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音乐与美术教学的融合

2020-12-14李云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美术融合音乐

李云

摘要:音樂和美术同属艺术范畴,有着艺术上的一些共性。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的策略,以便更好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音乐   美术   融合   应用

现代抽象绘画大师瓦西里·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将绘画和音乐作了如下描述:“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其实,中国古人提出的琴棋书画四艺,就已经说明了艺术的相融及相通。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的工具,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它们是一对孪生姊妹,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一、利用音乐的歌词,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是用有组织的音符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其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在音乐课上,学生学会了很多乐理知识,也学唱了很多优美动听的歌曲。美术和音乐是相通的艺术,美术是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创作出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的艺术。一个是声,一个是形;一个是运用听觉,一个是运用视觉,只是分工不同。因此,要想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如在教学《我的家乡》一课时,笔者先播放了民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优美的歌曲在教室里回荡,也在学生的心房里激荡。伴随着歌曲优美的旋律,笔者把春天满地盛开油菜花、秋天丰收的场景,以及一些描绘家乡的范画,展示给学生观看。由于有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的引领与渲染,学生感觉呈现在面前的范画好像活起来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他们动手描绘自己家乡的美好愿望。在这节课上,学生创作的作品《我的家乡》特别棒,其中有两幅作品有幸参加了市里的画展。可见,在美术课中恰当运用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立体化发展。

二、利用音乐的听觉体验,唤起学生绘画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音乐的直观感受,可以诱发学生的大胆想象,有效激发学生的幻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创设具体的环境氛围,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风声、雷声、雨声,感受到喜悦、忧愁,感受到舒缓、快慢,感受到色彩、线条、图像等。不仅如此,笔者经常播放乐曲或歌曲,让学生静心聆听,继而展开想象的翅膀,把音乐的旋律转化成一张色彩斑斓的画作,让学生的心灵一次次受到美好意境的熏陶。此外,在作画时,笔者会播放一些节奏舒缓的乐曲。这样一来,学生便会由起初作画时的急躁、不耐烦逐渐随着音乐声变得细致专心起来。

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的情感体验,学生也能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亲身体验和感受自己创造的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创造美。

如在教学《听听画画》时,笔者有选择地播放了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韵律美感染学生。如音乐的曲调诙谐、幽默又欢快,笔者会让学生根据旋律想象画面内容。首先,笔者让学生欣赏动画音乐《种太阳》,鼓励学生联想出更加富有创意的画面。学生听完音乐后,画出了长胡子的太阳公公、扎辫子的太阳妹妹、穿花衣裳的太阳姐姐,以及像蛋糕般的太阳甜点……这些作品都能彰显学生的奇思妙想。

三、利用音乐与美术的契合点,降低讲授美术专业知识的难度

美术和音乐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它们都属于艺术的范畴,有着艺术的一些共性。因此,美术教师要善于利用两者的共性,拨云见雾,找到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并利用这个契合点降低美术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美术知识。

如在教学《色彩》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说唱脸谱》:“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红白黄绿蓝咧嘴又瞪眼……”学生听着京韵,仿佛在看一出京剧大戏,学习的兴趣即刻被激发出来,再继续细听歌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在学生想象着那绘满油彩花脸的同时,笔者用水彩笔在画板上画出不同颜色的线条。这时,学生看到的不仅是不同颜色的彩色条,还看到了这些颜色表现出来的画面,从而加深了对色彩的认识,为教师进一步讲授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做好了铺垫。不仅如此,在讲授过程中,笔者还出示了刚才歌曲中唱的那些不同色彩的人物脸谱,讲授色彩的表现力。这样一来,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提前了解了色彩的知识。

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它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的乐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有节奏的音乐,美术也是一样,不同的个体通过变化、创造组合在一起,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音乐是有声艺术,美术是无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人的逻辑思维活动中含有想象的成分,所以抽象作品离不开想象思维,因为音乐可以直接刺激学生创造想象,让学生从音符、旋律中创造出抽象作品,摆脱身心的束缚,从而走向创新、创造之路。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用动人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他们架起想象的天梯,为整个教学过程增色添彩。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且有趣。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把音乐引入美术教学,可以充分体现音乐和美术在审美教育中相辅相成的作用,使音乐的美与美术的美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陈扣洋.从音乐的角度探讨“通感”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10).

[3]管向锋.浅谈美术课中音乐欣赏、想象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1(6).

[4]周大奎.论音乐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0(8).

(作者单位:河南鹤壁山城区耿寺小学)

猜你喜欢

美术融合音乐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美术篇
破次元
融椅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