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
2020-12-14范雯芩吴胜秋
范雯芩 吴胜秋
[提 要]职业启蒙教育对小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培养正确职业理想、养成良好劳动习惯起着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彰显了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而当前国内职业启蒙教育实证研究较少且未成体系。通过对江西省4所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质性研究与实证分析,总结数据显示的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基础保障、实施主要途径频率与具体成效,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推进职业启蒙教育理论的完善与深化。
[关键词]职业启蒙教育;小学阶段;现状调查;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范雯芩(1970—),女,豫章师范学院党委委员、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研究;吴胜秋(1994—),女,豫章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江西南昌 33010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研究”(19JY41)
一、引言
职业启蒙作为个人职业生涯体系中的重要基础阶段,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众多领域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范畴。有效实施职业启蒙教育能够引导学生获得职业基础知识,初步培养职业兴趣,为未来形成正确职业观打下坚实基础。2019年12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要求向下融入义务教育,加强职业启蒙教育。[1]2020年7月9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提出“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2]职业启蒙教育其战略地位可见一斑。但由于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职业启蒙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未成体系,相当数量的理论研究仅作思辨刍议,未对我国职业启蒙教育实际开展情况与优化策略展开系统实证研究。据此,为深入了解小学阶段我国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现状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江西省4所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质性研究与实证分析,以此丰富职业启蒙教育分析领域与单元,推进职业启蒙教育理论的完善与深化。
为探究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具体现状,通过自编《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现状问卷调查表》,对涉及城区校与郊区校、优质校和普通校、集团校与集团分校等学校特征的4所小学家长、学生及教师开展访谈与问卷调研。在本次调研中共回收教师问卷201份、家长问卷1302份和学生问卷1237份,其中有效问卷分别为158份、1056份和1074份,教师问卷有效率为78.6%、家长问卷有效率为81.1%、学生问卷有效率为86.8%。此外,对三类不同调查对象问卷中的李克特量表均经过题项、高低分组差异性和信度检验等。同时,为提高研究信效度,在问卷发放过程中还通过随机抽样,在小学各学科教师、各年级学生及家长中展开非结构性访谈分析,以深入探究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开展的实然状况。
二、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的现状特征分析
(一)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的基础保障情况
1.小学职业启蒙教育重视程度与学生实际感知存在偏差
为深入探析学校对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问卷设立了课程开设、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三个维度对教师和学生展开相应调研。数据显示67.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一定的职业启蒙教育氛围,虽有59.5%的教师指出学校并未专门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但91.8%的教师提出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劳技课,并有81.7%的教师认同学校有时或经常开展课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认为偶尔或经常能在校园宣传栏、板报等处看到关于职业的相关信息的教师占比72.4%。
在教师问卷调研数据中学校的职业启蒙教育实施氛围良好,不仅有相关职业启蒙教育氛围,也有开展专门的劳技课和相关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感知职业与劳动。但相同问题却在学生调查问卷中呈现了一定的差异:91.8%的教师认为学校有开展劳技课这一题项中,48.7%的学生却选择了学校并未开设专门劳技课(综合实践课),这种差异性也正是劳技课实际落实情况的具体显示。此外,有67.4%的学生指出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帮助了解各种职业,认为从未或很少开展课外活动来帮助自己了解不同职业的学生占比58.6%,有56%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很少或没注意过校园的宣传栏、板报或公众号等发布的职业相关信息,与教师数据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2.教师素养及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意愿情况中等偏上
