄山”品牌的这一发展理念。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民族品牌要敢于向创新高地发起冲击,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消费体验品质升级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未来之路越拓越宽。
这,才是民族品牌的突围方向所在!
【智造篇】制造业数字化的新伟力
当下,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共识。我国的工业制造2025 计划、德国的工业4.0 战略、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计划、日本的超智能社会5.0 蓝图,都将智能制造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从传统的工业制造到当下的智能制造,数字化为制造业发展插上新的翅膀。
在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从中央层面将智能制造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影响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安徽,位于长三角腹地,与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一脉相连,是全国新兴的工业和科技强省。在这里,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中国智造企业和品牌。8月20日,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合肥召开,会议要求长三角区域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
热切希望,殷殷嘱托。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安徽省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出台一系列制造业创新升级政策到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徽州大地上奏响中国智造最强音。安徽中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智能制造业发展。早在2017年就全面启动了智能工厂建设,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完美融合应用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变化。
目前,安徽中烟建立了国内一流的自动化物流系统和产品生产线,旗下5 家工厂已经基本实现了制造过程的“少人化、无人化”。曾经,那种人山人海、彻夜鏖战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现代化的数字设备。通过大量RFID、传感器的应用,生产过程实时数据的全面采集汇聚至企业智能集控中心,形成了“工业智脑”驱动的数字化制造新模式。
在生产线上,最新的AI 技术于多个环节得以融合应用,每一款产品都实现了可视化、精准化、科学化的更迭与传递。在智能科技的加持下,一些影响产品品控的微小问题被发现并得以解决,产品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比如,通过建设覆盖全制造链的批次管理系统,实现了产品原辅材料、全流程质量信息的关联追溯,使每一包产品的制造过程和质量信息“一览无余”。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数字化为现代工业生产制造插上翅膀。
科技新伟力,品类大升级
积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抢占制造产业新高地,安徽中烟在智能制造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发了其他工业企业的强烈关注。9月12日,2020 世界制造业大会江淮线上经济论坛在合肥开幕,安徽中烟受邀参加此次大会,在这一全球先进制造业交流合作的国际性平台上,向与会嘉宾展示了“智能制造”的独特魅力。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安徽中烟技术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名为霍山米斛的植物能够提升改善产品的感知度。但如何将霍山米斛与产品有机融合到一起,成为摆在他们眼前的一道难题。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他们决定借助高科技萃取技术,从霍山米斛中提炼石斛精华,并融合其他独具安徽特色的植物萃取液,自主研发和生产出具有安徽特色的石斛PLUS 系列香珠。
从最初的“焦甜香”感知品类1.0 时代到如今的“焦甜香·石斛润”感知品类的2.0 时代,正是在智能制造的加持下,“石斛润”才从实验室中走到千家万户,走入消费者当中。
依托国家的中国智造产业升级计划、背靠长三角一体化布局,所有企业都享受到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红利,这些也成为品牌不断超越自我,向着更高、更远目标阔步前进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