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国事活动文艺演出的电视声音制作方案及实施

2020-12-15赵维达

演艺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音频系统转播车传声器

赵维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 100859)

1 大型国事活动文艺演出的节目类型及制作特点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也在不断提升,近些年来中国承办了一系列大型国事活动。

大型国事活动一般是指有国内外重要领导人参加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交流或纪念活动。一般来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会对这些活动进行面向全球的电视直播。文艺演出是大型国事活动中的一部重头戏,由于节目类型不同而各具特点。

1.1 节目类型

近几年来直播的大型国事活动文艺演出一般分为两大类。

(1)大型综艺晚会,包含主持人、歌舞、武术、戏曲、焰火、大型道具等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从电视声音制作的角度考虑,更偏向于抓取各个节目中的声音元素以及烘托现场气氛。例如,2019年在鸟巢举办的《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2018年在青岛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文艺晚会》等。

(2)音乐会类,现场交响乐队伴奏的歌舞、各类器乐表演、合唱,少量的情景表演等。从电视声音制

1.2 节目制作特点

(1)安全是首要问题

大型国事活动的文艺演出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力,由于有中外领导人出席,同时又是面向全世界的电视直播,那么播出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既包含政治安全也包括播出系统安全。其中,政治安全是大型国事活动的政治基础,具有舆论影响,务必确保万无一失;对于播出系统安全的严格把控,除事先对所有设备、线缆等进行测试外,在系统搭建前还要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考虑好行之有效的备份措施以及具体实施方法,在铺设线缆、摆放设备时务必要选择最安全的路径和位置,每场排练和直播前都要仔细检查所有传声器、线缆等设备的状态,不可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2)节目形式多样,制作水准要求高

节目水准高,一般会邀请国内最优秀的导演团队和表演团队;节目内容丰富多样,除大型综艺演出外,更有交响乐队、钢琴、小提琴协奏曲、弦乐重奏、声乐、戏曲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其中不乏地方特色的表演,如在厦门金砖会晤文艺晚会中就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南音的表演, 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中有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片段,国家大剧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中精彩的京剧表演等。相对来说,节目声音制作的难度比较大,事先要对这些特色表演形式和特色乐器有所了解,准确把握每一个节目的声音特点。另外,节目除了会向全世界直播之外,事后还会在第一时间将节目刻盘,作为礼物送给各国外宾。作品的呈现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因此,制作水准要求高。

(3)音频系统较为庞大、复杂

由于需要拾取的声音元素十分丰富,以及系统备份方面的考虑,最终导致拾音传声器和线路信号的数量成倍增长。图1是2016—2019年制作的一些大型国事活动文艺演出的音频输入通道数量,从中略见一斑。

记得已是四年前的事了,时维二月,我和妇孺正陷在上海闸北的火线中,眼见中国人的因为逃走或死亡而绝迹。后来仗着几个朋友的帮助,这才得进平和的英租界,难民虽然满路,居人却很安闲。和闸北相距不过四五里罢,就是一个这么不同的世界,我们又怎么会想到哈尔滨。

2 音频系统方案及制作

针对大型国事活动文艺演出的两种节目类型及电视声音制作的特点,通过实例阐述直播音频系统解决方案和制作过程,探讨现场各类复杂情况下判断与抉择经验。

2.1 大型综艺晚会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化嘉年华》文艺演出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上演,这次活动是总台自组建以来主办的规模最大的专业化、国际化的文化艺术盛会,不但节目内容丰富多姿,而且规模空前盛大,参与活动的演职人员及观众数量超过了三万人,舞台总面积达到15 000 ㎡。与此同时,总台对这场文艺晚会进行了面向全球的现场直播。《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的主要内容分为国家领导人讲话的仪式及歌舞节目表演两部分。其中,歌舞表演部分既有大型管弦乐团、大型合唱团的助阵,也有各种演奏、演唱、京剧、舞蹈、武术等表演形式,同时现场还安排了全场观众万人倒计时、万人大合唱的互动环节。

2.1.1 关于音乐录音与混音

该文艺演出绝大部分音乐的录音和混音工作是由中央电视台总录音师李小沛及其团队制作完成的。由于很多节目都是各国艺术家们重新编配和演绎的,因此部分节目需要临时调整修改并进行二次创作,录音师在录音过程中还需要与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反复沟通,才能够对位现场的表演,并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

