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中党员发展问题的思考

2020-12-14卢逸孙福庆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8期
关键词:海归入党青年教师

卢逸 孙福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特别海外留学人员是高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近年来,随着各类海外优秀人才的回流,对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让更多的优秀“海归”青年教师围绕在党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高校“海归”青年教师的比例逐年上升,这不仅给各大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

一、“海归”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现状

为切实了解“海归”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数据分析和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将“海归”教师界定为在海外取得学位或具有海外经历的青年教师。在年龄的界定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6-45周岁的人认定为青年,但考虑到青年教师入职高校的时间大多在30-35岁之间,本研究将青年教师年龄界定在45岁以下。

本研究以南京某高校为例,该高校现有在编在岗的教职员工共3527名,45周岁及以下的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共1268名,占总人数的56%(其中党员教师831名、非党员教师226名、其它民主党派教师214名)。在45周岁及以下的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226名非党员教师中,具有海外博士学历或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教师人数占85%以上。通过对现有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海归”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有几个特点:

(一)“海归”青年教师比重逐年增长,但“海归”青年教师党员占比有所下降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高端引智工作的全面展开,回国工作的“海归”青年教师数量持续增长,但是党员占比却有所回落。以南京某高校为例,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或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青年教师比重,2013年为总人数的50%左右,2015年为60%左右,2020年达到了85%;但该群体中,党员人数占比却在逐年减少。“海归”青年教师的比例不断提高,他们也逐渐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应该关注和重视“海归”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把优秀的“海归”青年教师吸引、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供持续的源头活水。

(二)有相当比例的“海归”青年教师党员身份是入职前带来的,入职后发展成为党员的比例较低

从目前的高校招聘教师的要求来看,“海归”青年教师入职时大多已在30-35岁左右,在攻读学位的过程中,政治意向明确的青年教师或已成为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或已加入其他民主党派,进入单位工作后仅有少数人的发展成为中共党员。根据我们的统计,南京某高校有青年教师党员教师共831人,其中是在学校发展和培养的党员教师仅占1%,而近十年,该高校发展成为党员的“海归”青年教师仅有2人。因此,做好高校“海归”青年教师中优秀分子的党员发展工作,保证优秀青年教师党员数量的稳步提升,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三)部分“海归”青年教师入党意愿不强,对入党持观望的态度

“海归”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他们在留学海外的过程中,会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也会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他们的思想会更加多元、自由和开放。加之,他们远离国内政治生活,缺少对党的知识的了解,对我国的党情、国情和国家的发展都缺乏足够的深入的认识,入职高校后对党组织的活动态度也较为冷淡,因此,他们缺乏加入党组织的热情,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给“海归”青年教师在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复杂影响,让“海归”青年教师在思想产生了困惑,在行动上缺乏了主动性,对入党持观望的态度。

二、在“海归”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重要意义

(一)积极吸收“海归”青年教师入党是我党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

积极吸收优秀的“海归”青年教师入党,一方面可以为国家为高校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优秀创新人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和理论创新。另一方面,积极吸收优秀的“海归”青年教师入党,可以有效激励青年教师在政治上、教学上和科研上不断进步,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自身更大的贡献,从而成长为党和国家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后备人才。

(二)积极吸收优秀“海归”青年教师入党是高校未来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高校党组织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做好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的“海归”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他们会成长为未来高校的教学科研主力,是高校未来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吸收优秀青年教师入党有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新时期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在全体党员中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从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因此,动员和吸收更多的优秀“海归”青年教师关注并且主动申请加入到党组织来,是激发党员活力、增强战斗力的重要载体,是深入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对“海归”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的具体分析

国际国内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與发展变得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到国外进修学习更先进的文化教育知识及理念。异国文化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异国文化也逐渐影响着“海归”青年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另一方面,近些年其它各类民主党派也加大了在高层次人才中的吸收力度,导致部分人员分流。

科研压力方面:学术压力的增加,高校在教师管理上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状况。目前,高校对于青年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校的各种科研标准、教学要求,以及与此相关的待遇、绩效、奖励、评定职称等,导致“海归”青年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教学科研当中,而无暇顾及其本人的思想状况。与此同时,来自年龄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婚姻的压力、职称的压力等等,使得“海归”青年教师往往把精力投入到产出最大的领域,无暇处处顾及。

党组织引领方面:加大组织引领力,基层党组织工作仍有完善提高的空间。“海归”青年教师入党意愿不强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么长期生活在国外,远离国内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回国后,又潜心于教学、科研活动之中。因此,基层党组织要继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激发“海归”青年教师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在“海归”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格局

加强“海归”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制度,建立“海归”青年教师入党的联系人制度,建立适合“海归”青年教师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将其个人职业发展与党员发展的“双向培养”长效循环机制等,构建“党员培养”有深度、“党员覆盖”有广度、“党员发展”有温度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格局,使“海归”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切切实实的做深做广做细。

(二)创新服务载体,灵活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容

加强“海归”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用贴近“海归”青年教师思想实际的方式来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国家和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学院的业务工作推送来开展学习工作交流、广泛征求意见,激发“海归”青年教师在政治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通过开展论坛沙龙等主题品牌活动,与“海归”青年教师密切接触,增强“海归”青年教师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基层党组织还可以结合党建课题、党内主题教育等项目申报,鼓励其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工作,组织开展生活,努力将党建服务工作向推进学科发展、推动科研合作等工作的纵深处延伸。

(三)加强党建文化,以点带面提升典型的示范引领

加强“海归”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学会运用正面的教育典型,以点带面、润物无声,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强对“海归”青年教师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的教育,定期邀请政治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老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以及优秀毕业生党员校友等,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海归”青年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立标杆、树形象,激发“海归”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的政治热情。

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开展及推进,大量“海归”青年教师回到了国内。因此,做好“海归”青年教師发展入党的工作关系重大,意义深远。各大高校的各级基层党组织要重视在“海归”青年教师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凝聚多方力量,让更多优秀的“海归”青年教师凝聚在党的周围。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

(卢逸/孙福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

猜你喜欢

海归入党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