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审美趋同下的IP剧人物造型设计反思*

2020-12-15

演艺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物造型后现代主义历史

孙 静

(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后现代主义审美趋同下的IP网剧造型设计已被固化和定义。当下在大多叙事宏大的IP网剧中,千遍一律的多媒体后期大场景制作与“奶油小生”搭配的人物造型风格,用现代电子媒介的高科技手段制造相似的作品,造成了大众的审美疲劳与反感。作为影视制作视觉呈现担当的服化道,在反思之余,亟需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1 后现代主义审美造型下的概念固化与失衡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为了适应商品的供求关系,市场需要不断地消解自我来满足大众消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结构自我价值与个性价值才能实现需求转换。于是,一些无确定性、无深度感、平面化的后现代主义审美应运而生。

影视剧制作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也在改变,导致影视视觉呈现中艺术创作设计理念的概念固化与失衡,究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两点:一是文本叙事形象与影视角色不符,使得网络文学改编下观念与图像呈现的极度不对称;二是高科技催生下的快消费已慢慢丧失精良制作的能力,一切有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成为理所当然。

如网络热播剧《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等一批没有真实历史年代限制的古装玄幻剧在取得相当高的收视率后,引来了一阵仙魔类玄幻剧风潮。起初这股风潮占尽了观众的新奇感与好奇心,如梦如幻的大场景后期制作和一反常态的古装历史剧人物造型的浪漫唯美,迎合了年轻观众对于传统克制的反叛心理,超脱现实的画面美感,浪漫情怀的故事情节,再配合上奶油小生的流量美颜,赚足了观众的眼球。但之后同样水准制作的系列网剧,热度逐年消退。如《扶摇》《香蜜沉沉烬如霜》等仍然采用宏大的场景布置和仙气满满的颜值小生出演,再也没有往日的如火如荼,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场景、服饰、美颜都似曾相识。而处于后现代审美趋势下的观众群体仍具备反叛精神,不接受固化,依然摒弃构架好的秩序审美。作为创作者,同样应该渴望自由,追逐自我,对现代成规持有天然的怀疑和反叛,才可能创造出与观众再次产生共鸣的好作品。

2 民族文化元素的复兴与时尚创新

创新与反叛本应成为一种因果关系。无条件反叛的结果也许最终走向迷失,而具备专业态度之下的反叛就是创新之路的起源。大众对于历史人物原型的记忆点体现在片段式影像和碎片化文字的了解上,文化元素的变通和应用是在一定的形体造型概念和规律之上的提炼。网络IP剧人物造型的刻画无论是对历史还是非历史的人物关系,设计者最初都会通过原著文本观念的特点,去寻找图像文化中真实或相近的历史溯源。作品中观念与图像呈现的不对称性的偏差恰恰给予创作者留下了创新性的艺术表达空间。

2.1 图像文化历史考证下的民族文化元素提炼的极致追求即是创新

图像的文化历史考证是对历史真实最大限度的了解,也是对后现代主义反叛最准确的度量参考。正确对待后现代主义审美下的无序与反叛,在合理利用高科技驱使下的快消费概念时,对生产力的灵活把控显得尤为重要。前辈艺术家,像陈凯歌和张艺谋等知名导演,在20世纪创作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也没有放低作品的质量,在制作方面依然坚守着创作初衷,坚持高要求不妥协的艺术理念,对于作品的品质有着极其苛刻的执着,这种精神成为其作品成功的原因所在。本人在对上述两位导演的影视作品制作合作过的著名造型服装设计师莫小敏和王秋平的采访中了解到,这种精神同样体现在两位设计师创作前期对图像历史文化考证中。

像莫小敏设计师参与制作的电影《荆轲刺秦王》,幕后制作团队足足用了三年时间做前期准备工作,作为本片服装造型总策划的莫小敏用了近一年半的时间,查看了一百多本与电影所在时代相关的书籍,前后一共跑了十多个省和城市,就是为了亲眼目睹一下真实的图像文化资料,查找第一手可靠的文物资料,用最原始的样子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创作灵感。为了再现影片中先秦时期草原上古人的气质,她去西藏写生,因为那里很多牧民依然还保持着远古的生活状态(图1)。通过体验活生生的图像标本来激发创作灵感,最终电影呈现出剧中人物造型的古朴质感,色调的绵密和人物的高度融合,很好地服务于故事情节,正是对历史的最好见证,见图2。能够对民族元素提炼充分做到对真实再现历史图像的完美追求,是影视造型创新的一种极致表达。

图1《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①/吕楠摄

图2 电影《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②

图3 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玉墨③

像王秋平设计师参与的张艺谋导演制作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设计,在对剧中人物所穿的国军德械教导队服饰的历史考证中,研究了南京大屠杀博物馆所有相关的图文资料,囿于大陆资料有限,又费劲周折地辗转与台湾相关部门进行调档查询,尽可能在了解历史的情况下做最接近真实还原。其中也包括剧中最具热点的旗袍造型,一颗扣子都大有文章。图3中,女主玉墨所穿旗袍的扣子就运用了三个玻璃猫眼盘扣,这是当时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名媛界最流行的制作手法,该设计一反人们对旗袍上布条盘纽的固化概念,是极精致的视觉创新点。

