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2020-12-15毕亮
毕 亮
(扬州大学 党委办公室,江苏 扬州 225009)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其实质是人民群众高度认同、忠诚信仰并自觉践行的过程。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是互联网的主力军,几乎是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以微博、微信、数字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和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如何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有效引领青年大学生不断认同、积极践行、自觉信仰,对于科学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新媒体”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1967年发表的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的计划书,文中将“电子录像”称作“new media” (新媒体),新媒体概念由此产生。[2]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依托数字技术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媒体形态,如微博、微信、微视频、直播等。
新媒体相比传统大众媒体,具有传播载体新、传播方式新、传播效果新等优势。新媒体以实时、平等、互动、亲和的传播形式,以文字、音频、视频、直播的传播方式,拉近了传受者的距离,实现了无障碍、精准化传播。新媒体一般具有平民化和大众化、交互性和平等性、即时性和便捷性、虚拟性和开放性、多元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二、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应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人数达8.47亿,大学专科及以上网民达到了20.2%。[3]青年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网民群体的主体,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不言而喻。
1.新媒体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机遇
一是新媒体的开放性促成价值观念多样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民“人人都有照相机、个个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参与性打破了时空限制,将整个世界联接成“地球村”,让大学生接触海量的信息,有利于其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新媒体平台给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使其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首先,大学生接触的媒体不同,看待事物和问题的角度不同,其行为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对报纸、广播、BBS等传统媒体接触率正持续下滑,而对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其次,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信息的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发散性,一定程度丰富了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从而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新媒体的交互性促使价值主体意识增强。新媒体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用户对网上信息具有自主选择权和迅速反馈的能力。新媒体传播方式之所以受到大学生青睐,大学生中“微信族”“直播控”等群体不断兴起,主要原因是新媒体以用户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其平等互动的特点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在微信朋友圈中,大学生可以选择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内容进行二次传播。
三是新媒体的个性化促使价值理性开始显现。借助新媒体个性化的表现手段,嵌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以轻松的方式接收和认可。个性化特点满足了青年学生在使用新媒体工具实现便捷和娱乐的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探索实现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如扬州大学公益创业项目“创艺家”自2015年正式上线以来,项目团队大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宣传展示创业项目、产品,通过制作、包装和销售橡皮章,为留守儿童募集资金。
2.新媒体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挑战
一是对高等教育对象的冲击。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复杂化、网络信息的“快餐化”、交往空间的虚拟化等给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首先,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娱乐化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和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其次,由于网络“快餐文化”的流行,“丧文化”“锦鲤文化”等网络青年亚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再次,新媒体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其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不良商家传播的色情暴力信息、网络推手发布的网络谣言、西方敌对势力的反华反共宣传等负面信息,各种思潮、多元思想争相涌入,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是对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挑战。新媒体催生了“互联网+思政”的高等教育新形态,高校专业教师、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其知识优势以及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也受到了一定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工作者由于网络信息素质贫乏、网络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网络舆情研判能力不够,有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节,教育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获取信息量大,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容易受到虚假信息、政治谣言、煽动性言论等蛊惑,加大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难度。
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挑战性,也更加需要创新方式方法。要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结合大学生的成长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更接地气、更贴近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教育全过程,在管理机制、教育观念、内容优化、媒介素养和教育路径等方面下功夫,建构起有利于培育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切实提升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提升载体合力,健全管理机制
一是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构筑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新阵地,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校园信息传播制高点。在大学校园内,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覆盖广泛,但校报、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依然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推送校园手机报,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融合。如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方位宣传校园榜样,切实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推动媒体融合,健全管理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全媒体”平台,形成多媒体融合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合力。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营造培育良好的环境氛围。如高校可通过信息化平台积极宣传开展基础文明建设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月等活动,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
