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在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2020-12-16王娟卫淑润张丽萍刘波
王娟 卫淑润 张丽萍 刘波
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属于一种具有较高前瞻性和可靠性的分析方式,主要是对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事件进行预测和评估,并且采取相关措施来尽量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率[1]。在整个药物流通的过程当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是整个流通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药物的生产、经营、销售以及各个卫生部门监管,直到医疗机构使用均要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管理[2]。本次研究主要对药物流通终端进行管理,也就是医院药物管理模式,利用好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进一步评估该种分析方式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来提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就针对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在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选择2018 年7—12 月我院收治的患者,按照是否实施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取2018年7—9 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8 年10—12 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中的男性患者人数为130 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20 例,患者年龄在16 ~86 岁,平均(50.34±1.43)岁,对照组中的男性患者人数为129 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20 例,患者年龄在17 ~88 岁,平均(50.36±1.4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首先医院要组织成员成立一个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项目团队,其中主要包括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药剂师、药剂科主任、护士长、专科护士、医生、信息科人员等,并且对相关的项目进行培训,保证项目成员都能够有效的加强对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的了解,并且分析评估药物管理流程。其次相关的人员要确定和绘制药物配送流程图。由我院的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项目团队成员对其进行共同分析,随后进一步确定和绘制药物配送的流程图。其中主要包括6 个主流程,分别为A、B、C、D、E、F[3]。内容主要为A1:一线医生录入医嘱。B1:分管护士执行医嘱。C1:药房接受医嘱。D1:护士药房领药。E1:护士核对药物并发放口服药。E2:护士核对输液药物并分药、摆药、加药。E3:护士核对注射药物并分药、摆药。E4:护士核对其他药物,如外用药等,随后发放药物。F1:核对患者信息及药物信息。B2:上级护士核对医嘱[4]。C2:药师配药、摆药。D2:护士核对药物。F2:确认药物使用方法并发药、输液等。最后进行初步的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针对医嘱输入失误,主要的发生原因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对电脑操作不熟练,从而会影响用药安全,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针对执行医嘱失误,主要的发生原因是由于未核对药品信息就开始执行,针对这种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针对核对医嘱遗漏,主要是由于核对医嘱中途抢救患者导致工作繁忙,容易引发药物安全事故。可以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管理。针对发送接收医嘱失误,主要是发放的时候没有认真核对医嘱。需要加强医嘱核对工作。针对配药、摆药失误,主要的原因也是由于工作量大导致的,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识别工作。针对核对药物和转运药物失误,也需要加强运输过程以及核对过程的重视,提高工作责任心[5]。针对注射药物摆药失误,主要是由于接受患者人数比较多,需要护理人员增加工作的责任心,做好药物摆放工作。针对核对患者药物信息失误,需要仔细核对药物患者基本情况。针对用药失误,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未按照医嘱行事或者护理人员工作忽视导致的,患者对于用药安全的了解不多,这种问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也要加强对患者药物知识的宣传力度,针对观察药物反应失误,主要也是护理人员工作忽视导致的,需要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重点观察患者的各项身体变化,并且要明确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 检验相关数据,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在临床医疗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属于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虽然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事件属于一种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若能够加强对药物使用流程的科学、合理、规范、计划的管理[6],那么就会有效的控制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否则就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引发医患之间的矛盾。对这种问题必须要加强对医院药物管理工作的优化和改善[7]。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是目前一种比较具有前瞻性的医疗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和管理药物不良反映事件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8]。虽然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都较低,但也会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即使发生率低也要提高社会以及医疗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对于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的重要性,中医和西医都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其中西医提出了皮试理论,中医提出了治未病思想,主要重点强调的就是防患于未然[9]。以此为基础,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还能够从全局出发,整体把握药物管理的整个流程,对于可能出现意外的环节要进行重点的管理,同时还要依靠团队的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共同的评估分析,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10]。总的来说,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能够加强管理人员、信息科人员、医护人员等医院整个员工之间的配合程度,这样能够有效的加强医院整体管理的全局性,将问题整合成一个来进行共同解决,这样能够减少各个部门单独解决问题的发生率,也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改善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11]。另外,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模式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医疗工作的逐渐推进,潜在风险以及新的失效模式将会不断被发现和改善,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临床的相关实际情况来不断地改变原有的模式,所以可以表明医疗失效与效益分析模式具有较高的被优化性和推广性,应用在药物管理工作当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同时也提高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2]。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0%,低于对照组的13.65%,P<0.05。
综上所述,医疗失效与效应分析在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药物管理的效果,同时降低了药物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