在调查中,以教学渗透、教师职业启蒙教育基本素养、教师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主观意愿三个范畴对教师职业启蒙教育开展情况予以探究。该部分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法,这意味着当教师在个人职业启蒙素养自评题项均为3.85分时,教师职业启蒙素养的自我感知水平呈现中等偏上状态。在日常教学是否有渗透职业启蒙教育、是否会以职业要求作为激励学生动机及帮助学生分析个性特点与职业兴趣等题项中,教师平均计分数为3.76分;在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十分必要、愿意积极参与对学生职业启蒙的相关教育及认同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不会增加教师负担等认同程度题项中,教师平均分值为3.48分,同样高于均值3分且低于较高水平的4分。
教师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意向较为积极,对自身相关知识储备认可度水平中等偏上。在访谈等质性调查中,有82.9%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职业启蒙教育知识和技能,而学生的实际相关对照数据并没有教师感知强烈,认为教师偶尔或经常在课堂上介绍职业的学生占比69.3%,认为老师偶尔或经常帮助自己分析个性特点和职业兴趣的学生占比50.9。在调研过程中仅有6.9%的学生非常或比较不希望听老师介绍一些职业。学生对于获取职业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和实际课堂感知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亟待教师重视。
此外,对各个学校间教师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素养、意愿及教学渗透情况展开方差同质性检验和事后检验,其中职业素养、教学渗透和主观意愿P值均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教师素养、教学渗透和主观意愿的F值分别为1.582(P=0.196>0.05)、0.411(P=0.745>0.05)、0.983(P=0.402>0.05),即各學校间教师职业启蒙教育开展背景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
3.家长职业启蒙教育意识强烈,但相关知识背景存在显著差异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长个人对不同职业的基本认识与价值取向对学生职业认知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83.1%的家长会以职业要求激励孩子,如告诉孩子要努力学习,以后才能当科学家等。在这些家长群体中,仅有59.3%的家长听说过职业启蒙教育,较低于83.1%的比例,意味着相当数量的家长虽未深入接触或明晰职业启蒙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却会有意无意将职业目标作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在问卷中以家长职业启蒙教育相关素养、家长重视程度和家长意愿三个范畴对家庭职业启蒙保障开展情况予以探究,家长在职业启蒙教育相关素养自评题项均分为3.23,意味着家长职业启蒙素养的自我感知水平呈现中等状态。在家长职业启蒙教育重视程度维度中,家长平均计分数为3.72;在家长职业启蒙教育开展意愿维度中,家长平均分值为3.48分,均高于均值3分且低于较高水平的4分。
家长在对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方面重视程度及主观意愿水平都处于中等偏上状态,但对于自身有关职业相关知识储备认可度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相对于学生在学校接受职业启蒙教育的情况,家庭职业启蒙教育在样本数据中呈现态势更为良好:87.2%的学生认为对父母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认为家长会偶尔或经常给自己机会更近距离接触职业和职业活动的学生占比66.8%,68.7%的学生认为自己家长会偶尔或经常帮助他们分析个性特点和职业兴趣,而认为家长偶尔或经常会跟自己介绍现在学习对未来职业作用的学生占比85.5%。在调研过程中提问学生为什么会选择某一职业作为自己未来想从事的理想职业时,选择“家人提过或者希望你从事这个职业”这一原因的学生占比14.6%,远高于选择“老师介绍过这个职业的有关知识或故事”。其中4.9%学生,在访谈中孩频繁提及未来想成为爸爸妈妈或某个亲人一样优秀的人。尽管家长有意无意都认识到了职业目标对正向影响孩子的积极意义,且家长对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显著,但家长们却鲜少具备职业启蒙教育理论基础和实际开展策略。
考虑到访谈过程中家长对职业启蒙教育开展存在的差异态度,对四所学校之间家长的相关素养展开方差同质性检验和事后检验,其中家长素养、家长意愿和家长重视程度P值分别为0.056、0.855、0.744,均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进一步进行整体检验,家长素养、家长意愿的F值分别为3.665(P=0.012<0.05)、18.233(P=0.000<0.05),即各学校间家长素养和家长意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在重视程度方面F值为1.482(P=0.`218>0.05),即各学校间家长在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利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对各学校间家长职业启蒙教育素养和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意愿程度得分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家长素养方面,A校和C校、D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B校和D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D校作为城区优质集团校,其家长职业启蒙教育素养显著高于郊区普通A校和B校,与同为城区优质集团C校相比两者并无显著区别,郊区普通A校和B校之间并无显著差异,C校仅显著高于A校;在家长意愿方面,A校得分显著低于C、D校,B校家长意愿得分显著低于C、D校,说明优质城区集团校的家长在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意愿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郊区普通校的家长意愿得分。家长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素养和实施意愿差异,这种家庭教育背景势必对学生获取家庭职业启蒙教育普适情况造成一定影响。
(二)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与频率
1.学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碎片化
