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化学实验安全 培养学生规范意识

2020-12-14王敬微

考试周刊 2020年92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安全培养

摘 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因为有自己特殊的危险性,因此其安全意识的养成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实验安全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化学实验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对于学生的规范意识形成可以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也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的开展化学学习可以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鉴于此,化学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化学实验课程不出任何安全问题,进而把学生的规范意识培养出来,把安全规范意识合格的毕业生培养出来。

关键词:化学实验;安全;规范意识;培养

一、 引言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理论的重要手段,因此化学课程新课标对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提出了要求。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分布于各个章节内容中,但是对实验的具体操作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导致化学教学中出现了“重讲授、轻实验”的现象。针对新课标中提出的“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要求我们在实验过程对于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学生好奇心较强,而且在学习中充满了主动探究的意识,但是其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安全意识比较淡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验教学中形成安全机制,把安全意识渗透到在化学实验中,能使学生在安全知识、心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成熟起来。

二、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了解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内容,是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实验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化学实验活动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独立操作的,几乎包括了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全部要求,具体包含了选择和使用化学仪器、练习与强化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内容,通过操作化学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我们仔细分析可知,化学实验的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药品使用、仪器操作、实验进程控制等各个方面,如果学生在上述操作中安全意识薄弱,或者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安全事故就有可能发生,因为化学实验安全可能涉及化学教材的所有章节,因此我们在药品取用、装置连接、仪器使用、规范操作和装置撤离等方面都要引起应有的重视,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具体危险源如下。

(一)第一类危险源

我们具体分析可知,能量和危险物质是化学实验危险发生的根本原因,我们把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首先,如浓硫酸、砷的氧化物、氯气、氮的氧化物何各种重金属盐等有毒的化学物质;其次,是一些带各种烧瓶、带塞的试管等压力容器;再次,指的是的氢气、氧气和白磷等易燃易爆等物质。

(二)第二类危险源

就是实验过程中在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操作中因为操作失控带来的危险。是造成第一类危险源事故的必要条件。包括:人的操作管理行为失控是造成这类危险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人的失误。指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与预定标准发生了偏离。具体主要是操作失误,比如把氧气混入了氢气中,试验前没有检验其纯度等;第二,实验器械的故障。指的是实验的设备、装置、元件用于性能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例如电线出现漏电,实验皮管过期造成泄漏有毒物质等;第三,不良的外部化境造成的安全隐患。例如桌面湿滑,学生到处不规矩的走动,都可能从环境上给实验造成危险。在化学实验中,要首先管控好第一类危险源,更要排除第二类危险源,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做好管理,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 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安全意识的必要性

在化学实验中对学生渗透安全意识是至关紧要的,而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把学生的安全理念树立起来。树立化学实验安全理念并不是对实验危险过分的强调,这样就会在实验中束缚学生的手脚,因此需要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适度地渗透安全教育,把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树立起来,使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在化学实验中进行安全意识渗透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完成学生实验安全教育

实验安全教育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常常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化学知识、技能是实施实验安全教学的载体,同时安全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的过程,渗透实验安全意识是完成学生实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不规范的实验操作造成的,造成的结果可能是仪器的损坏和药品的浪费,严重的还会给学生带来生命危险。在化学教学中强调实验规范化操作,不仅可以把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起来,而且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安全顺利地开展可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强化学生实验安全意识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实验意识,引导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意外进行分析,在具体操作中规避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隐患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把他们在化学学习中的安全意识树立起来,进而保证化学实验的安全不出问题。

四、 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实验安全意识的意见和建议

(一)编好规范性实验手册,管控可能发生的危险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危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采取措施管控这些可能发生的危险。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在对这些危险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采用有效的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管控。在化学教材中,有关实验的内容多会倾向于理论化,要让理论化的东西操作起来比较容易,编写实验规范手册是一个有效的做法,化学教师在这方面可以积极的行动起来,投入时间和精力,把整个教研组教师集体参与进来,编写出一本系统和完备的规范性实验手册。在手册中要对危险源加以明确,然后对具体的危险提出管控措施,规范手册内要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要领进行明确,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把自己的规范意识培养出来。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人人遵守執行