2.2 对于观念与图像的不对称性的辩证应用即是一种时尚

某种程度上图像文化是文字的再度艺术化表达,文字也有一部分是图像的再度描述。就如上文提到的观念与图像的不对称性,充分印证了所见之物不见得就是所见,有可能只是所见之物背后所承载的观念。只有把观念和图像平行对峙,进行辩证认识,才能客观地再现历史。人的观念总在不断累积,还原历史真相需要走进历史现场并勘查历史事实。抽象观念的表达同样受用于具体形象的选择,一旦选定,概念就会翻新。

这一点,在电影《荆轲刺秦王》中也有体现,其中人物的设定就做到了抽象观念与具象图像的辩证处理。莫小敏认为,“每一个历史的记载痕迹都可能是对服装每一个细节的显现。”该片的服饰设计中最特别的体现之一,就是在每件衣服的花纹处理上没有一条直线存在,见图4。所有的花纹处理灵感来源于莫小敏在查阅参考书目时,发现古时石刻碑文的文字和图案边缘因为手工雕刻和时间久远的磨损,形成的不规则边缘肌理,见图5,恰巧具有很强的古韵特质。他把这种来源于文字记载的古韵特质应用到了同样需要古韵渲染的服饰修饰当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时尚”风景,成为很好的人物造型创新创意点。时尚创新本身就是轮回与多变的,只有掌握住观念与图像两者多变的辩证关系,才能在不变的历史遗留中把握住时尚创新的脉络与精髓。

2.3 多变的反叛思想之下秉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

网络信息化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文化的鸿沟被打破的同时,带来的是大众眼界的提高。作为创作者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来面对不停翻新的游戏规则,面对下一个未知探索的挑战,应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让艺术的灵魂之光伴随着对于人性自由、反叛传统、解放禁锢的驱动下再次找到了自我与艺术本真。

图4 电影《荆轲刺秦王》中的赵女④

图5 《兰亭序》/詹卫明凿刻⑤

IP剧人物造型的本质应该服务于角色本身,无论是生产力的驱使,还是消费群体的粉丝效应带动,都应该以艺术为先。创作者的个性化表达才是艺术丰富化的根本来源,而不是一味的跟风向、凑热点。艺术创作者都有自身的艺术特性,同样,作为香港电影界具有后现代主义美学风格的导演周星驰和王家卫,前者追求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后者则痴迷于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流连。艺术创作者首先应该做到尊重自己作品与坚守自我的初衷,才会迎来观众的崇敬,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影视人物造型设计的核心要点要建立在对角色性格的挖掘和创作者本身对文化的尊重之上,任何技巧与技术的研发都应该服务于最本质的内容创作,而不应浮于表面,不能只追求过快的制作速度,导致其脱离历史文化的框架。

3 快制作需求与慢制作理念的融合

后现代主义审美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加快了影视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加强了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和资本的流动性,这就很容易造成行业之间的内心恐慌、生产压力过大,给整个影视环境带来不健康的发展趋势。科技的发展给影视制作带来了便捷,快节奏的制作节省了生产成本,但要力保运用新科技带来的作品质量,规避因快制作造成的重复与粗劣。盲目跟风、掩耳盗铃欺骗的不只是观众的审美,而且将丧失艺术的初心。过往慢制作下的思维,表面看来是生产力的制衡,实际上拔苗助长不会诞生艺术精品,精工细作才能打磨出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影视艺术精品。

观看平台的多样化使得观众从现在的集聚性走向分散性,人们对影视剧的接受也将从大众化审美趋势慢慢变为个人化审美价值观的建立。这种接受方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将会影响到当下影视剧的创作思维。目前,审美趋势不再要求每部影片都达到雅俗共赏的标准,而需要为不同的观众群体量身定做不同种类、样式和风格的作品。在合理利用高科技精进作品质感的同时,重拾艺术初心,其结果不是某一种影视剧类型的消亡,而是推动了影视创作的日益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

总之,IP剧人物造型设计,尤其是历史人物造型设计,要认真考证历史相关资料,创作者要对民族文化抱有敬畏之心,在设计风格中融合民族文化元素与时尚创新,结合前辈电影人严谨认真态度的“慢”制作,把满足市场需求“快”制作与保证作品品质的“慢”制作有机融合,打造形式多样丰富、符合当代审美、人们喜闻乐见的影视艺术精品。

注释:

① 来源:https://www.sohu.com/a/195115909_99891047

② 来源: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auction_191_5102946.html

③ 来源:《金陵十三钗》电影

④ 来源:https://www.965ys.net/movie/index39982.html)

⑤ 来源:https://www.sohu.com/a/32365474199927131

猜你喜欢

人物造型后现代主义历史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山西面塑人物造型动态概括法
苗家织女(123cm×122cm)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新历史
Toy store stops selling drug—dealer dolls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