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情绪表达研究
——以“夸夸群”为例
2020-12-15陶卓睿
陶 卓 睿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3月伊始,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院校,一个名为“夸夸群”的特殊微信群悄然走红。在群聊中秉持着“没有杠精”“传递快乐”的原则,无论成员发表何种观点或陈述何种事情,都会得到天花乱坠和五彩斑斓的夸赞之词。在这里,上课迟到会被称赞,考试失败会被鼓励,甚至吃饭生病这些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无一例外都会得到角度清奇的夸赞。“夸夸群”在知名院校爆火后,迅速在各大高校和职场蔓延开来,甚至得到了市场化,被作为一种经营模式在电商平台上售卖。对“夸夸群”这种自媒体新型社交互动方式的爆火,各方态度褒贬不一,颇具争议。人民日报微博客户端指出,“被肯定是人之刚需,会赞美也是一种能力”,认为相互肯定是一种心理调适的尝试;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名为《大学流行起了“夸夸群”,“万事皆夸”不如“全力以赴”》的微信推文,对“即时满足”的作用没有过高的评价。紧接着,北大和清华两所高校针对“夸夸群”和“怼怼群”展开了一场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辩论赛,使得人们对“夸夸群”的关注度达到了高潮。
从产生的背景来看,随着2003年自媒体开始在中国初步发展到今天逐步走向成熟,无论是“两微一端”还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都给人们的交流习惯和思维方式打上了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的显著特征。在自媒体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下,相对于深度思考,人们更青睐感官刺激和视觉冲击;相对于宏观叙事,人们更愿意关注自身情绪体验。在自媒体的世界里,传统话语和生硬的说教早已过时,接地气的语言和现实的情绪关切是争得更大话语权和关注度的利器,在不断更迭和快速涌现的刺激点下,人们的注意力也呈现波浪式的高潮与消退。“夸夸群”等网络快餐虽然只是一种满足人们猎奇心理和社交狂欢的短期现象,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现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当代青年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方式,由此我们可提出在自媒体时代引领高校学生情绪表达的可行路径。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情绪表达圈群——“夸夸群”的产生
“媒介文化的本质是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与自媒体传播的圈群化特征相符合。”[1]自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在实现个性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茧房、群聚现象等弊病,形成了不同群体独立的话语体系和交流模式。从线上粉丝歌迷群、B站、豆瓣社区的流行,到今天“夸夸群”的兴起,无论是为了寻找情感认同抑或是实现社交狂欢,青年大学生们总是容易被圈群裹挟,青睐于选择符合年轻一代特征的情感表达方式,在瓦解传统模式的同时,运用特定的圈群话语,构筑着自媒体时代属于自己的文化群像。
1.半匿名半公开的自媒体情感共同体呈现。在“夸夸群”产生之前,网络社交平台都有类似的社交方式存在。如2014年左右出现的豆瓣互相表扬小组,以及近几年在青年群体里流行的“商业互吹”行为等都可以被认为是“夸夸群”的前身,彰显着自媒体时代“去中心化”的特征。从群体成员来看,高校学生是主力军,他们有着共同的成长经历、面对相似的发展困惑,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情感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的概念拓展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空间内部人与人之间,以情感、信任为基础相互联结形成的社会群体。”[2]在自媒体时代,技术的进步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但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虚拟性、符号性等特点,使得互动双方的交流频次低、程度浅,不利于具有情感和信任要素的高质量社会联结的建立。与之前类似的互联网群际组织相比,“夸夸群”的产生及运行遵从“从名校萌芽、以高校为区间、以微信自媒体为平台”的原则,成员或多或少都有部分共同的交际圈或集中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呈现出半匿名半公开的特点——在群里畅所欲言的网友,线下可能就是隔壁班级某个同学。“弱关系不仅对于信息以及隐性知识的传播范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上具有优势。”[3]显然,类似“夸夸群”这种网络“弱关系”的出现,就是自媒体时代情感共同体与人际交往相对缺失的具体体现:人们一边遭受着互联网技术对情感表达和现实社会交往带来的异化,另一边又享受着半匿名状态下的话语表达和情感共鸣,从而使人际关系缺失与错位得到了短暂弥补。
