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2020-12-15李昊灿
李 昊 灿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从史前人类岩壁的画像遗址到初民时代半坡遗址的陶器纹饰,从两汉时期出现的乐府诗歌到当代艺术精粹的戏曲、歌剧,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美是什么?无疑它来自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1]追求美的过程就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过程,是人们体力、智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集中显现。马克思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在社会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源自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在此过程中,满足审美需要就成了人们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内驱力。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57,通过审美促进“人的感性的丰富性”[2]191,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标志着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伴随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美的追求是人类本质的情感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当下,新时代大学生美育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使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局限于物质层面,“促使‘人的危机’在更深层次上表现为文化的反叛”[3]2。大学生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也是决定社会发展命运的关键因素,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美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更关乎国家的长久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新时代对加强大学生美育的诉求
美育作为特殊的涵育方式,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塑造人的审美意识、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为目的,是使主体不断自我完善,达到身心和谐、精神升华的重要途径。大学
生美育以大学生群体为特定对象,大学生主体通过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使主体素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审美活动源于人类社会的开始,并伴随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发展。中国美育观念滥觞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现代化追求”“现代思想和学术的知识诉求”[4],是一项现代性工程。美育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新时代的到来,对于加强大学生美育也有了新的诉求。
1.个人层面: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讲话和论述中多次谈到青年美育工作,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重要群体,是最为活跃、最富有朝气的社会力量,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回应了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与愿望,着眼于当代大学生美育的整体局面,将大学生美育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与新时代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要以“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5]为依托,引导大学生认识美、感知美、欣赏美,培养大学生追求美、实践美、创造美,通过美育促进德智体劳综合发展,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国家建设以及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原动力,因此美育不仅是新时代的任务,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2.高校层面: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我国美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面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国家主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又把文艺、美、美育当做“封、资、修”加以批判,因此美育在很漫长的一段时期内被我国教育所忽视,直至改革开放后美育才逐渐迎来春天。但受历史原因的影响,美育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重视,大多以辅助教育的名义开展,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在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美育被明确纳入教育方针,成为新时代的刚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总结了美育对人文素养提升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对全面改进美育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并对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其主要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审美标准,将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审美对象,通过美的熏陶与涵化,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社会层面:培育新时代“三有”大学生。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寄语新时代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三有”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内涵,也指明了当代大学生前进的方向。美育对于培养“三有”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时代新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以美育德”培养大学生具有崇高的品格、涵养大学生的心性,以理想信念为人生道路的指明灯,把握好成长的方向。其二,时代新人要有过硬的本领,通过“以美启智”引导大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培育启迪大学生探求客观真理、积蓄丰富知识、锻造能力修养。其三,时代新人要勇于担当重任,通过“以美铸魂”培育大学生深入实践、敢于担当,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开拓奋进的信念,始终将时代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
4.国家层面:筑牢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根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从历史维度看,文化自信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从现实维度讲,文化自信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诉求。坚定文化自信要以博大精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因,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孕育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追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美育一直都贯穿其中,从红军不畏险阻爬雪山过草地的理想美到抗战时期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意志美,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勇于担当的奋斗美到改革开放人民革故鼎新的创新美,如今新时代的到来依旧需要美的支撑来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美育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美育的价值意蕴
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历史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美育建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党中央立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通过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质量、发展素质教育、全民艺术普及,来整体提高美育教学质量和社会贡献度”[7],美育又获得了持续强劲的发展动力,这标志着美育在新时代将再度启蒙,并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接续新时代力量。
