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模式普及在即
2020-12-16文/
文/
在经历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有了最终定论。不久前,国务院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从顶层设计上为未来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直以来,续航里程短以及充电难是制约新能源车发展的最大焦虑。“发展规划”提出,对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同时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作为国内换电模式的最大拥趸BEIJING汽车来说,新政无疑为其发展注入全新动能。至今年底,BEIJING汽车目标投放3万辆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累计建成300座以上换电站,规模全球第一。
随着换电技术日趋成熟,用户口碑不断叠加,车电分离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换电模式的大发展时代即将到来。
用了都说好
实际上,早在今年政策正式力推前,多地“的哥”已经率先尝到了换电模式的甜头。
新能源车推广过程中,出租车具有强烈的指向性和标志性。由于使用强度大、操作时间长,能不能过得了出租车这一关,可以视为对电动车的终极考验。
在此之前,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站不好找这三个问题,是困扰出租车司机们的“三座大山”。
而换电模式有望彻底搬掉这“三座大山”。所谓换电模式,也就是不需要对车辆充电,直接更换另一块充满电的电池,装好就能用,类似于之前手机换电池一样的道理。
听起来不错,用起来也不错。前不久,记者在位于北京南四环的BEIJING汽车换电站,与多位换电出租车司机进行交流,听到了一线用户的真实声音。
“换电又快又方便”
陈师傅开的这辆北汽新能源EU260换电版已经行驶超过10万公里,当问起对换电模式的使用体验时,健谈的他打开了话匣子。
“油车和加气车都开过,刚开始选择换电车时还有点担心,不过这两年开下来,感觉还真不错。主要是换电又快又方便,日常运营安排非常灵活。开换电车后,就基本没有因为没电而丢单。”
聊天的功夫,车辆从进入轨道槽到换电完成,用时不到3分钟,这甚至要少于燃油车加一次油的时间。
“开这车心里踏实多了”
王师傅刚接手EU300换电出租车还不到一周,就已经非常满意了。照他的话来说,“开这车心里踏实多了”。此前他驾驶的电动车,没有换电模式,只能找充电桩充电,每当仪表盘上黄灯亮时心里就慌,“感觉一天心里尽想着充电了。”随着车辆续航能力增加,尤其是换成EU300换电版后,续航里程大大增加,每天换一次电足够保障一天行驶。如今就算遇上仪表盘亮起红灯,心里也有底了。
“开这车省钱又省心”
“其实在接车之前也犹豫过,电车没了油补,就相当于份儿钱涨了1000多元,能多挣出这么多钱吗?”张师傅的话代表了相当部分“油改电”司机的顾虑,但这种顾虑没多久,他就彻底倒向了换电车。
“以前开油车,每公里最少也要0.65元;而现在这车,0.35元/公里的电价,意味着一个月开6000公里就能省下1800元,去掉油补还多挣400多。最关键的是,趴活的时候也敢开空调了,省钱又省心。”
短短半个多小时,已经陆续有八九辆车完成了换电,3分钟就能满电,一点不耽误功夫,更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难怪司机师傅们对北汽换电出租车和换电模式,众口一词都说好。
政策更给力
尽管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大国,但过去两年新能源车发展却遭遇不小的瓶颈。特别是今年前九个月,新能源车增幅落后于大盘,表现出后继乏力态势,有必要从政策层面再添一把火。
实际上,从燃油车发展升级到电动车,改变的不仅是动力源那么简单,而是从基础设施到服务保障,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而换电模式所推动的换电站建设,有望成为这个生态系统里最快捷、最有效的一环。
过去几年里,包括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用户对换电模式的评价,成为政策制定的可靠依据。前不久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的内容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
事实上,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范畴。此外,今年9月,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在内的20家单位签署了《构建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模式生态圈联合声明》,标志着车电分离生态圈正式成立。
在换电模式明确得到国家支持后,地方政府的新基建计划后也已将其纳入其中。今年6月,《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在建设智慧应用基础设施上,要推进人、车、桩、网协调发展,到2022年新建不少于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100个左右换电站;今年5月,上海市提出,到2022年,新型基础设施将成为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包括新建10万个充换电终端设施。
在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换电站建设和换电模式将在未来两年进一步展开。虽然现阶段换电模式还存在一些待解决问题,但经过过去数年发展,已经摸索出来适合应用的场景、适合应用的车辆,在政策推动下,换电模式加速驶向新能源产业发展高速路。
北汽新生态
政策利好、用户说好、技术向好,应该说,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正聚集了天时地利人和,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风口之上,闪耀着BEIJING汽车的影子。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投入最早的企业,早在2015年,北汽集团首开行业先河,针对出租车市场推出换电模式。目前,BEIJING汽车在全国19个城市建成换电站213座、在建50座,运营换电车辆1.8万余辆,数量全球领先。
同时,BEIJING汽车还致力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BEIJING汽车通过合资合作推动建设公共桩5.4万个,自建私人桩11万个;全国累计建成公共桩55.8万个,私人桩76.3万个,是当前主机厂中建桩数量最多的汽车厂家。
仅在北京地区,BEIJING汽车就已投放了换电出租车8256辆,五环内及重点地区建成122座充换电站,覆盖北京五环区域、大型居民区、机场周边等区域,形成了城区平均服务半径2.78公里、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有力保障。此外,在杭州、郑州、广州、厦门等多地,BEIJING汽车的换电模式也受到当地政府和运营企业的支持。
谈起换电模式的前景,北汽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不仅充满自信,更满怀期待。他告诉《汽车人》,换电模式一定能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突破口。
在他看来,各方对BEIJING汽车换电出租车的反馈可概括为“四个满意”。乘客满意:换电车型作为纯电动车拥有出色的静谧性、平顺性,能够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感;司机满意:换电仅需3分钟,有效延长了载客时间,改为换电车辆后每个月收入有所提升;运营公司满意:BEIJING汽车对换电模式服务层面的快速响应和保障力度,得到运营公司一致认可;政府满意:北京市交通委等政府部门认为,BEIJING汽车换电出租车的成功推广,标志着北京市纯电动出租车的推广工作进入到快速发展期,是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
“更重要的是,‘换电’模式不是BEIJING汽车一家在战斗,已经得到更大范围的行业认同与参与。”李一秀说道。目前,BEIJING汽车联合了整车、光伏、储能、电池、车辆运营等合作伙伴,整合了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奥动新能源、普莱德电池、滴滴、华为、银建等,以开放共享的精神,携手共建换电生态。
大变革孕育新机遇,李一秀相信,随着换电技术日趋成熟,换电模式得到更多共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春天”将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