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深化路径初探

2020-12-14于雅群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32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对策建议问题

于雅群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管理模式科学高效,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推动企业业财融合,有效控制企业的运营风险,为部门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全面预算管理与传统预算管理相比,具有全员参与感更强,业务覆盖面更广,流程跟踪管理更科学等特点。目前,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尚不完善,存在预算内容缺乏前瞻性,预算执行监督不及时,预算指标体系构建不完整,预算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这给企业的高效运营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我国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为企业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将企业的财务资源与非财务资源通过预算量化的手段进行优化配置,并对预算执行过程、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监督、考评的一项管理活动。

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围绕企业战略设立预算管理目标,统筹企业各项资源进行预算编制,根据预算编制情况强化预算执行,结合预算执行偏差进行预算分析,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预算,通过预算预警监控系统进行预算监督,建立预算指标考核体系进行绩效评价等。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 推進企业实现总体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是围绕着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并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战略目标可以及时被细化并分解到各个预算年度、落实到各个预算责任主体;通过年度预算执行,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不断地被向前推进直至最终实现。

2. 推动企业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是企业业务经验与财务信息的有机融合。全面预算管理覆盖了企业的所有业务,包括业务预算、资金预算、财务预算等。由于业务覆盖的全面性高,企业的预算编制、执行的全过程需要依靠企业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共同协作完成。财务人员通过全程参与、追踪企业业务流程,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业务人员通过了解财务信息,并与财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业财融合有助于打破财务和业务各部门的职能障碍,达成部门间的协同机制,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进程。

3. 全程把控企业的运营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体现在:全员、全业务、全流程,这有助于帮助企业把控风险。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模式,打破企业原有的信息孤岛,遏制因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各种道德风险;业务全覆盖,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资源浪费的风险;业务流程全跟踪,能及时察觉业务预算执行的偏差,降低业务运营脱离企业战略轨道的风险。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追踪、评价,及时发现、把控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控制,让企业运营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蓝图,合理地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4. 为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细化分解到企业每位员工,而企业员工要根据预算目标设置来完成既定的目标工作,最终的工作效果由全面预算管理指标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则能够为年终考核提供依据,并与绩效奖励直接挂钩。把企业的战略与预算绩效目标相结合,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员工潜能,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内容层面问题

1. 预算内容缺乏前瞻性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业务预算、资金预算、财务预算等。每一项预算编制数据都应该来源于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企业潜在的发展机会的合理预估。目前,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大都围绕以往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指标的平均增长率等历史信息来开展,导致预算编制内容相对死板、机械,甚至脱离企业战略规划的轨道。

2. 预算管理背离全员参与的初衷

受传统预算思维模式的束缚,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大都交由财务部门来完成,导致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职能障碍。财务部门不了解企业业务,便无法准确地分析编制的业务预算、预测未来年度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信息,从而无法合理预测企业未来年度的资金缺口。此外,依据财务部门机械编制的业务预算、资金预算推算出来的预算财务报表也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二)基本流程层面问题

1. 预算执行的监督、分析不及时

预算执行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偏差,并通过对偏差进行分析发现并控制企业潜在的运营风险。一些企业忽视预算的监督作用,对预算执行缺乏清晰的过程管控,甚至未设置相关监督机构,导致年末突击消费、预算外支出等现象普遍存在。

2. 预算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

企业预算考核指标的设置常常会出现以下两种问题:

(1) 企业没有对指标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充分的调查,导致预算考核指标设置过高或过低。如预算指标设置过低,被考核岗位的预算目标很容易达成,绩效差距拉不开,绩效考核失效;而预算指标设置过高,被考核岗位的工作目标很难达成,企业被考核人员的积极性便难以被调动,致使消极怠工。

(2)预算考核侧重于财务指标,忽略了非财务指标。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更偏向于运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指标来进行预算考核,容易忽略市场份额、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非财务指标,片面的考核标准势必阻碍企业的全面发展。事实上,企业高层需要运用财务绩效指标来考核他们的工作结果;而企业基层的员工,则需要考核他们的非财务指标,即他们的工作过程。如何分配好财务绩效指标与非财务绩效指标的权重,做到全面、科学地考核,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难题。

(三)管理模式层面问题

1. 全面预算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内部设有权责明晰的预算决策、编制、监控、考评等机构以确保预算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由于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不少企业的预算管理机构设置往往局限在预算编制层面,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对预算执行进行实时的管控与考核。有的企业甚至每年临时组建预算编制机构,在每年预算编制工作完成后便解散机构,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全程把控。

