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钢琴演奏技术特点
2020-12-15孙超
【摘要】巴洛克时期(1600一1750)是击弦古钢琴和羽管键琴盛行的时期,虽然此时钢琴已被发明,但直至18世纪后半叶才得以普及,所以这个时期人们使用的是击弦古钢琴和羽管键琴。关于这个时期的古钢琴演奏,可以通过当时的相关演奏法著作、音乐作品,结合古钢琴的发声机理、触键条件、音质特点来获得一定程度的了解。
【关键词】巴洛克时期;钢琴;演奏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007-03
【本文著录格式】孙超.巴洛克时期钢琴演奏技术特点[J].北方音乐,2020,10(19):7-9.
“巴洛克”一词特指17世纪至18世纪前半期欧洲的视听艺术。在葡萄牙语中的原意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首先用作美术术语,表明该时期的美术不再以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的形式与和谐为艺术标准,而是追求艺术作品自身的价值,以富于个性、充满积极想象力为审美标准。巴洛克音乐是指与巴洛克美术同时兴起的音乐。采用”巴洛克”一词,主要表明音乐与时代思潮以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因此,对于该时期音乐的特征,不能简单从“巴洛克”词源中去寻找和探求。该时期的音乐既有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不同的特征,即追求强烈的感情、明显的对比和动力,有着与其词意相近的含义,但是,尤其是后期作品中,又具有明快、流畅、柔和的特征。总体而言,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演奏有这样一些特点。具有科学先进的演奏法;复调演奏技术成熟、发达;动机、主题持续强调,情绪、速度单一不变;中等力度范围、音响变化幅度小;仅掌关节以前发力、non legato(非连)和portato(断连)奏法;占主要音符时值的装饰音大规模运用。
一、科学先进的演奏法
巴洛克时期有两部关于古钢琴演奏法的名著,一部是弗朗索瓦·库普兰1716年出版的《羽管键琴演奏艺术》,另一部是卡尔·飞利浦·艾曼努埃尔·巴赫1753年出版的《论键盘乐器演奏艺术真谛》。
弗朗索瓦·库普兰是法国皇家内廷乐师,作曲家、羽管键琴家、管风琴家。他出版的四卷(共230余首)羽管键琴曲印证了他当时至高无上的羽管键琴大师的身份,其中大多数乐曲有描绘性的标题,犹如小型音诗。在库普兰《羽管键琴演奏艺术》中,就有关于他创作的这些羽管键琴曲需要运用的指法、触键法、装饰音等演奏提示。在此书序文中,库普兰就对羽管键琴的学习条件、坐姿手型、练习方法等基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练习羽管键琴,从年龄上来说越早越好,比如六七岁的儿童。要注意一开始就把手型做好,保持好的坐姿——坐下来的高度应使肘部、手腕和手指下方的连接线成水平线;对于手腕易抬得高的人,练习时可以拿一个能弯曲的棒,放在抬高手腕的上方和另一只手的手腕下方,但是不要对演奏产生强迫。从这些演奏的基础要求来看,与现代钢琴演奏要求基本一致。在关于触键法方面,他又说道“羽管键琴可轻巧地拨动琴弦发音,所以,演奏不是靠力气,而是靠手指的柔软和充分自由来巧妙地演奏。柔软的弹法,只有使手指尽量接近键盘才能获得,从越高处落下,声音越干燥,没有余韵。较晚开始学琴的人,或接受不良指导的人,肌肉较硬,要面对羽管键琴,首先要让自己的手指柔软”。关于指法,库普兰也明确提出“为了完成美好的演奏,指法担任着重要的任务,对于听觉敏锐的人来说,旋律或快速音群处会体现出明显区别”。可以说这部著作中所涉及的内容及强调的观念在现今的钢琴演奏理论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见当时的古钢琴演奏及教学已形成了较成熟的体系,演奏法的研究也较为深人。据称,此书对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影响非常大。另一部名著《论键盘乐器演奏艺术真谛》就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儿子卡尔·飞利浦·艾曼努埃尔·巴赫(以下称C.P.E.巴赫)所作,C.P.E.巴赫是德国腓德烈大帝宫廷羽管键琴师。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自己关于“所谓好的演奏”的观点,“所谓好的演奏,就是要边唱边弹'把作品的内容和意境很明确地传达给聆听者,即使同一段快速音群,由于改变弹法,就会给聆听者完全不同的印象。演奏上所必要的就是要巧妙地使用音的强弱、触键、圆滑奏、断奏、揉音、琶音、音的持续、减慢和渐快等,不使用或错用,都不能成为好的演奏”。关于速度的问题,他说“只要试弹同一速度的简单音群和困难乐句,就能辨别出圆滑奏是否做好了。还有,困难的快速音群能弹好,简单的音群却不能弹得很明确。如果是这样,他们就会变得很神经质,速度越来越快,丧失了控制与调节的能力。因为所谓困难的快速音群,是可以通过反复强化劳动达到的,而单一音符却不能。如果在练习时,偶尔才能弹好的困难片段,除非身心都保持冷静,否则最好不要在演奏会上尝试”。
二、发达的复调技术