相较于91.8%的教师提出学校有开设专门的劳技课,81.7%的教师认为学校有时或经常开展课外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这一数据,学生感知情况则有所差异:仅有32.6%的学生认为学校会偶尔或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帮助自己了解不同的职业,认为学校偶尔或经常开设专门的劳技课(综合实践课)体验劳动或不同职业的学生仅占51.3%。在职业启蒙教育课外活动类型选项中,72.8%的学生选择教师讲解,其次48.7%的学生选择“请学生父母进课堂分享个人职业相关知识”,再次则是参观职业场所,仅有26.6%的学生选择了这一活动形式,具体课外活动开展情况如图1所示。尽管教师们认为对职业知识和职业目标展开过相关讲解,但在访谈过程中,多数教师也提到在实际职业认知引导过程中,并未系统给学生普及职业知识,更多的是在教材相关或班会课、各类职业节日等情况向学生碎片式提及。
2.职业启蒙教育活动学生趋向与教师倾向存在交叉关系
在问及学生和教师关于学校要怎样改进加强学生职业启蒙教育时,95.4%的学生都认为学校应该增加职业启蒙教育相关活动。选择最多的题项分别为:教师平时应更多地介绍职业相关知识、实际体验不同职业工作岗位和专设职业启蒙教育相关课程。选择倾向较低的两种活动形式:开展社会调查和请家长来课堂分享职业知识均未达到20%的意愿率,而请父母进课堂这一职业启蒙教育途径是各个学校最常见的形式之一,但学生实际接受度不高,学生更愿意选择自己亲身体验或由教师讲解介绍,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
在教师问卷中,只有一位教师认为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没有意义,说明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明晰职业启蒙教育对学生的积极意义。该题获选最多的题项分别为:日常教学中渗透职业知识、请家长来课堂分享职业知识、参观职业场所和去工作岗位实际体验工作。社会调查和专门课程作为职业启蒙教育的开展活动,教师选择数相对较少。教师卷结果与学生答题情况答题基本接近,但在父母进课堂与参观职业场所这两方面有着较大差别,选择“请家长进课堂分享职业知识”的教师占比62.7%,仅比“教师日常渗透职业知识”选项少3%,而这一题项仅有18%的学生愿意通过该渠道加强职业启蒙教育。此外,在老师和家长的普遍观点中,均认为学生会“参观職业场所”感到兴趣盎然,但实际倾向于此的学生仅占29.2%。
3.家庭职业启蒙教育开展频繁,但家长主观意愿过强
在家庭职业启蒙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61.1%的家长有时或经常给学生普及一些关于职业的小知识,64.0%的家长有时或经常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人的工作状况,但有时或经常带孩子去一些职业体验馆或者实际办公场所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的家长仅占比39.7%。结合相关访谈结果可以发现,尽管家长意识到职业目标对孩子发展存有潜在正向影响作用,但对孩子开展启蒙教育的途径大多停留在家长单方面讲解或信息输出,缺乏较为系统和多样的职业接触和多元价值引领。在学生问卷部分,数据显示68.7%的学生家长偶尔或经常帮助学生培养个性特点和职业兴趣;65.5%的学生认为相对于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家长更关注学习成绩;85.5%的学生偶尔或经常能够听到家长对自己说学习对未来工作的重要性,其中选择很经常的学生占比60%,说明大多数家长较为频繁地以职业导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56.3%的学生认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会创造机会让自己更近距离接触职业和职业活动。但在调研过程中,69.1%的家长认同或非常认同“当我认为孩子想从事的职业没出息或高风险,我会劝说孩子改变自己的意愿”这一题项,不认同或非常不认同的家长仅占3.72%,由于更多比例的学生选择自己倾向的职业缘由来自于父母和家人,家长对学生职业选择的价值观倾向是否会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职业目标,这种将个人意愿“投射”于学生的职业理想又是否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职业观,为学生学习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正向促进作用都有待商榷。
(三)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的具体成效
1.学生职业理想明确,受公共媒体导向影响的学生占比最多
在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9.6%的学生有理想的职业目标,令人意外的是,一般而言高年级的学生更应明确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但实际数据中六年级的学生选择有理想职业的比率为72.6%,是受访小学生中比例最低的年级,具体数据如图4所示。
学生在选择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时,大多完成的速度较快,其中获选最多的三个职业分别为教师、科学家和医务类职业,有12.2%的学生选择了“其他”,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是受选项的提示而是遵循内心的职业理想而选择职业。在学生补充填空的内容中出现频数最多的职业为画家,其次为乐器相关职业,如钢琴家等。此外游戏设计师、职业游戏玩家等与游戏相关的职业也多次被学生提及,具体数据如图5所示。
在进一步调研过程中,68.7%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想从事或感兴趣的职业,在关于“你为什么想从事你上面选择的职业呢”题项选择中,受网络、电视、报纸等公共媒体影响的数量最多,占比25.3%,其次为受家人影响占比14.6%,受教师及同学或周围人影响的选择比率相对较低,具体如图6所示。
75.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长会支持自己选择的职业,22.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仅有1.8%的学生认为家长会反对自己选择的职业理想。
2.学生职业认知水平较低,职业观念正向积极
22.8%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或非常了解不同的职业知识,54.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了解,在质性研究中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了解的职业时,学生大多以教师、警察、医生、畫家等现实或公共媒体中频繁接触的职业作为范例,了解的职业领域也较为狭隘,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大多处于朦胧和个人构想的状态。
在职业观念问卷中,对于“每个人都需要劳动”的题项仅有2.5%学生选择了不认同或非常不认同,85%的学生选择了认同和非常认同;在“职业都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题项中,仅有6%的学生选择了不认同和非常不认同,80.7%的学生认同或非常认同此观点;在“我认为所有的职业都应当受到尊重”题项中,只有1.7%的学生选择了反对性选项,92.2%的学生选择了认同或非常认同,其中66.8%的学生非常认同此观点。