2. 全面预算管理人才素质欠缺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预算管理人员具备对大数据快速搜索、分析的能力;对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敏锐判断的能力;对企业财务状况、业务发展情况深入把握、精准预判的能力。目前,部分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疏于对战略型预算管理人员的培养,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常常出现两种倾向:或是从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临时抽调非专业人员;或是脱离业务部门,将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完全托由财务部门完成。这两种做法都背离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才合理的培养方向。

三、深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1. 优化机构设置

全面预算管理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通力合作,才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科学、高效地开展。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主导、贯穿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通常由决策机构、组织机构、编制机构、执行机构、监控机构、考评机构组成。企业可专门设立如下两种机构以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1)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其成员构成可以包括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等,主要负责审批企业年度等预算方案、制定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监督并考核企业预算执行情况等;(2)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其成员构成包括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人员,主要负责预算管理等制度的拟定,预算的编制、审核、调整、分析、考评等工作,其工作成果直接交由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具体如下图1所示。

2. 加强制度建设

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除了需要完善的组织架构外,还要依靠规范、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做到有据可依、照章办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应该大致包括:(1)预算编制制度。预算编制制度应具体规范企业预算编制的适用范围、预算编制的方式方法、预算编制的程序及预算编制的内容与分工等信息。(2)预算执行报告制度。针对预算执行报告不及时、预算年末突击消费等问题,企业应该设立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具体设定预算报告的报送周期、预算报告上报的流程、预算报告该具备的基本框架等内容。(3)预算监控反馈制度。预算监督应该覆盖企业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预算监督反馈制度的完善可以及时将预算管理中的问题自下而上反馈给各责任中心负责人、预算管理委员会。完整的预算监督反馈机制包括:预算监督反馈机构人员的具体分工、预算监督反馈的内容及预算监督反馈的具体流程等。(4)预算考核与奖惩制度。完善的预算考核制度应该与奖惩制度挂钩,严格规范各预算考核指标权重的设定、预算考核时点的设定、预算考核对象范围及考核奖惩办法的设定等。

(二)将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指标层层分解

1. 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分解

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是围绕企业战略目标来制定的。企业内部根据企业各经济责任部门的经营决策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责任中心,主要包括: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及收入中心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一经确定,便可层层分解至各责任中心,再由各责任中心负责人根据分配的权限,将目标分配至中心内部各个岗位,确保责任到人。

2. 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指标的分解

为了及时对分解后的预算管理目标进行考核,还需对预算考核指标进行层层分解,确保预算管理目标能够自下而上地实现。企业内部不同的责任中心相关的考核指标也不同:(1)成本中心:主要设置成本变动额、成本变动率、产品生产成本消耗定额等指标。(2)费用中心:主要设置费用率、费用总额、单项费用定额等指标。(3)收入中心:主要设置销售增长率、销售收入目标完成百分比等指标。(4)利润中心:主要设置边际贡献、营业利润率等指标。(5)投资中心:主要设置投资报酬率、经济附加值等指标。每一项指标都应设有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可以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所处行业内的标杆企业、企业对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判断,以及企业以往的平均考核标准等进行设定。

(三)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打造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不仅需要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还需要依靠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工具。在大数据时代,全面预算管理云平台系统应运而生,为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智能化、自动化的预算管理平台。全面预算管理云平台系统是一个集合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监督于一体的预算管理共享平台,它贯穿、应用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利用云计算打造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有如下优势:

1. 提升预算编制、预算审批的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云平台系统为企业打造了统一的预算管理数据库,企业的财务部门及各个业务部门可通过云计算获取编制预算所需的数据,按照统一的预算编制模板开展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人员无需再为以往数据源分散,预算分层编制、逐级汇总等问题耗时耗力。借助云平台,各级预算审批可以同步完成,审批流程透明化,大大缩短预算审批时间,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2. 预算执行全程监督,出现偏差及时调整

云平台实现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便于监管部门及时监督企业各预算项目的执行情况,及时与预算考核指标进行比较,如果出现执行较慢或与预算目标偏差较大的情况,可以直接追溯到相关的责任中心,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并及时作出调整。

3. 预算分析、预算评价围绕企业发展战略

全面预算管理云平台可以直接把企业各项业务预算执行情况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把二者进行实时比对,方便企业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各责任中心对企业在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中的贡献,并将贡献与部门绩效相挂钩,及时调动各部门预算执行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志慧,侯立新,石倩倩.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物与案例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229.

[2]孫宇熙.云计算与大数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213.

[3]彭雪明.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14):75-76.

[4]吴云,符天.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2017(30):114-115.

[5]陈今帼.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论,2018(34):109-110.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对策建议问题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