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123”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20-12-15郑声文
郑 声 文
(1.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实用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一批地方本科高校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要求,正逐步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人才评价等方面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变革。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的重要方针和价值导向,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原则。通过自主式参与体验来获得真知、锻造能力、培养品格的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环节,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抓手,贯穿于本科高校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力量、规范管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凸显应用型人才培育优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三维意义
1.理论维度:科学理论发展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育人理念的力量源泉和理论支撑。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人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遵循着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重视实践育人。毛泽东十分强调学生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邓小平也特
别强调“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2]。江泽民指出:“大学生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3]习近平更是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学好用好这个看家本领。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不断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东西方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也是我国实践育人的重要依据,如强调环境、教育方法重要性的智力发展理论,强调人的和谐整体发展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动机由期望、价值、气氛三因素决定的动机理论,强调以动力系统开发来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发展动力理论,强调教育本质是指向人的发展的主体生成理论;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等。这些理论也充分认同实践对促进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充分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在当下中国人民自觉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更应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深化认识和总结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依据,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外行规律及渗透原则,深入思考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探索实践教学构成体系和操作过程,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和自身的价值实现能力。
2.价值维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设计;要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的全员教育体系。[4]实践育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一直处于价值引领的位置,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重要影响。与学术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或将这种社会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并直接创造出社会物质财富的人才。[5]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加关注实践教学,强调应用性核心竞争力,注重学生职业适应性,引导学生自我学习,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重大历史背景下,科学合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大大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实践教学有助于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具体使命担当,加深对责任和理想的感悟,强化家国情怀,打开理论视野,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有利于解决思政课教学中理论与现实的矛盾,让学生在立足地方、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专业志向;再次,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培养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教育品质;最后,有利于增进校地合作,协同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的实践教学既是思政理论课说服力、吸引力、凝聚力、引导力等价值的力量之源,又能给学生一个独立人格、思维、活动的空间,一个选择、认知、参与、发展过程的机会,一个展现个性、能力、学业成果的机会,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造的热情,锻炼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找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的途径,使其真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现实维度:突破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许多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境。特别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还没有形成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无序化、随意化倾向严重。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门育人课程,必须精准定位、精心设计、严格落实,和课堂理论教学一样,应有规范、具体的教学安排,包括详细的教学大纲、严谨的教学计划、科学的考核方式等。然而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培养方案缺乏统筹规划,既无教学前的充分准备和计划,也没有教学中的引领与指导,有的项目设计不够现实,内部分工不明确,加上管理体系不够科学严谨,推进机制、督导评价机制、基地开拓机制等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到位等,导致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杂乱无章,不仅教学成效甚微,而且易引发安全隐患。
二是娱乐化、形式化倾向严重。理想的社会实践活动应当以科学合理的引领及严谨精细的布局为支撑,只有经过专业有效的过程指导,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找准实践的目标定位,突出主题内容,强化问题意识,获得有价值的体验,达成育人目的。由于部分高校教学资源匮乏,长期缺少稳定的教学基地,教学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加上教学团队缺乏专业性,因此其思政课实践教学总是流于形式,难以常态化。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许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看似形式多样,热闹非常,实际上不仅教育效果甚微,还带来教育资源的浪费。如实践前只注重大张旗鼓地办启动仪式,关注实践队的服装、横幅、宣传用品,胜过对具体实践内容和要求的把关,实践地点的选择舍近求远,以致有些学生对思政课实践的意义和内涵认识不清,在实践中出现漫无目的、走马观花现象,有的甚至将实践教学当作“旅游”;而在实践后或是杜撰材料,夸大宣传,或是在总结材料及汇报中思考不够,难以产生积极影响,偏离实践育人的真正价值目标。
三是单一化、小众化倾向。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思政课教学频繁地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五门课程均有与之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必须按照各自的特点,制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现实中部分高校受财政支持力度、指导教师数量及教学水平、组织管理力度、保障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实践教学呈现两种矛盾倾向:要么采取听报告、写心得的方式,虽参与面广,但形式单一,无针对性;要么就是经学校筛选的若干实践小分队进行主题实践,虽形式多样,生动灵活,但覆盖面不够,呈小众化倾向。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如果不能让所有的大学生都得到及时相应的锻炼和教育,其实践育人的价值和意义就必然会大打折扣。