在职业目标引领维度下,78%的学生在“我会为未来从事某一职业努力学习”题项中选择认同或非常认同;74.8%的学生认同或非常认同“我觉得了解更多的职业信息能够帮助我更有热情地学习”这一观点。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初步感知职业目标对自己学习和发展带来的积极正向作用。
三、小学阶段职业启蒙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小学教师职业启蒙教育素养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真正实现良好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效最大化,在当前现状下需倚赖于教师相关职业启蒙教育的素养及教师日常教学渗透情况。通过与教师间的访谈记录可以发现,教师对职业启蒙教育的认知观念并不统一,实际课程中教师会涉及职业启蒙教育的程度、频率与引导方向存在差异,对职业背后需要的能力与劳动精神存在一定的忽视性。各校及相关管理者应积极邀请职业启蒙教育相关领域专家进校园,对现任教师开展职业启蒙理论知识培训,厘清职业启蒙教育的现实意义,引导教师将思想认识统一到“职业启蒙教育是教育学生从小将个人价值追求和国家发展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明确职业启蒙教育并不只是简单普及各个职业信息,而是帮助学生深刻感知不同职业背后具备的共性职业精神,进而带着对职业梦想的激情主动学习探究。可通过引进或培养职业启蒙教育人才,以点带面,发挥教育龙头作用,根据学校与教师实情构建职业启蒙教育队伍,同时优化和更新教师们关于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方式。学校重视引导教师认识职业启蒙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之一,是促进经济社会人职匹配的有益举措,教师才能担当起实施小学阶段职业启蒙的责任。[3]
(二)系统构建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
小学阶段有效开展孩子职业启蒙教育需系统建构职业启蒙教育课程体系,整合社会、学校和家庭资源,在多方位联动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职业启蒙教育课,可在挖掘各科教材资源基础上结合校内各项活动,如课中课、班会、劳动教育课等;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可与职业学校、职业体验馆展开合作,邀请优秀行业专家来校开展讲课,或利用网络资源开设直播课等。
当前,学生对于家长进课堂的活动形式并不热衷,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教条性职业知识的接收意愿性不强。极少学校专门开设了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学生获取职业知识大多呈现碎片化态势,并未完整构建正确的职业观,以致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大多处于朦胧和个人构想状态。因此,应在校园内开展专门的职业启蒙教育课,授课形式灵活多样化,并不拘泥于课堂,变革教师主讲主述的传统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由学生,采取“情境教学”策略,在校园、教室内仿真创设企业、事业、机关、农场等职业场景,将学生作为职业感知、体验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展开模拟职业体验,丰富学生的职业认知,激发学生对劳动意义、劳动价值、劳动精神的认同。
各校或教育部门可结合当地劳动特色与文化氛围,编写小学职业启蒙课程教科书或系列读物,规范教学内容,构建特色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为培养地方优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仅通过课堂模拟职业体验课程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学生感触较浅显,要促使学生深刻领悟劳动光荣、伟大、崇高和美丽的观念,亟需组织学生参与到力所能及的职业劳动行为中去,担当“小小志愿者”挥洒汗水,收获劳动快乐。大力挖掘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场地资源,与职业体验馆、职业院校合作,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基地,确保职业体验活动常态化。考虑学生间兴趣差异性,注重职业体验的角色多元性,避免频繁体验“科学家”、“宇航员”这种“高大上”职业,拓宽学生职业体验渠道,拓展学生职业视野,为学生感知不同类别职业的特点创造条件,并在收获直接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增强家庭职业启蒙教育意识
在实证和质性研究中皆彰显了家庭对孩子职业倾向性与职业观念影响的重要性。家长对于职业的认知与态度对孩子起到重要作用,而家长对职业启蒙的认知与态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学校应搭建家校共同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有效桥梁,通过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普及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借助学校公众号、微信群、赣教云直播课等线上途径提高家长对职业启蒙教育的认知,引导家长认识到职业启蒙教育的目的并非要求学生早早确定职业理想且最终实现,其根本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坚定美好人生是通过勤奋劳动而来的信念。纠正家长只求体面、稳定的择业偏差,避免未来出现因学生选择的职业理想与家长认同情况存在冲突时,家长会要求学生更换职业理想或强加个人愿景于学生的事件,真正发挥家庭职业启蒙教育的积极正向作用,学校需重视与家长加强溝通,展开针对家长群体的定期职业启蒙相关教育讲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912/t20191206_411060.html,2019 -1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指导纲要(试行)[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2020 -7-9.
[3]范雯芩.开展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现实价值探究[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19,(6).
[责任编辑:黄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