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生前作为作曲家仅在一个小圈子内知名,而作为管风琴演奏大师则在德国享有盛誉。18世纪德国出现了西伯曼(G.Silbermann)和施泰因(J.A.Stein)两位钢琴制造家,巴赫试弹了其中西伯曼1730年间的产品,评价击弦机太硬,高音域音质不佳,但1747年再看到西伯曼的产品时,赞不绝口。即便如此,巴赫仍未写过一首给钢琴的作品,他所有的键盘作品都是为古钢琴和管风琴而作,并且,据说在演奏方面巴赫本人偏爱击弦古钢琴。巴赫为古钢琴创作了大量复调作品,最著名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为羽管键琴和禊槌鍵琴(击弦古钢琴)而作,《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和《六首帕蒂塔》为羽管键琴而作,《意大利协奏曲》《哥德堡变奏曲》为两排手键的羽管键琴而作气这些复调音乐需要在一件乐器上呈现出三重奏、四重奏的声部效果,演奏者必须将每个声部的进行、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对话、交织与融合都清晰地表现出来。无疑对演奏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就体现在指法的使用上。即使复调音乐在欧洲历史悠久,复调感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但巴赫的作品仍然反映了当时的键盘演奏艺术中对多声部听觉和思维的重视,以及所达到的水准,多声部听觉和思维是键盘演奏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源于键盘乐器的性能和操作特点。巴赫对钢琴演奏中的复调技巧及其他综合技巧的发展都有着重大贡献,巴赫的作品虽然在1850年后才得以大量出版,但他生前对这些作品的演奏和教学都大力推动了当时的键盘演奏艺术在复调技巧方面的发展,这些作品对整个钢琴演奏艺术发展史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三、单一的情绪与速度
关于巴洛克时期演奏的情绪、速度方面,也需要结合作品来看。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通常由一个主题动机呈现出乐曲的基本情绪,这种基本情绪一般较为抽象,只具有某种心理活动情态特征,并没有更具体、复杂、微妙的情感体验和认识性结果。比如愉快的、忧郁的、平静的、激动的。由音乐材料组织形成的主题动机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至在乐曲的开始就能确立整首乐曲的情绪基调。随后的整个音乐发展,行,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续,所以单乐章的乐曲的情绪通常是单一的、前后一致的。速度在巴洛克时期的乐谱上是没有进行标记的,所以速度的确立相对自由(在关于演奏的自由诠释中具体讨论),但是情绪因素是速度因素的一个主要来源,即情绪是速度确立的根据,音乐术语中的速度用语在拉丁语原意中均为情绪范畴的词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情绪和速度放在一起讨论的原因。鉴于以上关于情绪的结论,可以得出巴洛克时期的演奏在速度方面也是前后统一、较为单一和稳定的。
四、有限的力度范围
巴洛克时期的演奏在力度上变化幅度较小,这与乐器的构造、性能相关的。击弦古钢琴音量较小,只适合在家庭和较小空间里演奏和练习,在这种乐器上无法达到现代钢琴的f、ff的力度。羽管键琴虽然音量较大些,但是它的发声是通过机械杠杆末端的羽管拨子拨弦产生,演奏者对音量的控制微乎其微,通过不同触键力度产生的音量较为接近,没有显著的变化。所以,这个时期的演奏中的音量总是存在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区间。按照现代钢琴的标准来说,没有超出P——mf的范围。由于在古钢琴上无法做出丰富的力度层次变化,所以演奏力度相对稳定的同时,也不能做出现代钢琴上的那种自然过渡的渐进式的力度变化(crescendo)。
五、non legato奏法与指力触键
这个时期的演奏法多为现代钢琴演奏意义上的non legato,触键方法多为掌关节以前的指力触键。这些特点也源于乐器的影响,由于古钢琴的琴键较轻、较浅,触键的进程短,力度的变量过程短,所以演奏者用掌关节以前的指力触键就足以完成所有演奏任务了,再加上在古钢琴上没有更多的力度施展空间,所以这个时期的演奏技术原则是以“手指的灵巧与独立”为中心的。甚至将手腕、手臂在触键力量上的参与视为禁忌。在奏法上,关于连奏的理解与现代钢琴上所说的音与音之间的不间断性,甚至歌唱性的连奏有所不同,巴洛克时期在古钢琴上的连奏(legato)实际上是指一种手指灵敏而流畅地弹奏一串音群的效果。指力触键的要求是手指的绝对平稳、干净、独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演奏时,手指不离开键盘,只用一关节来弹奏。巴赫的儿子C.P.E.巴赫在著作《论键盘乐器演奏艺术》中提到这种奏法的训练方法一一在练习音阶时在手腕上放一块硬币或小杯水。这种完全禁止手腕和手臂的活动的演奏法不可能奏出现代意义的连奏,事实上,直到古典主义时期,才由莫扎特创造了一种“如歌的圆滑奏”,所以在此以前的连奏是现代钢琴上的富有颗粒感的非连奏(non legato)。