1.个人层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对美育的定位存在一定争议,不少学者认为理论上美育从属于德育,实践中也存在以智育代替美育的现象。我国教育过程中过度注重大学生德育、智育的发展,使大学生出现了追求狭隘教育目标的问题,这种唯理性的教育旨在强调学生的片面发展,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否得到提升、身心是否和谐统一、精神是否得到升华关注较少,容易使学生“陷入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的误区”[8]。“伴随着人们新渴望新诉求的不断涌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遭遇了新瓶颈。”[9]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寄语大学生要用真善美雕琢自己,勉励大学生向上向善、矢志抵达崇高的精神境界。当下,我国正逐步褪去应试教育的枷锁向着素质教育迈进,党和国家越来越意识到美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0],并要求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2.高校层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历史使命就是立德树人”[11]。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2],“要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13],在十九大报告中又重申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我国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新时代美育的建设提供了指南。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接触到的信息更加丰富多彩,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难免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和错误思潮的侵蚀。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未来祖国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开展美育建设,这样才能迎合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和要求,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时代的脉搏。新时代美育要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彰显其自身价值,通过弘扬“美”的主旋律,传递“美”的正能量,培育新时代“美”的大学生,这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层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美育精神在21世纪的再启蒙,最终是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4]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从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看,大学生是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传递者,也是历史发展的引领者与开拓者,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新时代进程的主要任务来看,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弘扬者,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是引领整个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美育在新时代的再启蒙将通过其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效用,提高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4.国家层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育是“习总书记针对当下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群体性的民族审美倾向,或者叫‘美的精神的滑坡’而提出的”[1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体现在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民族创造力更加旺盛上,更要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美好生活中。“美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满足未来社会公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中发挥重要作用。”[7]美育的意义不仅限于对人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影响,而且对于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重要作用,通过美育的熏陶促使新时代大学生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树立并牢固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将内化的理想信念付诸实践,实现认知与行为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真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新鲜的力量,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因此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美育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使命,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体现。
三、新时代大学生美育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美育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从现实看,美育仍是薄弱环节,仍是亟待补齐的短板。新时代大学生美育在审美认知、审美课堂、审美环境、审美话语四个方面仍面临一定困境,这使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且也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阻力。
1.审美认知。一是审美心理不成熟,审美偏差问题显露。“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具有复杂性,包括审美情感、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心理过程。”[15]在审美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之大学生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与个性化的审美追求、敏锐的审美感知与追求重表面轻内涵的倾向、审美视野扩大与反传统的审美倾向”[16]等特点,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容易停留于直觉性的、较为肤浅的经验层面,缺乏从理性思考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鉴定美的事物。特别是在网络与新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面对信息爆炸,大学生更多的是在碎片化时间获取碎片化信息,一些大学生往往在审美过程中处于感官化状态,在虚拟的网络媒介中针对热点事件和新闻展开积极的讨论,甚至在不知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跟风评论;除此之外,在人人可做主播的潮流中,一些世俗化的网络视频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有时无法分辨信息发布者的意图,在审美过程中容易陷入空洞美、肤浅美、以丑为美的麻痹中,日渐失去追求崇高美的理性,导致审美偏差问题日益严重。
二是追求狭隘教育目标,忽视自身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通过美的途径使人达到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和谐,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虽然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传统应试教育并未得到根本性的破除。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变为了工具,培养生命的教育成了“唯智”的教育,大学生将追求狭隘的教育目标作为衡量自身发展的标尺,将美育视为德智体各育的附属品,把美育工具化和边缘化。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大学生更加注重成为“某种人”的追求,而忽视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大学生个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力求通过教育把自身提高到社会发展所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使社会需求成了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导致大学生不是为了全面发展而接受教育,而是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去追求狭隘的教育目标。长此以往,大学生容易忽视自身发展的各种需求,成为狭隘教育目标下培养出的社会单向度的人,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美育的开展,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美育的培育和提升。
2.审美课堂。一是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相脱节。近年来,我国美育教育机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但高校层面仍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脱节。目前大学的审美教育呈现出艺术专业较为缺乏系统的美育理论学习,人文社科专业缺乏具体的艺术实践培养,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则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较为欠缺。同时高校中也存在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混淆了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内容与关系,艺术教育主要以音美为依托,但美育则不仅仅局限于音美的培养,而是以文学、艺术等为途径和内容的综合审美教育活动,艺术只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另一方面,我国长期偏重对于艺术实践的教育而轻视对于美育理论的培养,造成了广大学生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相应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也是我国培养了大量艺术工作者,却缺少艺术大师的原因所在。艺术大师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同样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但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处于重技能轻内涵的状况。
