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2020-12-15周爱萍姚明月

关键词:攻坚农村

周爱萍,姚明月

(云南民族大学 社会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一、研究背景

贫困是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这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问题一直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应对因贫困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由贫困产生的社会问题繁多且难以用一种相对统一的方式去解决。国家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增加生产等一系列反贫困措施应对贫困问题并根据国家内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方面因素提出综合社会治理政策。在中国反贫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努力,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世界反贫困斗争贡献中国方案。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主要矛盾改变的情况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中国网:《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从本质上看,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样,均是系统性的国家工程, 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两者具有广阔的衔接空间。从参与主体来看,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在国家倡导与政府转型的前提下,均需要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充分利用多重社会力量实现共治共享。社会工作在参与脱贫攻坚并取得突出成效之后,凭借其专业契合性、服务成效、价值理念等,可以继续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通过中国农村社会的整体变革来改变广大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弱势地位,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推动中国整体进入现代化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实务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具有内在契合,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2)袁小平:《农村社会工作对乡村振兴的因应研究》, 载《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目前有关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模式、实践困境等研究,如萧子扬等人基于研究提出目前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面临着六大困境,同时针对这六大困境有五大路径,路径从农民主体性、“社会工作+乡村振兴”、培训自组织、发展农村原住社工、结合乡村历史这五方面提出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方面的介入办法;(3)萧子扬,刘清斌,桑萌:《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载《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第2期。陈涛等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北京市Z村乡村振兴实践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社工驻村引领、两委班子决定、村民积极参与”的农村社会工作模式,与政府、村委会和村民多方联动合作,明确建设乡村共同体的共同目标,定位和转换社工角色,发挥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多方面功能,回应乡村振兴。(4)陈 涛,徐其龙:《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以北京市 Z 村为例》,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 4期。陈相云在研究中发现目前乡村振兴面临着重农业轻乡村、主体系统科层制、农民自助困难性及乡村关系重构的挑战,同时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专业视角阐述了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可行性。(5)陈相云:《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实践困境、价值亲和与专业突围》,载《理论月刊》2018 年第4期。整体上看,现有研究大多直接从社会工作和乡村振兴二者互动的可能性出发研究问题,却没有解释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可能性从何而来。本文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Y县W村乡村振兴的实地调查,反贫困政策背景下,在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社会工作从脱贫攻坚转换至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社会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二、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

中国在反贫困斗争的过程中,结合国际经验和自身实际情况在反贫困政策上不断调整和优化,反贫困政策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全民参与、需求为本、追求正义、方法专业等特色。(6)李迎生,李文静,吴咏梅,叶笛:《社会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模式与介入路径》,载《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1期。社会工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凭借自身专业技能参与到反贫困工作之中,并根据反贫困政策的不断调整,社会工作介入逐渐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反贫困政策为社会工作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转变提供了如下契机。

(一)工作契机:精准扶贫脱贫后的反贫困政策

1.反贫困重点的转变:从原来的消除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李强指出绝对贫困是就社会上人们的绝大多数生活水准而言,即用纯粹客观的物质指标去测量贫困,通常定义为:低于最低物质生活水准的一种生活状况。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其他部分的人的生活水平而言,有一部分人处于社会水准的最下层。相对贫困测量的是财富或收入在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既存在绝对贫困问题又存在相对贫困问题。(7)李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载《中国社会工作》1996年第5期。相比较而言,在脱贫攻坚过程中(2020年前),我国在治理绝对贫困上的成就更为突出,而在乡村振兴的“后扶贫”时代(2020年后),绝对贫困在较大程度上得到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成为主要任务。目前国家正处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交汇期,社会工作在参与脱贫攻坚过程中取得的较大成效可以运用于乡村振兴过程中,协助国家缓解农村解决思想观念落后、生产工具落后等相对贫困问题。