制度可以对化学实验安全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化学实验的安全管控也要靠制度的约束,在化学实验课程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制定实验室安全制度室,并要在实验教学中贯彻落实,因此建立健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实验安全进行的重要措施。化学实验有其特殊性,因此其安全制度也应涵盖实验课程的全部内容,具体可以涵盖消防、水电、化学品、仪器设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制度的制定要与实验室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科学有效的实验室运行制度。这个制度不仅要求学生严格执行,教师同样也要严格遵守,凡是进入实验室的人都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三)提前做好安全培训,树立学生安全意识

为了保证化学实验安全的进行,我们还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任何一个复杂的化学实验,都是由一个个基本操作构成的,因此实验规范行为培训就显得至关紧要。如果学生缺乏应有的安全实验培训,那么实验安全就无从谈起,实验的安全就会缺乏基本的保障。所有的安全和培训都是为实验准备的,在化学开始前,首先,预习一遍实验会牵涉到的化学理论,教师要提前从理论方面向学生讲解透彻,让学生在对于本次实验牵涉到的理论有一个宏观的控制。这从理论上可以被称之为先入为主的效应。所以化学实验课开始前,安全教育培训必须提前进行。我们要高度重视安全在化学实验中至关紧要的作用,把第一课的培训教学做好做实。我们可以借助图片视频从视觉上对学生进行安全培训,让他们对安全的重要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次,要做到强调规范意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安全事故的诱因进行分析,并就事故的防控展开教学。最后,要求学生对实验安全规范做到熟记熟背,相关规范手册做到人手一本,让学生对于规范操烂熟于心。

(四)采用5S管理方法,规范教学培养安全意识

我们这里所说的5S管理,指的是英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方面的结合,通过强有力的5S管理,对化学实验的现场、现物加以规范,把一个规范整洁的学习环境营造出来,进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克服马虎大意的态度,做到认真遵守化学实验安保制度,自觉维护良好的实验操作环境。因此我们要把5S管理充分运用于学生的实验安全教学之中,学生都要学会整理实验前后需要的设备,要区分清楚实验牵涉到的药品,保证只把必须物品保留在实验课堂之上,对于实验仪器要规范有序的摆放整齐,要按照规定做好实验用品的定位和排列,并且明确的标示出来。对于实验室内的脏污和实验垃圾要做好清洁工作,实验仪器在实验结束后要做好清理。保证整理、整顿和清扫取得较好的效果,保证整个实验室系统处于最佳的安全状态。保证人人都做到按章操作、依规行事,把安全规范意识树立起来,落到实处,保证每个学生的安全素养。这五个项目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就可以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验的准确率和效率也会得到提升。通过强有力的5S管理,也有利于学生把自己的安全规范意识培养出来。

五、 总结

由上可知,安全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实验安全更是实验教学重要内容,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不仅要积极的重视起来,还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创新。实验安全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之中,而安全教育可以把学生规范意识培养出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自己树立安全实验的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实验安全教学,保证安全实验教学的目标,把他们的化学实验安全意识培养出来,在化学实验中把这些规范意识落实到位,让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做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为他们走向更高一级的化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培养社会安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光文,林友文,罗红斌.化学实验室的实验安全和安全管理[J].基础医学教育,2005,7(5):542-543.

[2]文永奇.加强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63-65.

[3]邓留,张翼,罗一鸣.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和管理教育改革的尝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195-199.

[4]梁杏娟.对新课程下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思考[J].中小學实验与装备,2015.

[5]冯红艳,朱平平,黄微.《化学实验安全知识》MOOC建设[C]∥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

[6]梁杏娟.对新课程下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

作者简介:

王敬微,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农安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安全培养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