六、占时值的装饰音
巴洛克时期的演奏具有大规模运用装饰音的特点,首先是时代风格在音乐领域的体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同时期的建筑、文学、服装、家具、油画风格一样,追求堂皇华丽的装饰效果,因此装饰音演奏成为巴洛克时期钢琴演奏风格的一个显著标志。鉴于古钢琴在声音的延续上非常无力,一个相对长时值的音符无法达到音符时值的实际效果,如果在音符上加上装饰音,则可以起到延长、扩大音符的发声时间和表现力度的效果。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演奏,在整个演奏艺术中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体系,包含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又包含基本的和变化的演绎手法。
七、演奏中的自由诠释
巴洛克时期的演奏家总是想在作曲家已写的作品中加上一些东西。例如通过即兴的和弦、琶音,甚至对位来实现数字低音,还可以用各种方法删减或更换一些乐段'对作品中的装饰音、速度、奏法选择有较大自由空间。由于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创作在记谱上许多都没有经过严格程序和细致的定稿,原作的乐谱上看不到对装饰音的标记、对速度的标记、对奏法的标记,所看到的有详细标记的乐谱是经过学者研究、编者加工而成,不同版本之间甚至音高都有区别,在装饰音、速度、奏法上的标记也都不排除研究者所掌握的历史材料以及个人见解在其中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听到的关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经典、权威录音版本在上述方面的处理都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所以,巴洛克时期实际上在包括速度、装饰音、句法、奏法等方面,给演奏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可观的自由诠释空间。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在西方音乐史上被划分在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过渡中的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一位与巴赫同年生的意大利键盘音乐家,之所以被划分在巴洛克与古典主义过渡期,因为斯卡拉蒂的创作已经呈现出古典主义的主调织体倾向。斯卡拉蒂的555首奏鸣曲充分地发掘和提升了羽管键琴的演奏技巧,体现出它的艺术特质。这些作品中使用到了古钢琴的整个音区,要求通过手臂的运动带动手指的必要运动;出现了手臂跨越与交叉、连续的三度、六度、八度的快速流畅进行,这种音乐形态出现的频度和连续性非常强。在亨德尔的传记中曾提到一次斯卡拉蒂演奏的事件,"斯卡拉蒂曾被红衣主教要求与亨德尔进行羽管键琴演奏比赛,据说有人认为斯卡拉蒂弹得更好,在管风琴上,亨德尔无疑是真正的大师气斯卡拉蒂的这些奏鸣曲被他称之为“练习曲”,每首都有明确的速度标记,多数具有华丽的西班牙舞曲风格气在1738年出版的奏鸣曲集序言中,斯卡拉蒂写道“无论你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不要期盼在这些作品中找到高深的学问,而是得到轻松有趣的艺术实践,这样的训练将使你达到演奏羽管键琴的自由境界。”当键盘演奏艺术发展到斯卡拉蒂奏鸣曲这个时期时,纯粹的指力触键已经不够了,手腕、手臂的调节成为了必备的技术能力。所以,作曲家的音乐想象力永远走在钢琴演奏技术的前面,从而引领和促进着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革新。
八、结語
18世纪上半叶是巴洛克古钢琴音乐创作的鼎盛时期,巴赫和亨德尔为古钢琴艺术展示了欧洲近代音乐文明的曙光,库普兰为古钢琴音乐风格多样化展现了新境界,斯卡拉蒂为古钢琴音乐创作技法开创了新天地。通过这些音乐大师的艰苦努力,充分发挥了古钢琴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他们的古钢琴作品不仅数量很多,而且质量也很高,有些作品的音乐表现形态已经预示了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巴洛克时期的结束也宣告了古钢琴时代的终结,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古典主义的钢琴音乐创作时代即将来临。
参考文献
[1][日]千藏八郎,邵义强.钢琴技巧指导法[M].全音乐谱出版社,1984.
[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美]克劳德·帕利斯卡,余志刚.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孙超(1994—),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器乐表演(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