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

2020-12-14张磊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8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着充分的历史、时代、理论和实践依据。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续写新篇章、战略新安排、生活新向往、逐梦新征程、国际新地位五个方面彰显其伟大的时代意义。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精辟概括了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把握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标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前行的时代坐标。

一、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古人云:“辨方位而正则。”只有在每个历史节点把准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从哪来”、“在哪里”、“往哪去”,才能不掉向、不迷航。如今的中国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在短短一分钟时间里,上海的“魔方-2”超级计算机可完成24000万亿次浮点运算,“复兴号”高铁前进5833米……一组《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让不少网友感叹,“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写下奇迹”。前所未有的“中国速度”不断刷新历史,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准确标定,有着充分的历史、时代、理论和实践依据。概括说来,是基于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基于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要求,基于我国面临新的国际环境。可以说,对历史方位的新标定,符合实际、顺应潮流,是发展进步、矛盾运动、历史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谋划未来发展、开拓光明前景的战略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对科学社会主义来说,这是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新时代;对整个世界来说,这是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智慧和方案的新时代。

二、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7年10月,一部名为《中国:习近平时代》的电视纪录片,在海外许多国家火了。这部由英国子午线公司制作、美国探索频道出品的纪录片,激起无数外国人对中国新时代的兴趣和热情。这个新时代到底“新”在哪里呢?

一是续写新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这篇文章书写得怎么样,最终要看我们发展得怎么样。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首题为《新华颂》的诗歌:“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生者众,物产丰,工农长作主人翁。使我光荣祖国,稳步走向大同。”字里行间充满着建设新中国的壮志豪情和美好憧憬。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大踏步赶上世界潮流,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在新时代,我们就是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写得更精彩,让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二是战略新安排。建设现代化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不懈追求。时至今日,这些美好愿景已经变成了现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展望未来,强国复兴任重道远。党的十九大作出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战略安排。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进节律,也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动员令。

三是生活新向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這一精髓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民族抱负、世界责任,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像十八洞村这样一个又一个感人的脱贫故事,是新时代我们党带领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缩影。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更加注重增进民生福祉,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逐梦新征程。2017年11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刚一结束,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从座位上站起身,拿出一本书,邀请习近平总书记现场签名留念。这本书就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2015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刚出版不久,拉法兰也曾邀请总书记在书上签名。这本书现已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的“现象级”著作,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与希冀。2020年6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再次向世人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魅力光芒,在世界范围内学习借鉴中国智慧、中国经验蔚然成风。这一科学理论不仅对于社会主义中国发展,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进步,都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走好长征路,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2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曙光可见,胜利在望,但前方的路也布满荆棘、沟深壑险,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形成齐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五是国际新地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29个国家的领导人、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宾客,从五大洲乘兴而来,共赴“千年之约”。盛况空前的会议规模、深得人心的丝路精神、圆满丰硕的合作成果,令世人为之赞叹。这是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生动写照。新时代的中国,将顺应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新趋势,不断开创大国外交新格局,积极发出中国声音,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繁荣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只有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抓住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这一主要矛盾,我们党才制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1956年,党的八大对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判断。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八大时的提法作了归纳和精炼,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这样的重大判断,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创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深观时变,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作出这个判断,是有充分根据的。从社会需求看,由“吃饱肚子”到“吃出健康”,由“狭窄蜗居”到“住得舒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要生活富裕还要有更高质量,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再看社会生产,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稳居世界第二,很多方面在世界上已经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能概括今天中国的社会生产状况了。同时,我国繁华都市和落后乡村并存,东部发达和西部滞后同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适应社会发展新的特点和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的需求和向往,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3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使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和思想光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当代中国,坚定对这一伟大思想的政治信仰,国家富强就有力量,民族振兴就有方向,人民幸福就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2] 十六.提高解決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人民日报,2016年5月12日,第9版.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作者简介:张磊,男,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