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院高血糖对不同血糖状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0-12-16郝媛媛李涛麻强强杨国栋胡佩静马爱群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界值高血糖入院

郝媛媛,李涛,麻强强,杨国栋,胡佩静,马爱群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其危险分层及预后日益受到关注。如何用简易获取临床指标对NSTE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研究表明,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相关,但以往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且研究结果不一致[1-3]。目前发现关于入院高血糖对AMI患者预后预测的血糖界值有较广范围(110~198 mg/dl)[4],尚无统一标准。我国缺乏入院高血糖在不同糖尿病状态对N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PCI)术患者预后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界值的大样本量临床研究。本文将对入院高血糖对不同血糖状态NSTEMI行PCI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确诊为NSTEMI并行PCI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NSTEMI行支架植入术患者;年龄>18岁。排除标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未接受PCI术治疗的患者;缺乏入院血糖的患者;出血使及血小板减少者;1月内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的患者;药物过敏;凝血功能障碍;血肌酐>2.5 mg/dl;恶性肿瘤;精神疾病不能随访。

1.2 分组根据有无糖尿病及入院血糖将患者分为4组:组1:无糖尿病且入院血糖<144 mg/dl;组2:无糖尿病且入院血糖水平≥144 mg/dl;组3:有糖尿病且入院血糖水平<180 mg/dl;组4:有糖尿病且入院血糖水平≥180 mg/dl。入院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既往PCI史、既往CABG史、入院心功能分级、血肌酐、血脂、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情况、住院期间药物治疗情况,入院采集静脉血行血糖检测。

1.3 预后评估出院后30 d 记录死亡(心血管原因死亡及非心血管原因死亡)、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衰要求再次住院、再次血运重建(再次PCI 或CABG)、脑卒中及包括上述事件的联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采用非参数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表示,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用Kaplan-Merier法分析不同糖尿病状态及血糖水平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患者死亡率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应用Log-rank法计算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计算OR值及95%可信区间,ROC曲线分析预测界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基线特征的比较

2.1.1 四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对随访890例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分析,与非糖尿病且APG<144 mg/dl组(组1)比较,非糖尿病而APG≥144 mg/dl组(组2)Kiliip分级3~4者较多(6.0%vs. 12.5%,P<0.05);有糖尿病但APG<180 mg/dl组(组3)有较多的女性(18.5% vs. 33.1%,P<0.05)、高血压病史(53.0% vs. 73.7%,P<0.05)、既往PCI病史(8.5% vs. 22.6%,P<0.05),有较少的吸烟史(58.1% vs. 42.1%,P<0.05),有较高浓度的血肌酐(0.87±0.21 vs. 0.91±0.24,P<0.05);有糖尿病且APG≥180 mg/dl组(组4)有较多的女性(18.5%vs. 36.9%,P<0.05)、高血压病史(53.0% vs.68.0%,P<0.05)、高脂血症病史(19.8% vs.30.1%,P<0.05)、吸烟史(58.1% vs. 43.7%,P<0.05)、Kiliip分级3-4(6.0% vs. 16.5%,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40%(5.5%vs. 11.7%,P<0.05)患者,较高浓度的血肌酐(0.87±0.21 vs. 0.93±0.29,P<0.05),表1。

2.1.2 造影及支架置入特征比较与组1比较,组2与组3患者在造影及支架置入特点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组4有三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及左主干病变者较多(41.7% vs. 61.7%,P<0.05)、PCI前TIMI血流0-1级者较多(32.6% vs. 50.4%,P<0.05),犯罪血管为前降支者较少(43.2%vs. 33.1%,P<0.05)。与组2比较,组3(41.7%vs. 61.7%,P<0.05)及组4(41.7% vs. 64.1%,P<0.05)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者较多。与组3比较组4有较少的PCI前TIMI血流0-1 级者(50.4%vs. 31.3%,P<0.05),表1。

2.2 住院期间药物治疗与组1比较,组2、组3及组4住院期间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者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2比较,组3及组4住院期间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者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及组4住院期间药物治疗无显著性差异,表1。

2.3 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全部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9%,死亡率2.4%,其中心血管原因死亡率2.0%。与组1比较,组2有较高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1% vs.8.2%,P<0.05)、全因死亡率(0.4% vs. 3.8%,P<0.05)、心血管死亡率(0.4% vs. 3.3%,P<0.05)、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0.6% vs.2.7%,P<0.05)及脑卒中率(0.0% vs. 1.1%,P<0.05),而非心血管原因死亡、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率无显著性差异。与组3比较,组4有较高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3% vs. 16.5%,P<0.05)、全因死亡率(2.3% vs. 8.7%,P<0.05)、心血管原因死亡率(1.5% vs. 7.8%,P<0.05)及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1.5% vs. 5.8%,P<0.05),而非心血管死亡、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脑卒中率无显著性差异。4组中组1患者有最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而组4患者则最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及图1。