二、构建思政课“123”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与举措
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是:适应国家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高,理论知识厚实,专业技能精湛,并且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基于此目标,我们提出了以生为本、崇尚实践、系统筹划、整体推进、协同育人、集成创新的实践教学发展理念,确立符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思政课“123”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这个体系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各种教学与实践要素的一个综合体,具体而言就是:明确办学定位,突出“一个目标”,推进“两个提高”,实现“三化指标”。
1.突出“一个目标”:综合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目标
实践教学体系目标是对组织实践教学系统活动策略的约定,是实现实践教学目的的基本依据,是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优化和最优教学功能的根本体现。[6]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将鲜活的理论与生动的现实联系起来,直观地获得思想文化之行动体验的教学环节,它以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提升综合素质,提高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的能力,健全和完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只有统筹综合考虑实践教学体系目标,才能更好地满足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思维相对活跃及表现力强等主体性特点,其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应具有动态性、整体性、系统性,要用马克思主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教学的内涵,了解其生活性、问题性、体验性、协作性、开放性等特点,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系统,改进教学策略,激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育各环节,将人文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完整体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成才目标的统一。
2.推进“两个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和实践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是加快建设强有力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实现师资水平的提高。为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打造精干稳定的实践教学团队,高校一方面要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选拔一批组织沟通能力强、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团委老师及辅导员,负责实践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考评工作,积极为教师搭建外出培训、观摩、经验交流的实践平台,同时要改革实践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奖惩体系中充分考虑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及效果,激励教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参与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中;另一方面要引进和培养富有奉献热情,具有不同学科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企业家、优秀校友、教育人士参与具体专业指导,通过有计划的内培和外引,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形成多层次从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师梯队。
二是严格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实现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课程化规划、课题式引导、平台型组织和项目化管理”的理念指导下,高校对思政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计划进度表的严格督查,可以实现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的规范、有效管理。任课教师在实践课中通过对学生理论学习、主题选择、方案制定、课题研讨、活动实施以及总结反思六个环节的把控,能够完善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教学实践过程管理长效机制。具体来说,教师应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思政实践理论和方法后,精心策划主题和具体的操作方案,依托各类平台,组织和指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条件及资源参与课题申报;经学校审核通过后的团队或个人进入实践环节开展活动,填写实践登记表,撰写实践报告,教师全程参与指导,澄清学生模糊观念和错误认识,巩固实践教学的效果,最终由课程组进行实践报告答辩或评阅;课程组在学年结束后开展主题实践汇报活动,分享成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同时对选题出色、活动质量高的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后期成果转化。
3.实现“三化指标”:教学内容主题化、教学模式立体化和教学评价科学化
一是统筹规划有思政特色的主题化实践教学。高校目前开设的五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既蕴含内在马克思主义逻辑、理论成果和价值准则,又自成体系、各有侧重,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应克服各门课程条块分割和内容交叉重复的弊端,在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对五门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和统筹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各专业教师整体智慧,协同制定实践教学主题,编写各门课程的实践主题教学方案。如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以围绕“生活中的辩证法”“资本的秘密”“人工智能时代的利与弊”等主题设计相关实践任务,使大学生在调查研究中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针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形势与政策”课可设计“奋进新时代,争做追梦人”“乡村振兴,青年作为”“保护生态,绿动未来”“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相关实践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方向,充分认清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概论”可以围绕“我的理想信念”“法治与美德”“新时代大学精神”“创新的价值”等设计实践主题,侧重于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围绕“五四精神引领时代新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历程”等设计相关实践主题,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认同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坚定“四个自信”。当然,主题的设计既要体现各门课程的特点也要包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意蕴;既要针对理论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设计,也要结合时事热点、重要纪念日、文化节日等寻找主题,教学内容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让高冷、生硬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有温度,真正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
二是创新设计思政课“四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面对大数据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广、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等“新常态”,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应服务于人才培养定位,拓展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和实践育人模式,推进“供给侧改革”。