2.转变思维方式,更新教育理念
新媒体的发展让教育超越时空,成为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的活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互联网思维,不断转变思维方式,更新教育观念,确保教育的实效性。新媒体环境下,要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精神来谋划布局,运用大数据研究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根据大学生群体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价值认同。一是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营造良好校园传播环境,精心设计传播内容,建立健全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二是尊重大学生的话语权,同时善用和创新网络话语,加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平等对话意识,用青年喜欢的方式去争取和引导青年,让大学生平等对话,提高青年大学生的认同度和获得感。三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解决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经济贫困、心理困惑、就业创业等实际问题,通过主动服务增强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徐川通过“南航徐川”公众号推送《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庆节里谈爱国》等文章,通过与学生互动引领学生,与青年大学生谈信仰深受青年喜爱。江南大学《宝哥说》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唐忠宝以脱口秀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
3.遵循传播规律,优化传播内容
对核心价值观传播而言,新媒体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可以让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更便捷的工具。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者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成长规律,及时学习和研究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优化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努力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
首先,新媒体的高速互动传播效应以及多样化传播渠道可以实现无障碍传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一条微博,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分分钟成千上万的人跟帖转发。因此,一旦发生校园网络危机事件,在“第一时间”做出“第一报道”,及时、主动、真实地发布权威信息表明态度,获得学生理解,最大限度挤压负面信息的传播时间,这便是新媒体时代传播力决定影响力、透明度决定公信度的特征。
其次,新媒体的出现,为培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和新视角。要从需求的层面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话语风格以及传播内容去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第一,语言融入网络,用网言网语传播。要有鲜明的观点以及正确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论点,引人思考,引起共鸣。第二,加强文案的设计,设置有趣的话题。可以采用励志、轻松诙谐、正能量以及文艺小清新等风格的文案形式,设计有创意的话题。第三,多传递短小鲜活、有热点温度的信息。用好传播平台,加强短视频、微视频的创作,实现即时迅速的微传播,方便学生获取信息。
4.加强媒介教育,提高网络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高校要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遵守网络“七条底线”,有效提升媒介素养。
高校进行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判断和评估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更加理性辨析网上社会思潮,理性看待社会现象和事件。如《美国对华文化冷战的九大绝招》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文化冷战主要就是通过灭偶像、毁信仰以及反人类等九种招数向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发动进攻。青年大学生如果不具备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很容易被散布的谣言给蒙蔽。因此,高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既要研究和掌握网络传播的知识、技术和技巧等,还要善于分析和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的新特征、新规律,使用好新媒体平台,在平台上与青年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互动,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5.拓展教育路径,提升培育实效
一是重视技术引领。社交媒体时代的“潮文化”更注重交互性,更加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潮”。要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技术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核心价值观网站做到和微博、微信、直播等一样受学生欢迎。以网络游戏、客户端为载体,开发设计思想性、娱乐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游戏,可以巧妙地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持续培育核心价值观。高校可通过制作传播主题漫画、音视频等文化产品,传递青年好声音,传播主流价值观。
二是重视舆论引导。教育工作者要有效运用传播学的“守门人”理论,充分借助大数据,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科学分析网上舆情的性质、规模和级别,建立科学的舆情处理机制。
其一,注意网上舆论引导的表达方式。引导工作成效如何,既取决于内容也取决于内容的表现形式。尤其是网上引导工作,应该注重遵循网上运行规律,组合网络表达方式,除了文字,应更侧重于图片、视频、动漫、微电影等多媒体形式,大胆运用青年喜欢的淘宝体、代言体、舌尖体等表达方式来传递思想。如扬州大学通过刷新话语体系创新引导方式,抛开官话、套话、空话,运用小清新、接地气的话语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其二,注重培养校园意见领袖。青年学生榜样、教师学者、专家名人、党政领导、媒体人、杰出校友等都可以成为校园意见领袖。要善待校园意见领袖,尤其是学生意见领袖,习惯与他们共处,构建“网上统一战线”,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扶正抑偏。如扬州大学每年开展 “校园先锋”评选表彰活动,选树在科技、学业、自强、创业、文体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示范,引导广大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三是重视实践引领。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实践育人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育人实践平台打造“教师引导、朋辈引领、知行合一”的网络思政格局,搭建师生友好互动的育人平台,组织更多接地气的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在实践中朋辈相携的新型育人机制。另一方面,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才培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将新媒体建设与实践育人工作相结合,积极构建 “三全”育人体系,推动广大青年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如扬州大学着力实施构建“红色理论宣讲育人体系”,及时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通过开展红色理论宣讲团集体备课会,“线上+线下”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传播方式深受师生好评。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贵在知行合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价值观教育反馈以及价值观内化,都需要新媒体的参与。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传承者和践行者。高校要积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网络传播规律等,有效提升针对性和亲和力,同时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坚定信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