2.1.2 直播音频系统

直播音频系统使用A2环绕声录音车系统及A2转播车音频系统共同进行信号传输、制作,如图2所示。其中,转播车音频控制室被用于终混制作区,主要负责直播音频信号的终混工作及主备系统切换的操作;A2录音车则作为前级混音系统,主要负责制作领导讲话、主持人串联、文艺演出、观众互动等现场声音,并将预混完成的音频信号送至A2转播车音频间。两个制作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简化并清晰了系统和制作流程,同时也降低了人为因素对安全播出的影响。

图1 2016—2019年央视制作大型国事活动文艺演出的通道数量

图2 亚洲文化嘉年华直播音频系统图

音频系统接入的所有输入源均匀分布于转播车和录音车的接口箱上。信号通过接口箱回传至两个制作区后,双方还能通过MADI互联共享所有输入源,录音车则跟随转播车的同步时钟;其中扩声编组信号、主持人和领导讲话等关键线路信号全都同时接入了录音车和转播车的接口箱,同类型或同内容信号通过多路由回传,保证了系统传输的安全性。例如,领导人讲话的传声器,除了过无源音分的主备传声器外,还单独准备了1支有线传声器和1支无线传声器作为备份,通过不同路径回传至音频制作区。当然,考虑到了最糟糕的情况,当线路信号全部出现问题时,还额外准备了1支灾备动圈传声器,直接对准现场的一只全频扩声扬声器,拾取到的音频信号再通过摄像机CCU回传到转播车主系统。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常还会在外场相对清净安全的地方(例如录音车的车顶上)架设一对立体声环境传声器,当画面切到外场远景机位时或者场内出现问题时会使用这对传声器。

2.1.3 现场声音制作

为了呈现现场万人倒计时、万人大合唱的震撼效果、2 160人方阵的激情呐喊以及舞台上各位演员的纵情演绎,同时真实还原出鸟巢体育场的恢弘场面和空间纵深感,在现场架设了大量的效果传声器,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观众效果传声器、主舞台效果传声器、舞台前区效果传声器以及三维声制式传声器等,如图3所示。

表演场地采用传统的“一面舞台”形式,舞台主要分为最前沿的2 160人矩阵方队,一层的主表演区和后区的二层舞台。其中,为了拾取到两千多人的喊声、掌声等声音元素,在一百多米的方阵沿线上布置了12支MKH 416枪型电容传声器,通过改变传声器高度和角度等方式,避开了扩声串音较大的区域,同时也避免了传声器方向直指人头,得到了较为干净且均匀的声音效果。除此之外,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情歌舞、中国武术表演等节目的演员在舞台上有很多呐喊声、脚步声、掌声等声音元素,也需要捕捉,所以在二层舞台的侧面共架设了4支416传声器。舞台的分区及传声器的布置如图4所示。

图3 场地中用于拾取各种效果声的传声器

图4 舞台的分区及传声器的布置

设置环境传声器和观众效果传声器,用于建立一个连续、包围、均匀、纵深、立体的三维声声场,为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在三层观众席中架设了大量的效果传声器,包括大振膜和小振膜的单声道传声器、三维声制式传声器等,目的是从点到面再到立体空间地构建真实的现场声场环境。在拾取“点”声源方面,传声器主要用的是KM184小振膜心形电容传声器。在“面”的构建上,则主要采用TLM170、103这类的大振膜心形电容传声器,利用高传声器杆把它们升到5 m左右的高度,均匀架设在一层和二层观众席之中。在立体空间的声场构建方面,选用MG三维声制式传声器。这套传声器官方说明是基于时间差的9.0三维声制式传声器,由上下两层传声器构成,下层共有5支大振膜全指向电容传声器,上层共有4支小振膜全指向电容传声器。