2.反贫困主体多元化:从政府主体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随着不同社会主体参与到反贫困工作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主体的大扶贫格局逐渐形成。大扶贫格局产生之前,根据斯丽娟等人对国家一号文件扶贫政策的内容分析,大致可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划分为二个阶段,即启动式的救济扶贫阶段(1982~1986)和区域瞄准式的多维扶贫阶段(2004~2013)。(8)斯丽娟,尹 苗,杨富强:《以大扶贫格局打破双重扶贫悖论——改革开放40年扶贫政策创新》,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无论是救济式扶贫还是瞄准式扶贫,在这期间政府是单一的扶贫主体,容易出现扶贫资金不足、管理体制繁杂、政策实施缓慢且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2014年后,由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分散、贫困类型多样、致贫原因复杂等问题,国家逐渐由单一的权威式扶贫转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的局面。社工组织在反贫困工作过程中,作为多元主体之一参与脱贫攻坚具有组织优势、人员优势、成效优势三大显著优势,而在今后的乡村振兴阶段仍可以凭借三大优势和专业契合性成为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治理主体之一。

3.反贫困目标:从减少贫困群体到反对社会排斥。社会排斥理论(social exclusion)由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次提出,该理论强调在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某些个体、家庭或社群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资源而导致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断裂,成为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群体。反贫困政策的目标从减少贫困群体到反对社会排斥,体现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源性变化,反贫困政策关注贫困人口的社会权利,注重维护贫困群体权利和尊严,促进贫困群体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心理诸方面的社会参与,帮助其与主流社会的融合。反贫困政策目标转变后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乡村振兴的目的是通过振兴乡村的人才、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这些目标也是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工作的终极目标,为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提供可能。

4.反贫困内容:从克服物质贫困到战胜文化贫困。文化贫困理论来源于美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刘易斯(Lewis,1956),是指贫困群体由于知识水平较低,目光较浅,通常尽力回避社会上各种主要事物,对外部世界的现实状况、发展动向、未来趋势等了解甚少,且缺少稳定的家庭或婚姻关系,通常只满足于吃饱喝足的现状,缺乏对未来长久规划和持续动力。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主要以克服物质贫困为主,即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而在乡村振兴阶段反贫困的内容已不限于救助生活的反物质性贫困,更注重贫困人口的心理层面、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营造,将贫困者从贫穷陷阱和贫困文化中摆脱出来。在前期脱贫攻坚战过程中由于主要克服物质贫困,因此社会工作在经济复兴、产业发展方面处于辅助地位。而在后期乡村振兴过程中反贫困的主要内容向战胜文化贫困转变,这正是社会工作所擅长的,因此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将处于重要地位。

5.反贫困方式:从“输血式”生活救助到“造血式”资产建设。资产建设理论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谢若登提出,他认为一个人缺乏资产是导致持续贫穷的重要因素——穷人的金融支持来源只有就业、家庭和政府福利,却没有资产,故而不存在资产的积累。(9)[美]迈克尔·谢若登:《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高鉴国译,展敏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在反贫困工作中,资产建设强调个人进行长期的资产积累,以推动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因而资产建设不仅能改善贫困人口的长期生活状况,更能促进人的独立自主,从而为社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反贫困方式与“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振兴理念相一致。资产建设同时是发展型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随着反贫困政策的不断变化,社会工作在参与反贫困工作的优势不断显现出来,如果说前期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是小试锋芒,那么在后期乡村振兴过程中就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二)专业契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当前中国正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时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两大重要战略任务,二者衔接关系密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目标一致,层层递进。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本质上都是为此目标奋斗,脱贫攻坚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为了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

其次,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先决前提,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的力量保障。贫困问题得不到解决,贫困群体得不到发展,贫困人口得不到支持,那么乡村振兴的目标就不能实现。目前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需要不断巩固、维持和发展,乡村振兴则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后续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持。

最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体制机制相同。脱贫攻坚之所以成效显著,与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密不可分。脱贫攻坚中“五级书记”的领导责任制、“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多元主体参与”的工作机制等体制机制也被充分的运用到乡村振兴之中。(10)汪三贵,冯紫曦:《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关系》,载《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根据上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连续性,社会工作在参与脱贫攻坚后,将成果继续运用于乡村振兴,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将有利于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同时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目标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存在高度契合。

第一,社会工作服务于脱贫攻坚的终极目标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在关联。社会工作服务于脱贫攻坚的终极目标是解决和预防贫困地区社会问题,让贫困地区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乡村振兴的初衷便是激发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这说明社会工作在服务脱贫攻坚后的目标可以延伸至乡村振兴。