(1)以师生互动活动为主体的课内实践教学。以场所划分,实践教学可以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一般而言在课堂内进行的全员参与型实践活动环节称为课内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性、目的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教学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按课题化、全员化、开放化的原则,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创新教学模式,培育“配方”独特、“工艺”精湛、“包装”时尚有特色的品牌课。如根据实践教学主题,在课堂上通过经典研读、辩论赛、情景剧表演、模拟教学、专题演讲、PPT展示、新闻评论脱口秀等形式,还可以邀请相应领域的典型人物(包括道德模范、行业典型、优秀校友等)现身说法、现场互动。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将社会现实环境融入理论教学内容,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课堂实践教学,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的认知模糊、选择矛盾和行为偏差等问题,让课堂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提升理论教学之实效性。
(2)以第二课堂学习为依托的校园实践教学。此模式将理论学习与校园社团活动相结合,以社团为载体,依托活跃的校园文化,带动师生原原本本地学经典理论,扎扎实实地传播主流思想。高校特别要重视思政教育特色社团或研练中心的建设,如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青年志愿者公益中心等,充分挖掘学生社团组织的功能和潜力,根据思政课实践主题举办校内相关知识竞赛、经典原著诵读活动、学生讲思政课活动、“抢票制”思政专题讲座等,并设置第二课堂红色成绩单作为入党、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唱响校园内的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以“行走的课堂”为主体的假期校外社会实践教学。以“一个主题+若干专题+多个课题”为指导,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红色教育资源、特色文化资源,主动与周边企事业单位、社区及村委会合作共建,建立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校外实践基地,通过社会调查、观摩访谈、志愿服务、生产劳动、支教宣讲与职业体验等实践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常态化校外社会实践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并于返校后集中进行考核与成果转化,使大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培养独立人格,在服务社会中陶冶道德情操,在人际交往中历练自我,使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提高修养、增长见识的重要平台。
(4)在线信息互动为主导的网络社会实践。以党的教育理论、方针和政策为准绳,紧密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创建思政课社会实践网络指导平台。面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生代大学生,传统教育方式已满足不了其求奇、求新的特点,各种微媒介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拓和经营的教育阵地。因此应创建包括思政实践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小程序、手机APP在内的大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指导、管理、宣传一体化智能辅助教学平台,通过慕课学习、主题论坛、知识问答、问卷调查、视频展播、实践成果分享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渠道,并依托网络系统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管理。
三是努力建构科学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想走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道路,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建构是关键一环。本文所指的考评体系涉及对学生实践活动成绩评定和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两方面。学生考评由指导教师负责,教师考评由教务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在部门负责。在实际操作中,要突破传统单一的实践考核评价模式,建立立体式评价反馈机制。首先,实现评价指标的全面化,不仅要考察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其思想道德素质、社会适应力、团队协作力及实践创新能力;其次,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既要从定性定量的原则出发,重视反映显性能力的实践成果评价,更要从真实公平的角度出发,注重反映隐性能力的实践过程的评价,保证实践教学评价考核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再次,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建立起师生、生生互评同社会、共建单位、同行专家共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把关实践教学质量;最后,保证评价反馈动态化,建立评价结果的即时反馈机制,通过提高评价的时效性将评价结果反馈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中,最终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7]
三、实施思政课“123”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第一,理念更新是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成功实施的前提。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既不能脱离应用型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也不能背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而生存,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崇尚实践的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强调实践教学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完备的组织管理系统是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高效运作的枢纽。高校应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各部门人员的合力作用,协同育人。具体而言,校领导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思政实践教学方向,负责整体协调工作,又要深入一线了解思政课实践教学情况并带头参与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教务部、团委和学生工作处四大指挥系统,要整合力量共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和质量控评;高校职能部门要将思政课专项教学经费纳入全校财务预算,确保专款专用,由财务部门审核把关经费使用,给予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有效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第三,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支撑系统是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持续发展的条件。根据以上设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块特点,高校应本着开放、协调、绿色、共享、创新的新发展理念,给予四个实践教学平台相应建设支持。一是专业化、系统化课程平台,即在校内开设思政课社会实践系列选修课;二是校内特色组织应用平台,要求以校内资源为基础,充分开发、利用已有机构和场所的实践育人功能,如图书馆、读书社、创业园等,实现有效空间利用与整合,建立稳定的校园实践教学基地;三是校外参与体验式社会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交流、与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建设一批就近稳定、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学生参与度高、社会反映好的常态化实践教学基地,与国家及社会文化传播机构共享教育资源;四是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有效地利用电脑手机、人工智能、自媒体等载体,借助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信息平台,完善其教学管理的技术服务支撑系统。
第四,科学的质量监控与严格的制度管理是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有序建构的动力。在教学质量监控中,高校既要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及奖励方案、学生信息反馈制度、评教制度等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也要制定包含本科生外出实践安全管理办法、信息网络实践管理规定、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和督查,保证实践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主题教学方案、成绩评定标准、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大学生实践指导手册、实践登记表、实践报告、论文和相关成果等进行文件化、规范化管理,将其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