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教学视域下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发展目标探析

2020-12-15崔群颖卢景国

关键词:主体思政理论

崔群颖,卢景国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1300)

教育在新时代具有“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和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为出发点和基本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使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分别发力,共同指向,是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切实取得效果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同步并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实践场景中,教师通过实践设计、实施、效果、反思等全过程,印证理论、补充理论、阐释理论,达到帮助学生思想成长的目的,其根本作用方向是学生,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感加深,教师的综合能力也不断提升。

相比来说,以往的思政课理论授课,尤其是长期以来常见的满堂灌式理论灌输,比实践教学要容易和轻松。而实践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决定了真正有效的实践教学其实很复杂: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主旨必须与思政理论课一致,教学形式不局限于教师的课堂理论讲述,更倾向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实践教学的场景是现实的社会环境,载体和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涉及组织、社会、才艺、人际沟通、调研、统计、文字、新媒体教学方式、各种新技术应用等全方位的知识技能积累,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在这些方面得到锻炼;思政课教师要组织好实践教学,也必须走出书斋,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成为生活多面手和实践能手。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是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教授内容、手段、方法、场景、效果等是客体。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体不依赖主体而独立存在;主体不是消极地适应客观世界,而是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新时代以来,随着实践教学的广泛开展,新的媒介、新的社会氛围、新的时代场景、新一代的大学生等新的主客体因素交织出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与作用也在不断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面临很多新的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今非昔比

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主体之一。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整体上讲都是“00后”,信息畅达,思维活跃,生活相对安逸,需求多样,这样的受教育者,其自身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等各方面都已今非昔比,全然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受教育者。其中最突出的两个方面表现为:一是新时代对青年的要求更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讲话中首次提出“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贺词中提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当代青年要求的集中体现。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仅仅教学生掌握一些知识,甚至熟谙理论,都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必须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开阔眼界,开拓视野,了解社会,投身现实,引领时代发展。这样的要求很高,是以往思政课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实现的,更需要思政课教师对时代特点、社会潮流、改革发展等有坚强的理论支撑和清醒认识与清晰论断,以此来设计、指导和开展实践教学,对学生实现精神引领和实践示范。

二是受教育主体自身的主观需求更高、更多样化。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观需求和期待与时代要求、党和国家期望是否吻合?除了时代要求,从自身主观方面出发,学生是否还有其他多样化的需求和期待?怎样引导学生的成长发展既能符合自身期待又能够“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是普通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简单追求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氛围,不是学生去走个过场、有个浅表感受就算完成。“思政课实践不是可以放任、无组织的实践,它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思政课实践不是一般简单的实践,是带有特定目标、特征、对象、内容的复杂系统实践。”[1]要在现实中找到支撑点,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印证理论,达到实践育人的目标,思政课教师只有对受教育主体有精微的理解和深入认识,精心设计和把控实践过程,才能实现教学效果。

因此,受教育主体的两个主要变化,既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期待,也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时代挑战。

此外,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也是一个变化中的新群体。思政课教师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凸显培育时代新人的任务中是一支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提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中,“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指明了思政课教师的情怀深,来自于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与时代和社会现实息息相关。这种深厚的情怀也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育人过程中。

