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对教研工作的要求和定位 看北京市体育教研工作实践与制度建设
2020-12-16马凌李忠诚
马凌 李忠诚
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教研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教研工作,是每一位教研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北京市体育教研员岗位设置于1987年,30多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市、区体育教研员紧紧围绕“研究、指导、服务”的理念开展教研工作,努力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教研制度,推进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整体提升。笔者重点梳理了北京市体育教研工作中已经形成的制度,从中寻找初心和使命,为做好新时代体育教研工作继续探索。
一、从历史发展和教育部文件规定中寻找教研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教研员是大家所熟知的一种职业。从历史发展看,教研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主任徐淀芳撰文指出:“70余年来,上海基础教育的教研网络,从无到有,积小而大,终成系统。”[1]这虽然是对上海市教研系统历史发展的概括,其实,也是全国基础教育教研系统发展的缩影。
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基〔1990〕013号)。文件指出,各级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在基础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要求“省、地(市)、县(区)都要设立教学研究室”[2],明确“教研室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2],肩负着7条基本职责。在此后的30年间,中国的教研工作以这一文件规定为依据,开展了大量工作。
进入新时代,国家重新定位教研工作,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201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把“发挥教研支撑作用”作为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5个月后,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明确新时代教研工作的4项主要任务: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服务教育管理决策。2020年第1期《中国教师》,在专题“新时代教研的担当与使命”编者按中写道:“自我国形成系统的教研体系以来,各级教研机构及教研员在提升教学质量、服务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支撑和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官方的决议,还是学者观点,都充分肯定了教研工作在基础教育教学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市教研机构设置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一是初创期(1981年—1986年),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1981年10月,北京教育学院设立一部、二部,一部负责教师培训,二部负责教学研究。二是发展期(1986年—1996年),加强中小学教学研究职能。1986年7月,北京市教育局成立教研部,北京教育学院二部从北京教育学院分离出来,1987年设置体育教研岗。三是改革完善期(1996年至今),实现管办分离,突出专业性。1996年2月,北京市政府机构改革,成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教育局教研部并入其中,内设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负责北京市中小学教研工作,涵盖中小学各门国家课程。
一直以来,北京市体育教研工作始终坚持“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理念,坚守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和服务教育管理决策的初心,努力完成教研员所肩负的使命。
二、以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研制度探索与坚守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北京市积极开展体育教研实践,并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规章制度,努力促进教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1987年至今,北京市先后建立了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优秀体育教学课例征集和交流制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和体育教研员听课及报告制度等,笔者将逐一进行梳理和解释,希望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贡献力量。
(一)建立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着力提高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始终坚持规范管理、科学管理,把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为确保体育教学管理有依据,多年来,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市中小学教学研究部门开展调查研究,起草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的意见,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开发布,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为教研部门指导教学提供保障。1988年至今,在教研部门的深入研究和持续推动下,北京市共印发了4版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正式文件(见表1),这对全面提高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时间看,文件发布间隔为7~13年;从内容看,文件均反映了当时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努力把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重要要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初中男女分班教学就是2008年北京市教学管理文件的要求之一,执行效果非常好。同时,作为管理的依据,文件也积极回应了党和政府的要求。如,2008年的文件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和2008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京发〔2008〕6号,以下简称北京市委6号文件)的具体举措;2017年的标准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京政辦发〔2017〕52号)的生动体现。
(二)坚持开展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学课例征集与交流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关注课堂教学
北京市优秀中小学体育教学课例征集与交流活动始于1987年,至今已30余年,形成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制度,在北京市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中影响力很大。活动举办的初衷有两点:一是引导更多的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愿意为体育课堂教学付出;二是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的职称晋升助力。每一届活动均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正式下发文件并主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小学体育教研室承办。征集工作分学校、学区(片)、区级和市级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进行现场授课与交流,让更多的体育教师看得见,以便交流、学习。征集工作的突出特点是从基层学校发起,经过层层教学交流与展示,以区为单位进行推荐,尽可能地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和参与人数。
近几年,由于集团化办学增多,北京市2019年中小学体育课例征集文件明确提出“同一所学校(独立法人)报送的优秀课例不超过3节,努力扩大课例评优工作的覆盖面”[3]“所有参加评选的教师要在一定区域内上好公开课,并积极参加不同阶段的展示交流活动”[3]等要求。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性和导向性,研制《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作为文件的附件公开发布,供参评教师和各区的评委使用。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评价标准会根据课程改革情况和评审专家反馈意见,逐年修改、完善。
为适应课程改革和国家战略需求,课例征集与交流工作会积极作出调整。如,从2004年起,北京市主动与全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对接,为体育教师争取在全国交流展示的机会;从2015年开始,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例征集活动增加足球、冰雪和奥运教育板块,落实国家关于校园足球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有关要求,引导广大师生关注并投身于国家的号召中,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足球和冰雪运动的快乐。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关注常态教学、回归真实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的总体要求,重点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坚持开展优秀课例统一交流展示和不同区域间异地授课交流,让一线体育教师能够及时、真实地感受到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现状成果。这项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锤炼了一大批中青年体育教师,很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三)建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北京市自2006年开始举行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至今仍坚持开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全员考核,守住体育教师运动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底线