表1 四组患者基线特征及药物治疗情况比较

2.4 多因素回归分析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血糖水平(HR=1.016,95%CI:1.012~1.020),血肌酐(HR=3.466,95%CI:1.121~10.716),年龄(HR=1.034,95%CI:1.004~1.065)及既往心肌梗死病史(HR=4.229,95%CI:2.314~7.731)是NSTEMI行PCI全部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血糖水平(HR=1.018,95%CI:1.009~1.027),既往心肌梗死病史(HR=5.552,95%CI:2.211~13.940)及年龄(HR=1.047,95%CI:1.004~1.092)是NSTEMI行PCI非糖尿病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血糖水平(HR=1.014,95%CI:1.008~1.020),既往心肌梗死病史(HR=3.813,95%CI:1.648~8.819),入院时Killip分级3~4(HR=3.273,95%CI:1.299~8.246),既往PCI或CABG史(HR=5.628,95%CI:2.285~13.857)是NSTEMI行PCI糖尿病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表3)。

表2 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

图1 患者30 d临床终点事件率的比较

表3 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多因素回归分析

2.5 Kaplan-Meler生存分析Kaplan-Meler对NSTEMI行PCI患者30 d生存分析进一步显示(图2),与非糖尿病且APG<144 mg/dl组1比较,非糖尿病而APG≥144 mg/dl组2患者的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与有糖尿病且APG<180 mg/dl组3比较,有糖尿病且APG≥180 mg/dl组4患者的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四组患者比较,非糖尿病且APG<144 mg/dl组1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而有糖尿病且APG≥180 mg/dl组4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高,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说明入院高血糖是NSTEMI行PCI患者30 d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图2)。

图2 Kaplan-Meler生存曲线对入院高血糖组及非入院高血糖组患者临床预后的分析

2.6 入院血糖对NSTEMI行PC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界值分析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高血糖对NSTEMI行PCI全部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界值为157 mg/dl,曲线下面积及95%CI为0.79(0.70~0.89);入院高血糖对NSTEMI行PCI非糖尿病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界值为145 mg/dl,曲线下面积及95%CI为0.76(0.60~0.93);入院高血糖对NSTEMI行PCI糖尿病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界值为178 mg/dl,曲线下面积及95%CI为0.71(0.57~0.86),图3。

图3 入院血糖对NSTEMI行PC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界值分析

3 讨论

AMI 患者入院时高血糖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分析显示无论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入院血糖水平均可作为NSTEMI行PCI患者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且入院高血糖对NSTEMI行PCI全部患者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界值为157 mg/dl,非糖尿病患者为145 mg/dl,糖尿病患者为178 mg/dl。

AMI早期血糖升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应激性反应,也可能是应激状态下自主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诱发,或是糖代谢本身存在异常[5]。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AMI早期确实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调节系统的全面激活。AMI早期强烈应激性刺激传至下丘脑,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糖原异生及分解,同时抑制胰岛素分泌,使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减少,形成高血糖。

Pres等[6]研究表明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患者,升高的入院血糖水平与较高的院内死亡率及长期死亡率有关。Stefano等[7]研究显示在急性NSTEMI行PCI术患者,升高的入院血糖与较高的死亡率有关,主要归因于既往心血管及肾脏损伤。AMI患者多急诊入院,入院早期采用餐后或空腹血糖水平对AMI患者的糖代谢状态进行迅速评价较困难,而入院血糖简单易测,是AMI患者早期判断机体糖代谢状态的主要指标。目前普遍认为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受基础糖代谢异常、饮食、应激等因素影响,对于入院血糖的升高尚无统一诊断标准,目前入院血糖升高界定值多在118.8~198.0 mmol/L不等[8]。大型随机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有无糖尿病,若24 h平均血糖和住院期间平均血糖水平≥120.6 mmol/L,短期死亡风险将增加。非糖尿病患者随机血糖≥109.8 mmol/L,死亡风险将增加,而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198.0 mmol/L,死亡风险将增加[9]。与我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分析入院血糖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NSTEMI行PC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界值。

急性高血糖与AMI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相关,但强化血糖控制能否降低AMI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仍不清楚。尽管AMI合并急性高血糖时启动治疗的血糖水平备受争议,但目前的共识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糖时,血糖水平>180 mg/dl应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10]。现有证据表明,此类患者中仍有很大比例未经治疗。来自合作心血管项目的数据表明,有入院时严重高血糖(>240 mg/dl)患者中,近80%的患者无糖尿病史和超过25%的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未用胰岛素降糖治疗[1]。

研究表明,对AMI合并急性血糖升高的非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ST段抬高型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10]。但DIGAMI-2临床试验,未能证实糖尿病患者合并AMI强化胰岛素治疗可降低死亡率[11]。该研究的强化血糖治疗为慢性高血糖与AMI合并急性高血糖不同,因此不能作为否认急性高血糖强化降糖治疗的证据。AMI患者伴急性高血糖与不良预后相关,对于此类患者血糖控制能否获益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为识别NSTEMI行PCI患者入院血糖异常提供依据,也为今后强化此类患者血糖控制提供有益的靶目标参考值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界值高血糖入院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加速度计在测量青少年身体活动中的使用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甲状腺细针穿刺洗脱液中降钙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如何治疗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
初中数学中绝对值性质的应用
部分国家和地区司机血液酒精浓度界值及相关处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