2.自媒体解构传统秩序的戏剧性社交狂欢。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生活就是一场戏,人们都是戏剧舞台上的演员。在网络生活中,肢体、动作、表情的表演逐步被朋友圈的文字、照片取代,成为了新的表演符号……这种从三维立体到二维平面的转变,是自媒体时代人们逐渐内化了的社会规范和交流模式。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社会中形成的社交准则在自媒体平台中一样被遵循和适用,在同质性更明显的强关系社交区域(如朋友圈、QQ空间等),人们需要付出一定精力精心雕琢自我、打造人设,扮演好不同角色,例如工作群、同学群、家人群等。这种限制和不自由无疑是与自媒体话语的平等赋权相悖的,相对于营造人设,个体更希望能够打破约束和羁绊。因此,相对于网络“强关系”社交区域而言,“夸夸群”作为一种“弱关系”和“浅社交”,更侧重于强调“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夸”“夸赞的由头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快乐”,只需要极低的门槛和规则就可以获得成员资格,从而为解构传统秩序及戏剧性的社交狂欢创造了条件。美学家鲍列夫认为:“风格是某种特定文化的特征,这一特征使该种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风格是表征一种文化的构成原则。”[4]“夸夸群”里的青年学生们,借助各色碎片化的网络文化文本(网络段子、表情包、鸡汤等),加以文采斐然的修饰,随心所欲地解构着传统交往模式中的话语禁忌、价值观念和规则约束,重组着人际交往互动中的理想图景,展示着青年个性,表达着现实生活中压抑的情绪。在这种图景下,群际成员集体沐浴在一种狂欢式的社交互动中,以此来消弭因为文化传统、社会规范等束缚而导致这种宣泄欲望难以满足的焦虑,以此构成自媒体时代人际互动和情感表达过程中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定风格。
3.青年亚文化在自媒体时代的另类体现。“自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作为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所具有的普遍性‘自由话语权’特性。”[5]在多元复杂的海量信息冲击下,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自我认同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从被夸人提出的内容来看,虽然不乏有一些正向的内容,但大部分都是一些负向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从夸奖的人来看,不管是什么内容,他们不仅能够“角度清奇”地寻找其中的积极因素,更能够文采斐然地颠倒和解构正常价值判断,从而加剧自媒体环境下的自我涵化。“夸夸群”这种在一定范围内模糊传统秩序、发表不同于主流价值声音的特征,就同赫伯迪格对亚文化的定义——“噪声”相契合。网络青年亚文化来源于青年亚文化,从二战以后流行于国外的嬉皮士(Hippies)、朋克(Punk),到今天以“葛优躺”为标志的“丧文化”、无欲无求的“佛系青年”等,在自媒体技术的推动下,都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深刻影响着青年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首先,从风格和过程来看,“夸夸群”以网络为平台、以群聊为媒介,虽然在表达上主要采用积极的方式,但其本质与亚文化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对真实事件造成干扰、破坏原有秩序,具备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其次,“夸夸群”在交流模式上,也在重塑着自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扩散与传播的前提之一,是能够在群体中形成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与“狗头保命”“柠檬精”等符号成为青年们在网络上心照不宣的互动语言类似,“花式夸赞”和“彩虹屁”也逐渐与其他网络语言一样,在获得大众认同感的同时,正在尝试参与构筑当前网络亚文化的表征符号和话语体系,是青年亚文化在自媒体时代的另类体现。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情绪表达文化转向——“夸夸群”的流行原因
自媒体所具有的即时性和开放性不仅改变着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方式,更瓦解着传统的文化秩序、描绘着新的文化图景。相对于传统文化框架的内里逻辑,嘈杂声音中蕴含更多的是某个事件的一个切面和特定主题下的情绪表达。无论是社会转型期青年对认知重构和情绪感知的诉求,还是焦虑感、相对剥夺感等情绪体验,都是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价值观念转变、精神文化变迁的体现。将其具化在情绪表达方式上,就是“夸夸群”这类自媒体快餐社交文化流行的原因所在。
1.当代青年文化对认知重构与情绪感知诉求的认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文化领域经历了从“倡导仪式团结的乡民文化、资本突生的工业文化再到充斥着科学技术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快速更迭”[6],高雅与低俗、现象与实在对立的边界逐渐模糊。青年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子集,深刻地反映着其发展与变迁。从改革开放初期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的“革命青年”“激进青年”等积极向上的文化标签,到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与多元文化冲击下的“颓废青年”,90后、00后们的文化行为经常被贴上模糊性、弥散性、游戏性等一系列解构而不是建构的标签。与大众传媒时代不同,“青年群体更注重从身体出发的自我叙事”[7],传统的宏观叙事开始逐步向微观转变——“大V”“博主”“网红”在博得观众眼球和注意力方面逐渐超过了符合传统认知的时代楷模,折射出自媒体时代青年群体认知重构与情绪感知诉求被进一步放大和关注。具体到“夸夸群”,从内容上看,考试失败、上课迟到甚至去食堂没带饭卡等这类生活琐事都能被用作“夸资”,在他们乐此不疲地“求夸”和“被夸”的过程中,以达到寻求朋辈间安慰与鼓励的目的。这种另类的情绪关怀与共情现象,与集体主义文化格格不入,反映出个体本位正在逐渐超越集体本位的趋势。