第二,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的理念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包括重建政府与农民的信任关系和农民自信心、自尊和权力意识,通过与村民同行、广泛参与和增能,倡导政府和社会政策改变等。这些价值理念符合乡村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可在理论指导、路径创新方面助力乡村振兴。(11)邓玮:《农村老年人自杀风险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以抗逆力视角为例》,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第三,社会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成果和经验可以协助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社会工作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通过为农户家庭、社区提供支持服务,提升村民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重构农村互助友爱精神。这些成果能够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结合中国农村现实需求,积极解决农村乡土社会重建、传统文化复兴、文明乡风建设等问题,协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12)刘玉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性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载《管理观察》2019年第8期。

三、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调研对象概况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Y县W村从地理位置来看地处宁、蒙、陕交接处,位于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也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属于农牧交错带。从气候来看,该村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是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8.69℃,平均降水量为289.28毫米,降水的年际和年内变化剧烈,易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状况。从人文环境来看,该村土地总面积71平方公里,人均占有耕地7亩。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有173户686人。W村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以15岁以下的儿童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15~50岁的青壮年占比仅为20%。该村文化程度多数在小学和初中这两个阶段,两者占比和为70%,文盲占比17%,高中以上文化占比较少,仅为13%。因此该村从人口结构上看存在着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从经济发展来看,W村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一产业为主,主要包括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业和以滩羊为主的养殖业,全村牧业主导型农户占到67%,多数农户依草场而居,对草场的依赖性较强,草场是农民生产活动的中心。综合上述条件,W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自然环境恶劣,百姓生活艰苦;村内资源匮乏,基础设施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现代转型困难;人口结构失衡,综合素质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W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受到阻碍,因此亟需解决相关问题以推动W村发展。

(二)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在目前乡村治理过程中,针对W村的四大主要问题,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参与其中两大方面的问题并协助解决。第一是自然环境恶劣,百姓生活艰苦的问题。W村位于西北干旱地带,降水较少,沙丘连绵,道路沙化严重,村内居民出行和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受限,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村内环境恶劣,风沙肆意,大片土地面积荒芜浪费;自然资源匮乏,动植物稀少,植被覆盖率低;村内经济落后,村民生活困难。社会工作参与W村乡村振兴过程中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宗旨,以整治环境为核心,以集体宣传为手段,在村内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村委会联合村民,因地制宜对村内沙化退化草原进行补播改良,并且注重爱护村内环境、主动植树种草。第二是人口结构失衡,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W村在册人口共有1286人,但常驻村内的只有600人左右,不到50%。村内人口结构失衡,居住在村内的主要是留守儿童和老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极少留在村内,因此劳动力缺乏,空心化严重。村内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存在较高比例的文盲导致思维保守落后。该村整体发展落后、就业机会少、人才流失严重,在外地学习、工作的本村人不愿回村效力。社会工作参与W村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高度把握“扶贫先扶志(智)”的宗旨,坚持需求导向,以增强农民综合素质为核心,开展技能培训、互联网使用教程、特色文创设计等活动,推动W村教育扶贫、人才振兴。

社会工作在参与W村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按照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着力解决该村生活环境恶劣和人口素质较低的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解决村内居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环境问题为突破口,提高该村人口总体素质,关注村内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以农村、农业、农民为服务主体,密切关注村内需求,以优势视角和能力建设为服务理念,以社会工作专业技能为服务方法,应用人本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社区资产模式等实务模式,协助W村解决生活环境恶劣和人口素质较低的问题,并提高村民预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农村社会公平公正。

(三)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与路径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具有助人自助与社会公平的专业价值理念与专业伦理,采用社工驻村与社工进村的服务模式,预防问题与发展社会的专业方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农村社会工作将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中一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强的力量。(13)萧子扬,刘清斌,桑萌:《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载《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年第2期。从社会工作角色、领域与过程分析社会工作参与我国乡村振兴领域和可能路径,结合W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总结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三个重点领域和四条路径。