二是美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脱节。“无论哪种教育活动形式,如果它不包括审美教育成分,就不能达到巨大的效果。”[17]当下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细化,教学也越来越模式化,教育中存在着美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脱节的现象。同时,专业教师是相关学科的杰出代表,他们都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由于大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美育的熏陶见到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专业教师大都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而遗忘了美育的教学。即使部分教师会在课程中穿插美育的语言,也绝大部分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做到美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专业教师并没有将美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也是美育的示范者和传播者,教师的课堂活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由于美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脱节,导致大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熏陶。
3.审美环境。一是科技理性膨胀,导致大学生人性失衡。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也为人类带来了充裕的物质文明,但“不断高涨的科技理性又成为控制人、压抑人、统治人的新工具”[3]2。一方面,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时代,大学生更多注重何以为生的本领,舍弃了对于何以为生的思考,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在于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环境、迎合职场岗位的要求,从而淡漠了对自身人文道德、审美情感等内涵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在高校教育中专业技能的训练占据主导地位,更多的是成“材”、成“器”的教育,高校也将培养学历高、技术精、掌握尖端科学的人才作为展示学校雄厚实力的基准之一,短期无法看到成效的人文教育几乎无一席之地,致使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思想底蕴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压在他的自然本性上,而是仅仅把人性变成了他的职业”[18]。新时代大学生不仅应是社会建设的助推者,更应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作为特殊的涵育方式,美育对大学生的自我完善、身心和谐和精神升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建设中应以人文精神为引领,“通过美育沟通科技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环境与发展,走向人与社会的美好、和谐、协调”[19],以美育引领的人文精神回击科技理性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性失衡的弊端。
二是市场经济环境,催生大学生功利思想。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力显著提升、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市场经济也是一对美与非美的二律背反,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环境,重利益、轻精神的现象普遍存在”[20],一定程度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人和人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任何联系了”[2]403的状况。当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等观念在社会蔓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催生了大学生功利思想的产生,他们“过于重视学习可以带来实际效益的知识,排斥那些在表面上不能效益化的知识”[3]129,把人生的目标锁定于对物质的追求,抛弃了对精神的建设,由此忽略了人文价值的涵养与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经济得到了发展、物质得到了丰富,却导致了大学生精神生活日趋贫乏,形成了物质优裕与精神贫困的悖论。
4.审美话语。一是多元文化侵蚀,大学生对民族基因的认知相对淡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等电子媒介的出现、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瞬时缩短,世界演变为各国交往日益密切的“地球村”。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各种文化互相交织形成了世界多元文化,而多元文化不同的主流观念、价值体系也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由于大学生认知水平、辨别能力、心理特征等因素的限制,作为社会中特殊的群体,“国外一些腐朽、没落、消沉、变异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思想乘虚而入”[21],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往往出现取洋名、吃洋餐、看洋片、穿洋服的现象,而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反而无人问津,导致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正在逐渐消失。然而,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孕育着深厚的中华美育精神。美育与民族基因相互交融,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也对培植民族基因、文化自信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动社会融合、带动文明提升的同时也使部分自控能力弱的大学生沉沦于多元文化漩涡中,不仅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审美能力,而且还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是信息异化危机,大学生审美素养相对弱化。信息异化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异化的重要形式。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逻辑支配下,资本的扩张以新的形式延续到了网络中,福柯所说的“话语即权力”似乎得到了验证,网络中话语以信息的方式进行传递,“西方敌对势力借助异化信息这一像空气无孔不入的媒介,将虚假意识形态侵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2],看似普通事件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价值观的导向性因素。以美妆博主为例,他们使得大学生的审美停留在肤浅的外貌上,忽略了对内心善良和心灵美的构建;而吃播等网络传播的火热,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及时享乐的倾向,甚至“出现将娱乐当新闻、高效转低效、求知变消遣的认知悖论现象”[23]。从根源上分析,这是信息资本下出现的审美异化,信息及其成果的应用偏离人的初衷,违背了人的期望,最终导致“信息拜物教”的形成。通过信息这一媒介将肤浅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当代大学生,使得他们对于“审美”的定义出现了认知偏差,这不仅扭曲和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而且还严重冲击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吞噬了大学生的美好心灵,使大学生沉溺于平庸的娱乐和消遣之中,呈现出审美弱化、美感缺失的现状。
四、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美育的实现路径
美育是当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特殊的涵育方式,美育对大学生的自我完善、身心和谐和精神升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关系到未来人类素质和生存质量的重大课题”[24]。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立足新时代对美育的呼唤,以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分析大学生美育的现实困境,从而有针对性地寻求破解策略。要以美育陶冶大学生情操,引领大学生自觉抵制不同领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开辟美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自我完善、人格塑造、精神升华,为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奠定基础,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保障。
1.加强主体认知引导。一是自觉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审美认知。审美认知在审美活动中形成,并在审美个体的审美活动中起支配作用。新时代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的审美认知,才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心理,进而抵御外界的冲击,避免出现审美偏差。“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25],这要求美育的开展要以一定的美学理论为指导。大学生要通过自觉加强文化修养,主动接受美学理论知识的熏陶以提高自身审美修养,并且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根据自身成长和发展进行自我教育,形成符合自身个性的审美特质。大学生在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美学理论作为审美指导,对美的理解往往就会停留于事物表面的认知,形成盲目、空洞、肤浅的审美,缺乏更深层次的感受与理性思考的升华,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应自觉加强文化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美学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认知和审美心理。
二是正确认识践行美育,发挥“综合中介”作用。“现代教育改革的中心课题是克服所谓‘智商’测试为标志的‘唯智主义’,走向人的全面发展。”[19]新时代的到来,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人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和功能突出体现为对德智体其他各育的渗透协调作用,是德智体各育的‘综合中介’”[26]。在素质教育中,美育与德智体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在德育中运用美的方式,将理性的道德灌输转化为生动的形象,使道德说教转变为道德情感;在智育中通过美的启发,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发现科学真理;在体育、劳育中通过美的建设,使大学生达到健美的体魄和身心的健康。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也需要有其他各育的有力支撑。因此,要充分发挥美育“综合中介”作用,使大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生理心理都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持续发力。