据2006年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6649人,其中,专科学历2181人,高中及以下学历364人,累计占38.3%,相当一部分的体育教师第一学历并非体育专业。基于体育学科对教师讲解和动作示范要求较高的实际,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尝试开展面向全体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考核采取现场技能展示、进行教学讲解和回答评委的方式进行,具体考核内容从考核标准涉及的众多项目中抽签选取,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全面发展。
2008年,这项工作被写入北京市委6号文件,提出了“全面实施、全员覆盖”的工作目标,要求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男教师和40周岁以下的女教师全员参加。为规范考核工作,提高考核质量,依据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审定教材,研制考核标准,供教师日常培训和最后考核使用。截止到2012年,共有6234名适龄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考核。该项工作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搭建平台,培养引领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骨干
2014年,北京市开始组织实施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展示活动,连续组织两年。活动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精神以及落实《北京市推進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为背景,与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一起,形成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格局。
展示分为区级培训和市级展示两个阶段。其中,各区组织实施阶段,按照“全面实施、分项展示、提高质量”的原则,将专业技能展示与比赛活动同日常的教研工作结合起来,对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男教师和40周岁以下的女教师进行培训,保证普及性。市级展示阶段,按照不同专项分别进行,用2年的时间完成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武术和健美操7个大项的展示。全市共有48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通过这种方式,优中择优,培养了一批专项技能水平较高、教学基本功扎实的骨干力量。目前,这些教师活跃在体育教学的一线,发挥着骨干力量。
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止,201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制《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试行)》并以正式文件下发,要求继续推动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3.持续推进考核工作,努力打造一支能够肩负起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学重任的强大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自中央7号文件下发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据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由2006年底的6649人增加到2019年底的10303人,累计增加3654人,增幅约为55%。2006年到2012年,增加1269人,增幅约为19.1%,2012年到2019年,增加2385人,增幅约为30.1%。2012年后的增幅大于2012年前的增幅(图1)。如果把教师退休的因素考虑进去,新增教师的数量会更多。这也是北京市继续组织考核的重要原因。
2012年后新增体育教师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并且教育背景多元。为保证新增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2019年7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正式文件,决定继续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文件要求按照“分批推进、全面实施、考培一体、提高质量”[4]的原则,开展辖区内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考核与展示工作,做到应考必考,不留死角。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2012年8月31日后新入职(含从外省调入)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考核与展示任务。
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不同做法,完善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对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建立中小学体育教研员听课报告制度,及时总结一线的优秀经验,发现制约教学质量的瓶颈问题
体育教研员听课及报告制度是近年来新建的一项体育教研制度。目前,北京市16个区共有体育教研员57人,其中小学25人、中学32人,每个学段都有专职教研员负责。如果加上各区的兼职教研员队伍,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总数将更多。在发挥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的同时,如何充分发挥教研员在服务教育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为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201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建立体育教研员听课及报告制度”[5],除了集体视导之外,要求市、区体育教研人员多听推门课、常态课。每一名市教研员年听课量不低于50节,涵盖学校数量不低于20所;每一名区教研员年听课量不低于100节,涵盖学校数量不低于负责学段学校总数的20%。从数量上看,全市专职教研员每年的听课量高达6000余节,覆盖学校数量近400所。这足以让教研员发现学校体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教育决策服务。
听课后,除了和教师交流,向学校反馈听课情况之外,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要求专职教研员每年向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级教研部门提交听课报告,详细总结一年来听课中发现的亮点、遇到的问题,尤其要提出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从政策上解决的问题。近些年,北京市学校体育部分政策的出台都与听课报告制度密不可分。
三、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探索新时代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教研制度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明确指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是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目标,我们要深刻理解習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内涵,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研究体育学科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功能,积极在教研工作中落实。
从现实来看,体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仍然属于短板,各项工作都亟待加强。每一位体育教研人要把握历史机遇,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探索适应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教研新路径,完善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制度。否则,学校体育工作将继续制约素质教育的推进,甚至影响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徐淀芳.不忘教研初心,传承嫁衣精神,笃行树人之道——致敬上海教研70年[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10):3-9.
[2]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S].1990,6.
[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9年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课例征集与评选工作的通知[S].2019,7.
[4]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与展示的通知[S].2019,7.
[5]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启动年有关工作的通知[S].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