在声场的远近层次方面,观众席三层的2支DPA 4006可以认为是最远的一层环境传声器,架设的高度非常高,几乎拾取不到观众细节,主要作用是勾勒出整个体育场的大致轮廓。设置于观众席一层和二层的大振膜电容传声器170和103构成第二个层次的声音,它们离观众席距离相对近一些,既带有较多的环境信息,也有呈片状的观众声音信息,拾取到的声音群感较强,颗粒感相对较弱,听感很松弛。相比于前两个层次的声音,KM184心形电容传声器则构成了最近一个层次的声音,由于架设高度较低,传声器指向性强,能够拾取到比较清晰的观众反应声音,并且规避掉一些扩声串音和环境噪声。MG三维声制式传声器由于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音色一致性,在整个声场的塑造过程中主要起到 “粘合剂”的作用。将这四种类型的传声器按照一定比例有机结合后可以得到一个“由远及近”“有点有面”有层次的声场环境。除此之外,为了使整体听感更加符合鸟巢的声场环境和体量,还需要将部分观众效果传声器根据实际情况发送到混响器中,来增加听感上的粘合度、空间感以及后面一点点的“拖尾效果”。在热场和排练过程中,笔者身处场内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了整个声场效果以及现场气氛,之后再回到录音车上按这种感觉进行制作。

最终在团队共同努力下,呈献给全世界一场内容丰富、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2.2 音乐会类的文艺演出

音乐会类的声音制作,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为例。文艺晚会的节目编排上既有交响乐、民乐、打击乐,也有中国古典舞蹈和西方芭蕾舞,既有美声演唱,也有中国戏曲,艺术地呈现中国文化开放包容、大气恢弘的内涵。节目全部采用现场拾音方式,总台面向世界进行全程直播。

2.2.1 直播音频系统

直播音频系统的设计思路与《亚洲文化嘉年华》类似,只是将转播车换成了B3转播车。A2录音车作为前级混音区主要负责节目内容的制作,B3转播车的音频系统则作为终混区掌控整个节目的流程,同时负责音频系统的主备切换,直播音频系统如图5所示。现场演出的部分信号源是由扩声调音台以分轨声音信号的形式通过MADI路由传输给录音车,并由录音车独立完成混音。录音车调音台与扩声调音台之间增加了2台SRC采样率转换器,录音车则依然跟随转播车的同步时钟走。如果录音车出现问题,转播车调音台可以使用扩声备份信号和过了话分的效果传声器完成混音制作。除了扩声调音台架设的乐队传声器外,根据播出录音的需要单独架设了大量乐队补点传声器和效果传声器。

2.2.2 现场声音制作方案的探讨

众所周知,要想制作出优秀的交响乐声音作品,声源质量、声场环境、录音师、设备等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以上基本条件具备后,经典录音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主传声器加辅助点传声器加环境传声器。采用这种录音方式可以获得乐队自然的音量平衡、动态平衡,达到分离度和融合度的高度统一,同时具备天然的层次感和厅堂的自然反射声,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种录音方式是首选方案。

但是大部分电视节目却有它的特殊之处,录制交响乐等音乐类节目的地点具有多样性,未必会局限在传统的音乐厅或剧场,乐队摆位和表演形式更是不限于传统方式,有些演出需要有扩声、返送甚至电声乐队的加入;除此之外,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大量使用电脑灯、大屏幕、烟机、无人机等设备,造成录制场地内较大的本底噪声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上述复杂多变的情况,需要相应地调整制作策略。最常见的解决方案是,点传声器加环境传声器的拾音方式。点传声器的摆放位置大概类似于有主传声器拾音方式中的辅助补点传声器的摆放位置,并根据不同的乐队位置、声场环境等因素进行微调,有时候甚至会用DPA 4099采取超近距离的拾音方式。原则上讲,是要找到乐器音色最自然好听的位置,但同时还要考虑信噪比和串音问题,在较高的分离度与比较理想的乐器音色之间谋求一个平衡点,能从选传声器、摆传声器环节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要留到在调音台上做人工处理。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再补充几支拾取乐队群感的传声器,在室内场地进行的演出,再增加若干环境传声器,用来补充厅堂的自然反射声。

这种拾音方式属于没有主传声器的同期分轨录音,目标是要通过近距离的拾音方法,尽量模拟出主传声器拾音方式的效果,得到比较自然的乐队平衡、较好的融合度和分离度,同时又有一定的远近层次和空间感,听感上颇有气势却不会“糊成一团”。具体思路是先将有一定关联性的独立个体拆解开,在尽量保持自然的基础上将其重塑,最后再把它们重新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

要想得到较好的分离度,首先需将每支点传声器拾取到的声音进行处理,在不影响乐器原本音色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低切、扫频等方法去除掉环境噪声,适量衰减乐器的共振频率、难听的一些频点以及部分串音等。

