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
2020-12-14傅强
傅强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对高职学校来说,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能以较好的适应能力踏入社会。本文探究了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体育 体育素养 职业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体育课是放松学生身心和提高身体素质的课程。其实不然,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体育课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理念,促進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要发挥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作用,通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收获相关的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少体育素养的培养
《体育与健康》提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当前,许多高职体育教学过于形式化,只是为了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缺少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缺乏灵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
2.缺乏职业能力的培养
对高职学生来讲,体育教学不仅是课程学习的需要,还是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体育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对高职学校来说,教学也应与时代接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体育课程也不例外,教师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如在教学目标上,高职学校要以体育教学、体育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加强学生相关方面的学习;在教学安排上,高职学校可以适当地增加体育课的课时,帮助体育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在师资力量上,高职学校需要投入资金,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素养的培训,并将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师的考核标准,提高体育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2.转变教学内容
在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教育行业的教学内容也日新月异。《体育与健康》明确提出,体育课要有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转变、革新教学内容。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转变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各个专业对体育课的实际需求灵活转变,加强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
3.转变教学形式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目的。因此,高职体育教师需要转变教学形式,转变学生对待体育课程的观念和态度。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也可以多组织竞技性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多参与、多体会,从而在学习实践中提升体育素养,提高职业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锻炼意识之外,还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田芳.试论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
[2]潘广宁,金聪.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1).
[3]刘金春.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工作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7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