1.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

针对农村生态及生活环境问题,重点发挥社会工作的措施筹划者的角色,推动生态农村建设。生态生活环境良好是农村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同时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素。营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需要有具体明确的措施来执行,如果没有具体措施仅仅只有法律法规制度,村民们便不知从何下手,从而形成农村社会无为而治的状态。因此社会工作作为措施筹划者需要在乡村社会治理失灵的情况下,协调各方主体,筹划具体措施,做到齐心协力攻克生态难题,保证生态及生活环境治理过程中有事可为。

针对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问题,重点发挥社会工作的宣传教育者的角色,打造发展型新农村。由于农村人口大多是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留守妇女,导致农村社会整体人口结构失衡,人口素质低下。做到素质提高、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扶贫先扶志的体现。社会工作作为宣传教育者,应该发挥自身独特作用,丰富农村贫困人口精神和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社会工作者可以积极对外宣传农村人口现状,倡导社会关注农村,号召农村有为青年回到家乡,支持乡村建设。同时对于农村的迷信风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对农村的文盲和留守儿童进行文化教育,提高整体素质。

针对农村反贫困政策实施问题,重点发挥社会工作的资源协调者的角色,保证政策实施有效。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央政府会下达多项利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各项社会政策,包括各项福利政策、分配政策和经济政策等,由于农村社会人群普遍对政策不了解,往往小部分村干部或乡绅通过熟知政策而占有了较大部分的扶贫资源。乡村振兴必须实现“治理有效”目标,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成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发挥资源链接者的作用,对农村社会工作中的相关政策做详细的解读和宣传,并为需要政策帮扶的贫困人口提供帮助,从而保证农村社会扶贫资源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可能路径

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在许多方面有较高的契合度。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Y县W村实地评估发现,社会工作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可以有以下路径。

第一,发挥倡导功能,保护生态。社会工作引导生态环境保护共建美丽新农村。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专业社工应积极倡导村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同时引导居民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转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充分调动村民的自主、自觉、主动性,以身作则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之中,在爱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打扫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同时为保洁员定期培训专业知识,发挥保洁员的作用,保持村庄的整齐干净,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另外,通过与村委会协商设计激励机制,通过月评比、季考核、年度奖等奖励,号召全村人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第二,实施教育扶贫,振兴文化。社会工作倡导乡风文明建设树立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丰内涵,提升乡村文明软实力,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乡村蔚然成风,让农村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社会工作倡导各地丰富和创新活动形式,让乡村文化“活”起来,挖掘好家风好家训,正面引导,推进文明乡风,村集体投入脱贫富民巩固提升暨乡村振兴资金,打造家风家训文化长廊。社会工作通过发掘选择、宣传推广一批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企业家、离退休干部等为代表的新乡贤群体,进而培育弘扬新乡贤文化,传播主流价值、引领道德风尚,引导人们爱国爱乡、造福桑梓。

第三,利用优势视角,完善组织。社会工作协助村组织明确任务互惠共进。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农村党支部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线指挥部”,只有把基层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才能有效提升乡村振兴的组织力。社会工作能够协助村组织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扩大到农村各个方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注意突出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积极发展农村自组织,比如按照农村人口结构,创立老年人权益协会、儿童学习园地、青年之家等组织,号召全村居民根据自身年龄状况和兴趣爱好,加入到相应组织之中。完善农村的基层组织有利于推动政策实施、项目策划等,从而增强农村办事能力,实现组织振兴。

第四,运用发展思维,培育人才。社会工作注重人才培养增能赋权。社会工作应该运用发展型思维开展社会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注意发掘乡村人才,强化本土人才支撑。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发掘社区优势资源与能力,其中也包括人力资源。实施乡村战略需要造就更多的乡土人才,强化本土人才支撑。乡村人才掌握本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大多数人掌握本土技术,并熟知当地风土人情,若能动员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必然会带来可观的资源效应。另外,要促进农村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变迁,必须从内部着手。首先社工要提升村民的个人能力,尤其是要促进社区弱势群体能力,既要注重挖掘个体资源潜力,也要努力营造合适的增能环境。坚持“引进”“培育”相结合,协助村委会大力培育产业带头人、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采取“从本地培育成长+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的模式,组织村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村内自身能力的提高来振兴乡村。

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持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猜你喜欢

攻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路上的人大行动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