当然,思政课教师和受教育群体一样,也处于社会变革前进的潮流中,也一样面临自身成长和群体发展的困境。比如,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长期困于书斋,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深入了解;高年资的思政课教师理论基础牢固、经验丰富,但可能知识和方法陈旧,面对新形势应对乏术;年轻思政课教师思维灵活、方法多,掌握信息和新技术快捷,但理论基础不够深厚缺乏经验,而且,他们自身也需要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是肩负新时代使命的青年。有研究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本领恐慌是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它不仅是教师个体的职业发展问题,是培养青年一代成长的问题,而且是党和国家整体事业的重要问题”。本领恐慌主要缘于“价值性恐慌、知识性恐慌、技术性恐慌、语言性恐慌、交往性恐慌、个性心理性恐慌等方面的原因”。[2]这就是说,新时代,党和国家以及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思政课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方,那么,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成长需要供给侧供给什么?思政课教师能够供给什么?思政课教师要“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还要能够开展精准有效的实践教学,取得真正效果,必然面临着来自自身能力、素质、发展的挑战。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日新月异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等内容,理论授课、实践教学、新媒体技术等教育教学形式和载体,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归的理念,以及新时代新世界的时空背景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无时无刻不存在巨大变数。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的“基础”“纲要”“概论”“原理”四门课程的教材契合新时代新发展的具体内容不断更新,最新的18版教材在内容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由于互联网的便捷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教学形式、教学载体、教学理念越来越受欢迎;时代发展、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切身实践和理论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变化向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挑战,这些变化随时存在于实践当中,有的就是实在的实际问题。实践教学要应对这些变化,面对学生的思想困惑,需要教师对实践的认识、把握、理解能力,理论阐释能力,亲自躬行的能力,帮助学生设计实践、组织实践,引导和把控实践过程与效果、甚至解决实践中突发的复杂问题等能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开放的,也是包罗万象的,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泛。在实践教学中,这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的困惑需要解释验证,思政课教师政治是否强、情怀是否深、思维是否新、视野是否广、自律是否严、人格是否正,也将受到检验。

3.主体之间关系和作用方式发生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单一,大多是教师教、讲、灌输,学生学、记、接受,主要内容是理论知识,教学关系发生的场所基本局限于课堂。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作为接受主体。但随时代和教育发展,这一关系已发生改变。“以学生为主是新形势下高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若偏离这个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失去方向,达不到预期效果。”[3]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现代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在政治思想、价值理念、精神境界、人格认知、具体行为及其实践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和互动,而不是单向的教师的知识提供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关系。

同时,现代教学和师生关系中,学生再也不是被动服从的一方,而是能够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一环。师生各自作为自然人和社会公民的师生关系,也更趋于平等和开放,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思政课教师没有光环和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开放,接受信息便捷,眼界开阔,在很多问题上有想法、有见解、有权利意识,并且有表达愿望,敢于质疑教师或权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如何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感悟实践,从实践中得出正确结果;如何在实践教学的共同平台上使主体双方同向和正向互动;如何增进主体间的关系,建立深层次交流,在实践中关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人生观,促进学生思想成长和人格完善等,是开展实践教学,获得实践教学的实效必须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挑战。

二、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发展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学生的内在力量和自主需求。同样,通过实践教学激发教师的主体性,主动增强供给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与期待,这也是思政课教师的内生力量和自主发展需要。因此,在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方向下,基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迎接挑战,主动调整,确立自身发展目标。

1.从“学校的”教师发展为“社会的”教师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和教师的主要作用平台,教师的身份和角色在学校教育中更易强化。在学校环境和教育教学体系里,教师发挥教育者的作用,教书育人。基本上,这个环境是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这一界限,因为真正的实践要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思政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执行者和评价者,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了解社会,具备理解和解释一般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转变角色,重新进行自身定位。“注重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是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应用价值的必然要求。”[4]当实践教学的场域从教室和学校转换到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思政课教师就从一个讲台上和学校里的教师,成为学生在纷杂的社会大学校中现场实践教学活动时的教师。“‘现场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要求较高,结合课程整合现场实地的教育资源,对典型案例、历史事件、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提炼加工,都需要建设一个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专家型师资队伍。”[5]这不是简单的概念转变,这种重新定位,深层次上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化,是政治加强、情怀加深、思维更新、视野宽广的转化。这种转变需要伴随着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巨大能量补充,是面对社会、面对鲜活的实践和复杂的现实问题、面对思想活跃的学生的勇气与自信。尽管难度很大、挑战很大,但这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2.从教育者成长为实践者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关系中,偏重于讲台上、教室里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很多思政课教师不善于组织学生,不善于结合教学开展实践活动,甚至认为组织学生实践活动是团学部门的任务,思政课教师讲好课就行。“很多教师将自身工作定位于知识传播者、教学管理者、活动组织者,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功能的反思。特别是在高校思政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缺乏对于学生内在品格和人生观的挖掘,很难将思政实践教学的意义开发出来。”[6]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的角色不仅是实践的设计者、引导者和评价者,更是实践组织者、协调者、参与者,总之,是实践者。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写到: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7]。毛泽东、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自己就是真正的实践者,长期在革命和社会建设的现实中,在基层工作和生活,对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有切身的感受与了解,正是在这样生动的实践中才产生了伟大的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是课堂上的理论讲授者,还应该通过实践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推动理论的实践。同时,教师自己也不应该是旁观者,必须亲自参于其中,对实践过程进行观察监测,亲自躬行,亲身体会,才能有效推进,并给予真正有意义的指导和引领。在培育时代新人的总目标下,无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还是大学生,都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共同平台,学习理论,实践理论,有效交流,平等对话,共同达到思想成长和能力提升。