菲斯汀格提出了四种改变认知失调的具体方法:“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降低认知的重要性以及改变行为。”[8]在“求夸”内容中出现的“考试没通过”“又睡过头了”等内容就是高校学生面对朋辈压力时出现短期认知失调的具体表现。相对以往倡导低调谦逊的传统文化与集体本位的革命文化而言,在当前多元开放的文化背景和市场经济制度框架下,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诉求已不再是青年文化的主要价值导向。正如有学者指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并将其主要特征归纳为“个人本位、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明显”[9]。可见,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及网络科技发展对青年群体多途径实现认知平衡给予了一定的包容度,通过交流和表达进行合理的认知重构与情绪感知亦不再是难言之隐。“虽然你考试失败了,但你懂得尝试”“虽然你睡过头了,但你还坚持来上课”……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来自同龄人的夸赞和鼓励,不仅是大学生群体寻求认知平衡的尝试,更是当代青年文化变迁的真实写照。
2.社会发展与转型期弱势心理对现实关怀的呼吁。“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10]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所有线上情感表达都来源于对现实的关照,“夸夸群”的爆火,就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和现代化过程中青年心态在自媒体平台上的集中体现。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多元文化的碰撞共生及个体角色的丰富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应运而生,使得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提出的“原子化”趋势日益明显——社会分工及高度理智导致人与人之间呈现离散状态,这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中表现尤为明显。有学者通过对首都5所高校425份调查样本的研究证实了这种异化现象:“大学生对微信社交需求的水平和依赖度越是提升,持续性的特质孤独表现得越为明显,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11]由此可见,高校学生们一方面对社会化过程提出了更高的预期,希望有空间来满足多元角色转换要求;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作为“原子人”现实情感关怀的相对缺失。
与此同时,在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的今天,阶层固化与流动困难、不均等的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以及渗透于教育、医疗、福利等各方面的相对不公正,对于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青年而言,更容易被扩大和感知,青年一代很容易产生焦虑感、相对剥夺感和挫败感等弱势心理。“弱势心理原本是弱势群体者因其低收入水平、低社会地位、低权力保障而产生的特有的心理感受。”[12]在社会转型期,尽管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得传统的弱势群体不断减少,弱势心理却在非弱势群体尤其是社会精英群体中不断蔓延扩散: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6 027人的调查研究发现,近九成的受访者都认同“全民焦虑”已成为当下中国的社会病。[13]作为具有“弱势心理”的“非弱势群体”,青年一代无论是工作、买房还是婚恋、育儿等方面都承担着越来越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随处可见的“喊秃”“90后危机”等社会心态标签,贩卖着特定阶层的焦虑感。他们不仅没有独立收入和丰富的社会阅历,而且在情感、心态、交际等方面也不够成熟,社会转型的快节奏带来了被动和无所适从。正如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对于越年轻的白领而言,情绪稳定越是奢望,90后及95后经常性情绪崩溃的比例高达20.44%和20.64%。[14]基于此,青年群体通过“夸夸群”这样一种自媒体社交平台反馈自身弱势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寻求认同、缓解焦虑的目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3.自媒体时代同质性文化群体情感的认同与集合。2019年3月初,在第一个“夸夸群”产生之后,其他高校反应迅速,不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夸夸群”,“抱抱群”“哈哈群”等各种群聊也蜂拥而至,席卷了高校学生的自媒体社交平台,甚至有淘宝电商将其作为一种虚拟商品公开出售。从组建方式来看,“扫码添加”和“人拉人”是主要途径;从成员态度来看,怀着看热闹心态附和潮流的情况最为常见;从群体特征来看,表现为特定阶层内的自发性……正如勒庞笔下“乌合之众”描述的那样,在面对一个新生事物时,人们通常容易被情绪化的因素控制和感染,产生趋同心理和集合行为。