均衡方面,原则上是只做衰减不做提升,否则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乐器的音色。

在塑造乐队的融合度方面,首先还是要把握交响乐队的自然音量平衡关系,而声像定位则主要靠调音师来完成,笔者个人习惯还是以常规乐队的座位来摆声像,但平衡感、均匀度等是否符合意识中的交响乐队音响效果,则必须靠耳朵来感受。另外,还可以使用人工混响来增加乐队内部的“粘性”,塑造乐队的整体感。

对于乐队的空间感的处理,可以依靠适当的人工混响和自然厅堂混响共同来塑造。而远近层次方面,主传声器带给听觉的感受是最真实自然的,但在没有主传声器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通过控制音量平衡,适当衰减相应频率,发送不同的人工混响量,为各个点传声器增加不同的人工延时量,合理利用串音等方法来模拟出远近的层次关系。

图5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音频系统图

总之,在进行拆解、重塑、再融合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有过多的人耳可察觉的人工处理痕迹,还是要以尊崇自然为导向。

2.2.3 制作流程中的几点经验和建议

(1)为了节约时间在进行混音工作前,应尽量提前做好声像、低切等设置的初步调整,配置好各种母线,混响送出返回,VCA编组(包括乐队的总VCA,各声部的VCA,以及单个复杂节目所用到的传声器VCA)等。一般在此种国事活动文艺演出的进程中,流程衔接是非常紧密的,或许一个钢琴弦乐五重奏结束后,紧接着就是带有十几支纽扣传声器拾音的福建南音表演,或者立刻切换到一个民族乐队节目,没有时间去找各个分推子,所以务必要提前做好音量平衡,到这个节目流程时先把VCA推起来,听到声音后再进行细调。

如果一支传声器被多个节目复用,强烈推荐要把这个传声器信号源复选进多个逻辑通道,提前调整好各通道的参数。

除此之外,还应该提前规划好调音台版面,把常用的重要传声器推子放在最顺手的位置上,否则当面对几百个声源同时发声时,可能根本就找不到哪个推子在哪个BANK的哪页,绝望感会油然而生。在排练过程中,要把多轨音频信号记录好,以便排练结束后回放进行离线精修。

(2)合理利用串音。串音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在录制现场,有扩声返送需求的电视节目同期分轨录音中,串音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要客观看待并加以合理利用。例如,电声加交响的乐队节目中,乐队传声器串入的架子鼓声音,其实可以看作是鼓组的一个房间或者厅堂混响,适当的串音反而有助于使鼓组声音更好融入到乐队之中。再例如,木管组的传声器中串入小号长号的声音,可以看作是铜管乐器的远距离拾音,能够产生自然的距离感。当然,倘若串音实在过于严重,并且无法通过调整传声器位置来解决,甚至已经影响到乐队平衡和乐器音色的时候,可以利用动态均衡等手段加以控制,例如,有时由于乐手位置原因,铜管声音串入木管传声器的声音远大于木管乐器本身,短笛声音过多地串到弦乐传声器等。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导演或乐队进行有效沟通,尽可能让乐队摆位和声场环境更有利于拾音。例如,适当调整乐队各声部的摆放位置,避免高声压级乐器和低声压级乐器之间的距离过近,妥善安置声学架子鼓并做隔声处理;尽量降低拾音区域内大屏幕、灯光、烟机等设备带来的本底噪声。

3 结语

大型国事活动文艺演出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及较大的制作难度,这类节目不但要引起思想上的足够重视,同时也考验着对录音技术与艺术的综合把控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业务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

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央视音频部在领导的精心部署及团队的协同合作下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国事活动和大型节目的声音制作,印证了电视节目声音制作中系统设计和声音设计的重要性。未来或许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无论音频技术如何发展革新,节目形式如何复杂多变,作为音频工作者始终都要不忘初心,坚守一份追求极致的热情,相信在团队的紧密配合下,必将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为中国蓬勃发展的电视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音频系统转播车传声器
正确选择传声器的响应类型
表面传声器校准技术研究
浅谈号角与带式扬声器 在家用或专业音频系统中的应用
打造最具性价比的7.4.1沉浸式音频系统 昆明艺术家园
Elektrobit提供的EB GUIDE工具链加速Pioneer最新显示音频系统的开发
独特的岗位: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送转播车
从房间与音频系统再谈定制安装的核心要素 畅谈家庭影院系统中的隐藏设计
宁波高清转播车系统设计技术创新思路探究
关于加强电视转播车可靠性的思考
EVP转播车采用草谷Kayenne切换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