2.美育教育当代转向。一是加快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融合。美育对高等教育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下的教育过程中美育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想要系统有效地实施大学生美育,应加快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的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美育的实效性。在开展美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高度重视第一课堂的建设,通过对美育课程的丰富与创新,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美育资源,而且也要注重与第二课堂的衔接,通过结合大学生自身特长与优势,精心策划并开展各种形式的美育活动,将美育理论植入美育实践中,引导学生到文化馆、博物馆、戏剧院等场所,积极参与书画、文学、艺术等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来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同时也要积极开发地方美育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将地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美育资源引流到当地高校的课堂与实践中,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的融合教育,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使大学生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充分的施展发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融情于景的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与感染。
二是推进美育课程向课程美育转变。“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27],美育不应仅仅局限于美育课程,而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学科教育,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美育元素,将学科美育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实现由美育课程到课程美育的转变,形成富有成效的美育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在教学设计上,教学目标要以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为立足点,教学内容要以充分挖掘并发挥学科美育素材效用为重点,教学评价上要以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善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为标准。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引路人,要熟知教材同时了解受教育对象,做到教学过程中的“真”,时刻以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践行教学过程中的“善”,只有达到“真”与“善”的统一,才能展现出为人师表的风度美、人格美,并促进大学生课堂中的视听效果,增强教学实践“美”的意蕴。为此要改变各个学科的教学思路,丰富和完善课程美育的实现形式,释放课程美育的活力,将各个学科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使课程美育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3.审美精神超越本性。一是技术附庸回归人文价值引领。科学主义思潮给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当下的社会运作机制也日趋社会化、精确化、自动化,这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交往实践和生存方式。“‘文明’和‘规训’使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越发地趋向于工具理性化,人的情感、价值等非理性因素被压抑和忽视”[3]2,而美育则从“人的自由解放和生存质量提升”[28]的高度有力回应了技术理性片面发展所造成的人性失衡。通过拓宽美育的活动载体,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合力,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追求高雅的艺术生活,通过家庭美育为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学校课程美育的涵化、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感染陶冶大学生的情操,通过音乐厅、剧院、博物馆等固定的文化设施来开展社会美育,形成高尚的社会风貌,使大学生得到艺术化的人生,平衡技术理性的冲击。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追求感性的艺术境界,使大学生自觉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实然”方向发展,努力摆脱技术理性所产生的物质、世俗、功利的附庸,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诗意的人生。
二是美育融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必修课,是大学生对自身条件进行综合研判与权衡后,根据个人职业倾向所确定的规划奋斗目标。当下“大学生自身培养目标过于‘功利化’易造成‘单面人’状况”[3]161,因此要实现审美能力的培育,必须从敬业奉献、契约意识、工匠精神等方面引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明确自身兴趣与优势,发挥专业技能特长,“引导大学生在就业中实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29]。此外,大学生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体悟美的崇高价值,通过参观革命圣地、参加志愿服务等,提升大学生对爱国、敬业、社会责任感等价值观的理解,领悟劳动的价值,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体会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30]。
4.坚定文化自觉自信。一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文化自信根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新时代要结合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紧扣学生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美育作用,筑牢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1],这一文化体系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深邃而精炼的审美认知和审美观念,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文化,“鞠躬尽瘁为人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彰显了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美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新时代大学生的美育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结合基本国情、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赋予美育新的时代内涵与践行方式,同时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感染大学生,综合利用网络、新媒体、慕课等多种途径开发美育的形式和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高扬民族精神旗帜,弘扬民族风骨个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不断展示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文化之美,不断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基因认同、民族认同,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是讲好中国故事,引领文化新风尚。在21世纪的今天,信仰失落、人性扭曲、价值虚无的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32]135-136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扎根时代生活,以中国故事为抓手,充分挖掘、提炼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基因和中国精神,让中国故事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感动学生,让新时代大学生在中国故事的鲜活事例中感受中国发展建设之美,使中国故事的精神凝聚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提高国家软实力。“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32]136,表达中国内涵,引导大学生运用新时代中国的视角回顾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用新时代中国的眼光展望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通过美育这一现实的手段融入国人的血液之中,慰藉着现代中国人的心灵,支撑着国人的信仰世界”[33],实现对文明冲突论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超越,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真信、真学、真懂,知行合一,以中国思想、中国思维、中国理论总结中国经验,彰显中国话语。
五、结语
美育是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自信建立、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伟大使命。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经历着我国历史上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人类历史上宏大而又独特的实践创新。新时代的中国呼唤更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新时代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导向,进一步深化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理念,以美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培养的本质要求,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原动力,从而夯实时代之基础、筑造时代之心灵、塑造时代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