但不同于大众传媒,“夸夸群”这类自媒体社交平台的爆火不仅是联网时代具有情绪化集合行为的体现,更印证着信息多样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圈群选择特征。“志同道合者构建集体认同感,实现群体的自我认同和身份的自我标识”[1],这是“夸夸群”这类文化群体集合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要素。在高校,同一代际的青年人常常面临相似的困惑与问题,同质性的群际问题使他们更容易找到情感共鸣和归属感,产生认同与集合。在这样一个情感共同体中,无论是流于表面的狂欢抑或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人们一方面通过传递正能量减轻他人痛苦,让他人感到幸福;另一方面又间接通过助人行为来减轻自己的压力,体会到自我价值。因此,“夸夸群”等自媒体社交平台的应运而生,不仅反馈着青年大学生在面对社会压力时缺乏把控未来的状态,更间接实现着消弭紧张和宣泄情感的心理诉求,是自媒体时代具有自发性与圈群性的文化集合行为。
4.泛娱乐化下网络文化价值观的矫正及情绪表达转向。与时代发展同步,青年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化:革命战争时期,在毛泽东“结合说”的指导下,青年运动开始与工农运动相结合,青年价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逐渐彰显;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三大改造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青年角色进一步实现了集体本位的价值转向——“青年这一角色类别自确立起……对中国、中华民族的生产、发展应尽的义务被视为神圣的天职”[15];改革开放的新旧交替之际,“传统的文化观念逐渐被否定或更新,青年价值观开始多元化发展”[16];到今天,青年价值观日益呈现出离散化的特征,“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单一向多元取向发展;世俗的价值目标正在取代理想主义的价值目标”[17],群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的冲突使得主旋律的弘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在当前,“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发声”的网络环境下,世俗化的侵入成为常态,价值追求在多元思想的冲击下呈现出了物化趋势,二者的矛盾彰显了自媒体背景下网络文化生活的复杂图景。“颜值就是王道”“有钱就是爸爸”等浮躁的文化信号折射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日渐强盛的泛娱乐化心理和消费欲望;颓废的“丧”文化让弘扬正能量、传递积极价值观遭受了巨大阻力。此外,泛滥的网络语言暴力也在无形中使青年群体感受到了情感上的伤害,在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上,“网络喷子”“杠精”尖酸刻薄的言论让其他用户产生巨大的心理和舆论压力。众多网民不敢轻易发表观点和态度——“po照片可能会被攻击长相”“分享喜悦会被认为是炫耀”,无论是集体本位还是个体本位的声音,整个网络环境中的价值判断和水准衡量都呈现出一定的畸形和扭曲。“夸夸群”的出现,秉持着宽容的态度、包容的心态和畅所欲言的表达,在这里,学生们抱团取暖,呼唤正能量,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心灵港湾和精神寄托,对泛娱乐化下扭曲的价值观带来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是网络正能量的体现。
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情绪表达的正确引领
美国专栏作家丹·吉尔默认为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产生与传播打破了传媒媒体1.0和2.0时代“自上而下”的精英模式,但在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带来话语自由的同时,随着个体的稳固与可控性急剧下降以及监管秩序相对不够完善,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鱼目混珠和泥沙俱下。这就为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合理情绪表达提出了空前挑战,要求在网络情绪表达引领的过程中,注重回归现实,实现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合理的网络情绪表达引领。
1.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涵养。积极的网络情绪表达总是基于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既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18]。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社会心态的重要作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的凝练,是社会认知的高度表达,在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过程中要发挥其在引领社会思潮、推动社会发展以及促进人们情感认同中的重要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心态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的青年社会心态,具有高度自发性和易变性,这无疑会对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同样,不同的社会心态有着共同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基因,这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切入口。