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嵌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探析*
——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2020-12-16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教书育人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关怀

罗 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活动,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人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于教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作为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课,要求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其中人文关怀在实现学生价值引领,坚定理想信念方面颇为重要。

人文关怀涉及宽泛,不同学科视域下有不同内涵。笔者认为在“纲要”课程教学中,人文关怀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学观念即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尊重、心理需求的关怀和人生价值的肯定,二是教学目的和效果即教师以历史人文知识为载体,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从而坚定“四个自信”的理想信念。当下高校人才教育中,人文关怀多被边缘化,因此为了更好发挥“纲要”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有必要将人文关怀融入日常教学中。

一 人文关怀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的条件

(一)具有科学性

教师的人文关怀意识在于自塑,而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在于他塑。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本身“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已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它不仅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惯以持之的政治立场,在当前“纲要”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已是大势所趋。

(二)具有可行性

人文关怀是一种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中的时代精神和思维观念。“纲要”课程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区别在于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为基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180 年的中国近现代史,集中体现了中国历史在宏观上的“波澜壮阔”和微观上的“活色生香”,为教师在人文知识的选取上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素材资源,包括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要素、有民族精神的文化景观及有革命牺牲精神的历史人物等。这些充满“亲近感”与“正义感”的教学资源,能够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使学生深层次领悟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的人文精神,继而推动学生自我认知的转变,实现人文思想(如理性、辩证、发展思想等)在历史人物群体与自身个体之间的互动与重塑,最终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增强对过去的敬畏和现实的认同。

(三)具有现实性

人文关怀的培养依赖于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有目共睹,而物质充裕的背后隐藏着精神“荒芜”的危机,在利益驱使下,“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信任危机”等层出不穷,把人文关怀教育逐渐推向边缘。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这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三观”塑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将人文关怀融入“纲要”课程教学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也是弥补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实要求。

二 人文关怀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的路径

“纲要”课程是我国本科生必修的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不仅内容十分丰富,教学对象也更加复杂,学生不仅具有很大的专业差异,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在新时代下对本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敦促教师不断思考将人文关怀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的途径。

(一)融入凸显人文关怀的教学观念

首先锤炼高尚师德。师德是教师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形成人文关怀意识的基础,影响着教师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习惯。“身正为师”,师德的锤炼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高尚的师德更能深化教师职业认知,强化职业情感,净化职业信念,细化职业行为和优化职业习惯,是完善教师人格的重要途径。高尚的师德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树立教学权威和人格魅力,让学生肃然起敬又“如沐春风”;也能鞭策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还能引导教师搭建公正的教学平台,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推动“教”“学”良性互动,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树立人本意识。人本意识是美国伦理学家尔.诺丁斯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和伦理思想的共同内涵,人本意识即以人为本,是基于人性认识上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心理的满足以及人格的尊重。人本意识意味着要以培育灵魂,健全人格为落脚点,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一方面尊重教学中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独立、自由与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的尊严、价值与意义,以求真、求善、求美的纯真情怀,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化学生。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尽量满足其合理的心理需要。如航空工程类学生,普遍对近现代史中的部分重大航天事件、人物等细节更感兴趣,教师可在完成基本课程内容上,适当进行延伸,如就本校(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而言,可列举钱学森、栾恩杰、杨利伟等,并借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段历史的本质和意义,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诉求,提高了学生参与性,又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精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材

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议题宏大且繁杂,存在多种历史对象之间的联动效应,因此在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中,选择典型且贴近身边的教学资源对学生“了解国史国情”,领悟历史经验,传承历史人文精神尤为重要。就本校而言,如在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长征情形时,可列举湘江战役纪念园,再现工农红军强渡湘江,冲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的壮举,体会红军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如在讲抗日战争时,可与桂林比较典型的抗战历史文化建筑遗址联系起来,如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七星公园、平乐抗日将士纪念碑、桂林苏军空军烈士墓等,既从宏观上梳理抗战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历史意义等,又从微观上细化典型事迹,“以小见大”,通过地方与中央、国内与国际的双向互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时代下的家国情怀、抗争精神及大国意识,最后逐渐将其内化、升华为当今时代所需的自强、爱国的民族精神。

又如在讲建国初期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时,可联系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融入本校航天文化景观、航器模型等,如钱学森广场、飞机、火箭模型、航天展览室,讲述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奋斗历程。尤其强调20 世纪50 年苏联撤走航天专家,中国航天事业陷入困境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奋斗,在航天领域创造的众多奇迹。将这些学生所熟悉的航天文化资源融入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力,领悟“吃苦、战斗、攻关、奉献”的航天精神,最终升华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选取特色教学素材的做法本身就是引导、启发学生发现、联系生活中的人与事,这正是帮助学生树立人文关怀意识的体现。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本质都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三)引导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是人的历史,评价、分析历史及历史人物是学习历史不可回避的内容。正确分析历史和历史人物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领悟历史经验,树立人文思想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人物、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这体现出历史主义原则即科学的历史观,这是正确分析历史及历史人物的前提,也是在历史学习中应具备的人文思想。

如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评价,都需要结合时代背景、生产力水平、社会状况及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避免歪曲、丑化历史事实否定历史功绩的历史虚无主义。又如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传染病、地质灾害,如果学生对明清或民国时期的肺鼠疫、天花、热病等类似的瘟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对当时官方政策及大众心理有正确的理解,那么即使“历史再现”,早已具备的理智也不会被冲动和盲目所取代,理性思维将引导学生以冷静、辩证的心态直面问题,增强对科学的信仰,对政府的信任,对国家的信心,并激发出潜在的爱国心、报国心,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因此人文思想的形成要在历史观的指导下,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把握历史进程,遵循历史规律,探寻历史本质与主流,最终树立理性、辩证、发展、全面的人文思想。

人文关怀,是一个常新而古老的话题,将其融入“纲要”课程有助于在认识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中把握现实意义,人文关怀意识不仅是教师的理念,也应成为学生的观念。人文关怀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滋养,是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导下,遵循历史发展规律而形成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怀的结合,是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的统一,丰富的历史知识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有益的人文元素,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汲取人文智慧和养分,通过与历史的“对话共鸣”形成对现实的“感同身受”和对未来的“防微杜渐”;通过人文知识的滋养和熏陶,塑造出科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从而理解“四大选择”的伟大意义,坚持“四个自信”,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关怀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