3.从理论讲授者提升为精神引领者

高校思政课堂是思政课教师传播、讲授和阐释理论的舞台和主阵地。思政教育和理论传播的主体是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传播效果要依托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更要面向实践,解读实践问题,通过实践来检验。这表明思政课教师仅仅做理论的传播器显然不行,即便理论基础扎实,能讲透理论问题仍不够。考虑教学和育人过程中交织的对象、途径、效果、现实等因素,思政课教师必须掌握优良的“工具”,即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特别要研究理论问题、现实问题、教学问题,研究教育的对象——学生,只有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象、客体、影响因素等各方面有真实了解和把握,才能将自己从一个理论的讲授者和传播者,发展为学生精神的引领者,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说理讲理令学生信服,实践中可以示范,生活中能做榜样,从精神上引领学生成长。

4.从掌握知识的人转变为创造生活的人

掌握知识、传授知识一直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哲学家芝诺提出过著名的“知识圆圈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就越大,圆圈的边界和周长就越大,接触的未知就越多,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单纯掌握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的有限知识,已完全难以应对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何况,思政课除了基本的重要的理论,还涉及很多领域的知识,以及社会生活、人生问题和实践的方方面面。从多方位多角度、用多种才能进行实践教学,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应是全能型多面手,只有这样,才能够游刃有余地融入社会,组织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要不断扩大自己知识的圆圈和边界,从掌握知识传播知识的人,发展为有丰富内涵、创造生活的人。日常生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景。“日常生活世界毫无疑问是人的实践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特殊实践,与日常生活世界发生着交互式影响。”[8]创造生活,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来讲,就是要将书斋里的学问变成实践的指挥棒,不仅用于实践活动的设计,还可以拓展更丰富的实践场景、挖掘更有价值的实践课题、解释和论证更复杂的实践困境,并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和理论提升。

5.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探“矿”者和挖“宝”人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无论是在课堂里、校园内还是社会上进行,都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八个统一”中,包括“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学生成为思政课课堂的主角,是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学生成为主角是思政课授课内容进头脑的关键。”[9]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思政课堂的主角,也必将是新时代的生力军。他们身上蕴含着无穷的可能性和新鲜的闪光点,就像是等待挖掘的宝藏,思政课教师要做探“矿”者和挖“宝”人,善于发现学生的才华,善于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表达。只有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才能清楚学生的精神需求与期待,才能进行正确引导。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才能,给学生充分表达思想的途径,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设计,不仅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而且借此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探索和实施的实践教学,从教育的主客体及其关系变化的认识论角度,向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自身提升的机遇。基于此,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自身成长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调整身份定位,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高度,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在实践的教育场景、实践的教学模式和实践的教学关系里,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和期待的同时,和学生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主体思政理论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何谓“主体间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