具体说来:第一,树立明晰的是非荣辱观,不能一切皆“夸”。在“夸夸群”现象产生之后,不少网友提出对其尺度问题的质疑,“夸夸群”如果完全成为负面情绪的宣泄场所,毫无底线和原则的包容一切言论,无疑会偏离社会主流价值。第二,注重夸奖品格,努力给予真实安慰。虚假的夸赞在情绪宣泄和热情褪去后毫无价值,真诚的安慰和鼓励才是治愈人心的良药。要注重引导高校学生青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强调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内容大于形式,引导正向社会风气。
2.强化高校辅导员对学生情绪的现实关切。“夸夸群”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现实生活中高校对学生情感关切和精神引导的缺失。高校学习阶段是青年一代走出家庭、迈向社会的适应调节期。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无疑充当着重要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0]互联网时代,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势利导,明晰学生所思所想,熟悉学生新媒体话语体系,从而了解学生心理困惑和问题所在。对于初入校园独自生活的高校大学生而言,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难免在学业和生活中产生情感认同方面的困境,亟需辅导员的帮助和引领。但事实上,一方面,辅导员通常任务繁重,难免会有忽略学生情感关切的状况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和代际差异,辅导员群体在紧跟网络潮流、把握学生心理动向上难免会有滞后。因此,面对上述困难,对年轻大学生的现实关怀才是根本的落脚点。在自媒体时代培养高校学生健康的社会心态,要鼓励辅导员加强与学生现实交流、倾听学生声音、回应学生切实的情感关切。
3.积极发挥朋辈及学生自组织的引导作用。学生自组织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高校学生的自助互助、共同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高度评价了同辈学生之间互动的作用,认为其有利于营造积极的心态和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在学生自组织中,学生能够在与朋辈的交流互动中寻求价值感和认同感。从构成来看,“夸夸群”成员在精神需求、价值观念方面有着很多共同点;从组织运行来看,自发性和弱组织性是主要运行特征。“夸夸群”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自媒体时代以朋辈互助为主要目的,基于兴趣的学生自组织。在网络时代,更要积极涵养主流意识在学生自组织中的引导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在关键时期、敏感话题、重大事件中掌握和把控事态的走向、发展,捕捉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变化,注重疏导情绪、回应质疑,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影响大学生,建立清朗的网络环境。对于“夸夸群”“怼怼群”这种一夜之间爆火的自媒体社交平台,引导工作要更加重视时效性和灵活性,契合网络环境,采用灵活的语言和交流模式。要开展对网络社交媒体主要组织者和学生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正确引导,调动学生自组织建设的积极性;要完善相关表彰激励机制,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切实发挥出朋辈互助的积极作用,营造活泼向上的青年社会心态。
4.允许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的正常情感宣泄。在社会的转型期,最需要发展空间的青年群体容易感受到来自时间和发展空间的挤压,面对负面情绪,一味地压制和堵塞并不是可取的解决办法。因此,只要是在可控范围内,就应当允许情绪调节机制的存在,这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对于“夸夸群”这一类具有情绪宣泄导向的网络文化快餐和集会行为,必须高度重视监管和引导。2017年9月出台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明确规定了“群主”在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和情绪表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引导高校大学生的合理网络情绪表达,可以通过“群主资格考试”等途径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宣传和教育,要求青年群体尤其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舆论领袖明晰网络主体责任,坚守法律底线。此外,自媒体网络社交平台不是文明和道德的荒原,与现实社会一样,需要遵守基本的公序良俗。随着网络愈加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相关课程学习,要注重增加网络文明意识和情绪正确表达相关内容所占比重,鼓励崇尚美德、明辨是非,从而营造合理网络情绪表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