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让因材施教更具时代魅力

2020-12-16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据心率分组

主持团队: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共生体

主持人:杨 峰 翁伟炯

成 员:胡传庆 苑景蕊 李燕娜 韩庆敏

嘉宾主持:李志勇 尹恩德

研讨话题:体育教学中“数据”的运用

研讨网址: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

=10641&extra=page%3D1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针对千差万别、富有个性色彩的学生,发挥“数据”的辅助功能,使因材施教不仅具有时效性,也更具时代魅力。

一、强度更适宜

运动量的适宜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能的效果,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运动强度的设计和安排是否适宜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在缺少数据的情况下,教师往往凭借自身的经验和观察,若不经意,很容易会发生运动创伤和伤害事故,让学生失去兴趣。“大数据”时代借助“数据”的辅助功能,利用可穿戴设备及时提供数据,能随时掌握每个学生运动的真实状况,更加客观地分层次落实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使运动强度的安排更适宜每个学生,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如,800m跑体能练习,利用智能运动手环及时高效地监测学生运动的时间、步数、心率等,为监测学生运动强度的安排是否适宜提供了客观依据。由于心率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监测心率是衡量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运动强度是否适宜,与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情况等密切相关,不能按统一的标准衡量。如,14岁的学生,先用国际通用公式(220-年龄所得数值为最高心率)计算该生最高心率为206次/min;运动时心率低于最高心率的50%(103次/min)表示运动强度低、锻炼效果差;达到最大心率的75%以上(高于155次/min)为大强度;适宜强度为最大心率的50%~75%(103~155次/min),结合该生的日常表现,为保证安全、有效,对该生运动时的监测心率先控制在103~155次/min较便于调整。以“数据”为依据安排运动强度针对性更强,可以充分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不仅使因材施教具有时代特征,也使运动量的安排更适宜。

二、分组更合理

在教学中,注重“数据”的采集和储存,把每个学生的各项运动成绩、个性特点、情感需求和兴趣爱好等录入数据系统以备用,实时掌握学生个体各方面的情况。在分组教学中,利用“数据”的可靠性和学生自愿结合的原则,使分组教学更快速、合理。以“数据”为依据和自愿原则分组,适当微调,既照顾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练、赛效果。如,50m迎面接力赛,先从数据库调出每个学生50m跑的成绩和学生意愿等快速分组,若8人1组,总成绩为72s,其他小组的总成绩就应该与其“数据”相等或相近,再用数据系统快速地核检是否正确,确保每组实力相当。采用自愿与数据结合的方式分组,既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又能客观、公正,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比赛结果充满悬念,学生热情高、主动性强,过程更精彩。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也提高了运动效果。如果没有“数据”支持,很难保证分组的合理性,若小组成绩悬殊大,会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准确利用“数据”,因材施教,可以满足个体需求,让分组更合理。

三、指导更精准

在教学中,利用数据系统提供的数据支持,快速掌握学生的身体、心理特征和运动状况,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技能、体能、参与态度等情况,更加精准地指导,促使学生在各自基础上进步、发展。教学中,可利用穿戴设备监测每个学生的练习时间、次数、心率和動作等,并传入数据分析系统。如,有学生在一分钟仰卧起坐练习时,可穿戴设备数据监测其为38次/min,该生实做46次/min,究其原因,图像显示该生肩胛骨没着垫2次和上体抬起双肘没触及或越过膝关节6次,导致感应器没反应,该生练习时最大心率为172次/min,平均心率为135次/min,运动量适宜,锻炼效果佳,这时教师结合图像及时指导,让其每次练习都要规范动作,不能有投机心理。而另有学生数据监测练习时最大心率为118次/min,平均心率为92次/min,练习次数为9次/min,该生练习密度和强度明显存在问题,通过了解学生实情并结合图像分析,发现该生腹肌力量差,练习缺少持续性,无法完成1分钟练习,指导时让该生先做仰卧举腿或缩短练习时间多次分组练习等,适当加大强度,确保有效。“数据”与图像结合给学生直观感知,学生乐于接受,练习更安全、有效,指导也更精准。因此,针对“数据”反映出的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能起到有效监督和促进作用,不仅让因材施教在指导中更加精准,也凸显因材施教的时代色彩。

四、反馈更便捷

利用“数据”的辅助功能,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借助“数据”的真实性,把绝对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移动互联社交平台,更加迅速、便捷地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向家长、学校反馈,以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七年级某一男生,缺乏运动兴趣,怕苦怕累,教师反复地帮教说服却收效甚微,于是教师把该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及格线、学校学生平均成绩以表格的形式(表1)通过移动社交平台反馈给家长。

用“数据”说话,不仅有说服力,也更便捷,家长和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根据“数据”反映该生的严重问题,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教师为其开运动处方,与家长共同监督,让其控制饮食,先参加适宜的运动,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身体素质。通过该生每次运动后“数据”的监测,借助“数据”变化进步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增强信心,体验运动乐趣。利用“数据”反馈和评价,既便捷又有效,该生运动技能和体能等各项“数据”指标明显提升,其对运动有了热情和兴趣,也渐渐喜欢上体育课。因此,用“数据”精准把握学生的运动状况,信息共享,向家长反馈,不仅利于家校共育,也为反馈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因材施教创造了有利条件,“数据”不仅赋予因材施教新时代特色,也让因材施教更加彰显时代魅力。

——李振(安徽省淮南第二十七中学,236221)整理

猜你喜欢

数据心率分组
离心率
在最佳心率区锻炼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
求解圆锥曲线离心率“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