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15高清源龙林子
向 华,高清源,龙林子,张 曼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危重症病人病情变化迅速、救治措施极其复杂,因此,对急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急救护士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熟练的操作能力、临危不惧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1]。传统的急救护理操作技能实训教学以单项训练的方式进行,每个单项操作之间缺乏关联,教学任务完成后,虽然学生能正确、规范地完成每项操作,但很多情况下只是生搬硬套的机械操作,难以形成整体救护观念,缺乏灵活运用这些操作技能进行综合救护的能力。因此,真正面临错综复杂的急救护理工作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难以将书本所学与临床急救工作有机结合,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针对性救护。为解决这一难题,2019年下学期我们进行了急救护理操作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在传统单项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以期在提高急救护理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整体救护观念及综合救护能力,为将来的急救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级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A组,另外两个班作为B组,均由同一专业教师担任主讲教师。A组100人,其中男8人,女92人,年龄18~22岁,平均(20.07±1.72)岁;B 组 102人,其中男 7人,女 95人,年龄19~23岁,平均(21.17±0.56)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及综合急救能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急救护理操作技能实训教学,即采取单项操作训练的方式进行,每个操作项目的教学流程为“学生观看操作视频→教师分解示教→学生操作练习、教师观察指导→学生课外练习→操作考核”。
1.2.2 B组教学方法 B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进行急救护理操作技能实训教学,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模块构建。依据急救护理课程标准,结合医院急救护理工作岗位需求,选择了止血术、搬运术、固定术、包扎术、心肺复苏术、AED的使用、电除颤术、心电监护技术8个急救护理操作实训项目,构建了创伤现场救护和心脏骤停急救两个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模块。
(2)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资料编写。依据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项目,收集临床真实病例,进行病例修改和编写,根据病例病情变化创设教学情境,设计综合救护任务,一个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模块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病例。
(3)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教学实施。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的时间安排在15周、16周进行,此时学生已经完成8个急救护理操作实训项目的单项训练,基本掌握了8个操作实训项目的操作要点。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①课前:课前一周教师将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的病例、操作微课视频发布在云课堂平台,并在云课堂平台给学生布置综合救护技能训练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受任务,讨论学习、编写剧本、模拟训练,遇到疑难问题在云课堂平台与教师、同学一起分析讨论,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疑惑;②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签选择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项目,汇报完成综合模拟救护任务,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待所有综合模拟救护任务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③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进行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拍摄并上传本小组最佳视频到云课堂平台,学生和教师在网上评分,作为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的过程性考核成绩。
(4)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效果评价。①调查B组学生对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的评价,评价项目包括救护技能掌握、急救意识建立、知识能力迁移、爱伤观念培养、沟通技巧提高、判断能力提升、职业情感形成、团队精神养成,选项包括作用明显、作用一般、没有作用,教师指导填写,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102份,总收回率100%。②操作技能考核:A、B两组学生同时考核,分单项技能考核和综合救护技能考核。单项技能考核项目为8个操作项目之一;综合救护技能考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用病例设计综合救护任务,学生根据病例情境完成综合救护训练中所包含的各个单项操作考核。
1.3 数据统计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的评价
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并当场回收,回收率为100%。问卷设计依据Jeffries[2]的理论,由设计者自行设计,结果见表1。
表1 B组学生对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的评价
2.2 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A、B两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对比,B组成绩更优(P<0.01),详见表 2~3。
表2 创伤现场救护考核成绩(±s,分)
表2 创伤现场救护考核成绩(±s,分)
组别 n 100 102 A组B组tP止血术(25分)17.77±3.03 20.37±2.56 13.229<0.01包扎术(25分) 固定术(25分) 搬运术(25分)总分(100分)18.64±2.74 21.25±2.35 14.518<0.01 18.85±2.74 21.22±2.09 13.939<0.01 18.21±2.68 21.56±2.45 18.500<0.01 73.47±5.41 84.40±4.74 30.533<0.01
表3 心脏骤停急救考核成绩(±s,分)
表3 心脏骤停急救考核成绩(±s,分)
组别 n 100 102 AED的使用(25分)心电监护技术(25分) 总分(100分)电除颤术(25分)A组B组tP心肺复苏术(25分)17.21±2.83 21.22±1.69 24.956<0.01 18.49±2.76 21.62±2.53 16.818<0.01 18.17±2.55 21.89±1.61 25.238<0.01 17.41±2.07 21.57±2.43 25.827<0.01 71.28±5.59 86.30±4.02 44.364<0.01
3 讨论
急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急救护理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更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救护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任务,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正是基于急救护理这种教学需求和目标而设立的。此次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学生对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总体评价较高。
3.1 有助于操作技能掌握
为完成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任务,学生反复进行综合模拟训练,人人参与,从单纯模仿到综合运用,使操作更加规范精准,操作技能掌握更加熟练,综合救护流程更加完善。
3.2 有助于急救意识建立
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强调“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救护理念,要求学生根据病情变化和创设的教学情境,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以分秒必争的速度进行救护,有助于学生建立急救意识,形成“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观念。
3.3 有助于知识能力迁移
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需要结合病例资料和设置的教学情境,将前期所学的单项操作技能有机组合,运用于救护过程中,而不是机械完成操作项目,这种专科知识和专科技能的灵活运用,有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3.4 有助于沟通技巧提高
在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中,不仅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而且需要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向“病人”解释救护的必要性,解释病情变化对救护的影响,并且随时对“病人”进行安慰鼓励,消除“病人”的各种疑惑和紧张心理,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救护工作,有助于学生提高沟通技巧。
3.5 有助于爱伤观念培养
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需要学生在救护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及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进行换位思考,将“病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痛苦,对“病人”倾注关爱之情,表现出关心关爱,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
3.6 有助于判断能力提升
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要求学生对创设的教学情境和病情变化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救护决策。在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分析评判自身和他人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有助于学生提高判断能力。
3.7 有助于职业情感形成
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采用情境模拟、仿真练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分饰护士、病人、病人家属等角色,在仿真的教学情境中模拟完成预设的综合救护任务,把孤立的单项操作统一到团队配合当中,使模型有了鲜活的“生命”[3],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急救护理职业情感。
3.8 有助于团队精神养成
综合救护技能模拟训练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共同研究病例资料、分析病情变化、确定救护方案、编写模拟训练剧本,一起参加模拟训练,并在训练中彼此协同、默契配合,教学流程衔接有序,加强了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集体凝聚力,促进了师生之间互相了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