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入职体育教师“浸润式”培训的实践

2020-12-16潘志新钱南阳沈茹清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新入导师体育教师

潘志新 钱南阳 沈茹清

“浸润式”培训是指将新入职的体育教师浸润在一个学术专业和教师专业发展高地,使其在优质体育特色学校中得到全方位熏陶,接受优秀体育教科研团队规范化、精准化的专业指导,高效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时间为全脱产一年。浙江省桐乡市新入职体育教师“浸润式”培训精准、扎实、高效,提供了一个培训的借鉴样板。主要培训操作如下:

一、“三式”环境驱发展动力

(一)激情跨入“幸福式”外显环境

按照学科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间接受规定内容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全脱产培训,将新入职体育教师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个组约5~8个成员,将他们分配到提前划分好的基地学校。这几所学校在体育品牌建设、体育学科质量发展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居于全市领先位置,又是各具特色的区域内名校。新入职体育教师须跟随导师在基地学校“浸润”一年,不需要回录用学校上班。

(二)有效激发“自发式”内隐环境

根据专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创新和丰富新入职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做好“由外做内”的情境性浸润、互动和反思。提前设置培训内容和目标,围绕“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智慧教育尝试与体验”五大板块来实践,每个板块都有具体的学习、实践内容(表1)。按照培训内容展开针对性指导,指导教师会悉心指导、用心引导,激发新入职体育教师主动发展的内驱力。

(三)自觉融入“互助式”辅助环境

以目标为引领,突出“实践”导向。“团队合作”是“浸润式”培训中最明显、最频繁的学习方式。基于新入职体育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创建学习共同体,创设集体情境任务,设置团队目标。在培训主题的引领下,以多个学习任务的形式,经小组分工研讨、集中研修,通过团队建设活动、主题汇报展示等方式,调动每一位新入职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在主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牢牢树立集体互帮互助意识。同时,新入职体育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带训运动队或体育社团、组织一校一品“班级联赛”等活动。

二、“三适”支持挖发展潜力

(一)精准化适当介入

培训采用“雙管理”制,教师进修学校“浸润”培训小组管理员和体育学科教研员全程参与管理,交叉、配合、互融。“浸润”培训小组管理员通过下校调研、问卷调查、座谈、检查的形式,全面监督新入职体育教师培训期间的纪律,关注学习状态,聆听个体需求,收集培训成果;教研员通过讲座、看课、评课等指导,更多地关注新入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需求。各基地学校给每一位新入职体育教师配备专业能力出色的学科、德育、智慧技术“三导师”,采用“多带一”的带教模式,使他们“浸润”在基地学习,打破了以往集中制的劣势,不受时间、地点约束,新入职体育教师可以随时向导师请教,导师也随时关注、全程指导新入职体育教师。

(二)个性化适切表达

学会表达,学会展示。基地按照培训计划组织教学设计比赛、教学展示活动、微课制作比赛、读书分享会、论文分享会等,为新入职体育教师提供展示自我、表达观点的平台。突出“任务式”引领和激发,周周有任务,月月有分享,期期有展示,内容丰富且全面,让每一位新入职体育教师都有参与与成功的体验。每一个活动的参与、每一个比赛的比拼、每一次观点的表达,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准备、修改、提炼,杜绝应付式和网络抄袭。有目的地构建起“浸润培训体育新教师”钉钉群、“浸润培训体育新教师”微信群、“智慧教育研讨与交流”QQ群等,鼓励新入职体育教师线上交流与团队探讨。

(三)梯度化适性渗透

为了让新入职体育教师加快认识与适应教师角色,各基地学校根据五大板块进行拆分、组合,制订学习、实践的周次安排表,让新入职体育教师具有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发展道路。学习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同时又具有一定动态性和灵活性,周次的内容安排、任务要求、难度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培训管理员、教研员、基地导师可以根据新入职体育教师的认知水平与提升程度,有目的地变化。

三、“三级”生成促发展活力

(一)多元分享,促能力再提升

1.同伴互享。新入职体育教师会在上完一节课后认真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和遗憾,挖掘与优化教学方法,进行“二次备课”;共同参与“国家体质健康数据”的测试与统计,通过智慧化的处理筛选出每个项目分数段的人数比例,从测试人员、测试地点器材、测试方法上分析原因,寻找到测试成绩的“最优化”,进行“提优补差”;新入职体育教师团队学校运动会的编排、组织,从项目设置、组织报名、秩序册制作到场地布置、裁判员安排等,互商互量、共同担当,圆满完成工作。

2.基地分享。新入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在复杂教育教学情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促进其实践性智慧的发展。让新入职体育教师在成为班主任、德育教师、体育教师等角色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摩、实践、体验、交流与反思等途径,获得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如:有效组织了班会课,与学生们一起交流分享;通过多次的试教课、公开课、汇报课,提升了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先后完成了《篮球:原地拍球练习方法》《足球:脚内侧传接球练习方法》等系列微课制作。

3.浸润展示。统一开展培训初期试教课和末期“萌芽杯”评比、教学观点报告、个人风采展示等活动。以展示为契机,建构新入职体育教师锻炼、磨砺、成长的平台。如“萌芽杯”课堂教学评比,在导师的引领下,经过组内成员的协助,进行反复设计、实践、反思、切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展示教学风采,彰显自我个性。

(二)精准评价,促潜力再激发

1.项目排名。每一项内容的学习有设置的评分表,由各项的负责导师进行统计,如:听课节数、开课次数、读书笔记篇数、微课制作节数、撰写教学论文篇数、参与智慧教育研讨次数等进行量化积分,最后进行排名。量化排名可以有效激发新教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并不断增加自己的学习产物。

2.基地考核。根据新入职体育教师在一年内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及综合表现进行量化积分,基地考核小组综合其表现,公正、客观地评价,并将评价情况反馈到浸润培训管理小组。

3.综合评定。以《新入职体育教师浸润过程性评价积分细则》为例(表2),注重培训过程,坚持培训与活动评选相结合、过程与阶段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培训方、学科基地学校、教研员、基地导师等方面的评价进行综合评定,实现对新入职体育教师全面、公正、客观的指导与激励。与其他学科新教师竞争,每一期培训评出15%的“优秀浸润学员”进行表彰奖励。

(三)成果收集,促信心再增长

1.一人一袋。每位新入职体育教师有自己的“成长档案袋”,收集自己在培训一年内所获得的成果,包括照片、视频、语音、文字资料、获奖证书等全部资料。

2.一队一夹。每一个基地学校的新入职体育教师都是一个合作小队,在“浸润”培训的网站后台建有专用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需要上传小组成员的每周小结、培训感悟、新闻报道及其他个人资料。

3.一期一包。浸润培训管理员在每一期培训结束后,将每一队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成果资料全部汇总整理、打包留存。

猜你喜欢

新入导师体育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导师的猫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加强专业化培训促进新入职教师成长
新入职生物教师职业适应现状及成因调查分析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