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新探索
——微电影模式*
2020-12-14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4)
高校人文社科课程微电影实践教学是指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人文社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同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然后通过撰写剧本、排练、表演、视频拍摄与后期润色——视觉和声音剪辑、制作字幕及添加特效等环节,最后创作出能够体现主题思想正向升华的微电影(50秒~20分钟)的过程。微电影因其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以及“微投入、微周期、微时长的特征,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已经成为一种校园时尚和一种文化现象[1]”。微电影中的特定情境、人物故事、矛盾冲突与化解等能够助力大学生透彻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精神与意志力量——主流价值观的培养、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净化、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因此,微电影模式不仅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变的思维特点,而且对丰富人文社科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 微电影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步骤
1.1 前期工作
首先,教师要根据人文社科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策划和设计出微电影实践教学指导手册,明确创作微电影的目的、作用及具体实施步骤。其次,将每个班级分成3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分别由班长、团支部书记、文艺委员担任组长,然后结合每名学生的特点,由组长对组员进行角色分工如编剧、导演、演员、摄像、视频制作等。第三,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实践教学指导手册,使他们在了解人文社科课程实践教学精神实质的基础上,透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2]”的深刻内涵,真正明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的依托。第四,确定实践教学活动主题。“主题是微电影所要表达的知识点,说明要解决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甚至还要写简单的摘要,以便进行微电影的设计与制作[3]”。因此,教师要根据人文社科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指导各小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代表性的实践主题进行微电影拍摄。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家乡发展与变化、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医患关系等。每个主题都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紧密相连,都“贯穿着一条精神主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焕发出的正能量[3]”,从而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深刻道理,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判断能力、思想境界及道德水准。
1.2 技术培训及微电影制作
尽管微电影制作技术并不高深莫测,但由于大学生所学专业各有不同,因此,在拍摄与制作之前,有必要邀请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与指导。通过培训,使大学生学会选取设备、布置场景场地及选择合适的软件,学会相对简单的移动终端拍摄法,学会如何控制微电影的拍摄时间,如何录制出高质量、画面清晰的作品,如何在视觉、声音、字幕及特效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后期制作,学会怎样选择有利于作品播放与观看的视频格式。另外,大学生拍摄和制作微电影,并不需要多么复杂、高级或专业的设备,通常使用的智能手机和电脑就可以成为他们得心应手的制作工具,这就让那些经济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大学生借助微电影这个平台,有机会接触到原本昂贵的、想都不敢想的电影艺术,这也是微电影活动能够吸引大学生的主要原因。
培训结束之后,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在撰写剧本、排练表演、视频拍摄及后期编辑等工作的基础上,创作完成相关主题的微电影作品。
1.3 微电影作品评价、修改及发布
首先,教师应组织学生以大班型为单位(4~6个班级),在阶梯教室依次播放、验收各小组的微电影作品;其次,各小组要结合人文社科理论知识(相关的概念、原理等),从思想性、感染力、艺术性、创新性、表演水平以及制作质量等方面,对每件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分析与讨论,找出作品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使大学生辨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第三,由教师对所有作品进行全面点评、总结,然后再结合各小组提出的设想,指导学生及时对作品进行删减或调整;第四,将经过筛选的优秀作品存入微电影资料库中;第五,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并分期、分类发布到微信、微博、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社交论坛等媒介或推荐参加各级微电影大赛。
2 微电影模式的作用
2.1 促进大学生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
理论观点只有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才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理论内涵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够为人们所信服,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是得不到真知灼见的。目前,以现实生活为素材、以亲身体验为依托的微电影模式,已经成为大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的适宜平台。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微电影故事里生动地展现出来,改变了以往大学生对人文社科课程就是理论说教、概念解读的呆板印象,提升了人文社科课程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作潜能。其实,微电影的制作过程就是大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消化、分析与提炼的过程,是大学生价值观纠偏、思想观念归正、认知水平升华的过程,是大学生对人生意义、人性本质认识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面对社会复杂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正确抉择的过程。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剖析、演绎,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魅力在大学生头脑中得以彰显,正确的价值观得以确立,从而帮助大学生扩大视野、升华境界及规范行为,这不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与大学生成长规律相契合,更体现了杜威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这个论断。因此,以微电影为抓手开展实践教学,既是大学生对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的过程,也是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通过情景再现和大学生的亲身演绎,不仅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实用,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提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辨析以及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2.2 培养创新、合作等能力
微电影制作是一种创设性实践教学模式,它强调激发大学生的创作灵感与创新思维,强调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大学生一定要亲身体验、独立观察与思考,这既符合青年大学生追求个性独立、追求标新立异的特点,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微电影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都有可能身兼数职,如编剧兼演员,摄像兼导演,场记兼化妆、服装、道具,录音兼灯光、视频编辑等,期间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发扬恪尽职守、坚强担当、团结合作的精神,既要完成好自己承担的任务又要搞好团队协作,从而将微电影故事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以及人文情怀尽可能完美地表现出来。“这种寓教于情、寓教于文的教学模式,不仅使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实用[5]”,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与信服,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6]”。
2.3 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微电影犹如一股春风,为人文社科课程实践教学带来焕然一新的变化,也为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的发挥在很大层面上缘于授课教师自主性的发挥。因此,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求知欲强、领悟性高的青年大学生,已经倒逼广大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观念,务必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化素养,更新知识储备,变革既有教学手段,勇于承担信息化教学的策划者、引领者、组织者与协调者的职责,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学识水平、文化素养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言行中,体现在学生的微电影作品里,从而真正将人文社科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2.4 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的新媒介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5G、4G及无线WIFI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微电影的传播优势显而易见。只要有手机或电脑和互联网,观众在短时休闲状态或移动状态下的零散时间段,就可以“即时欣赏”到不同题材的微电影作品。这些都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的“个性化”、“移动化”、“碎片化”、“及时性”、“广泛性”以及“便捷性”的传播方式相契合。因此,大学生创作的微电影作品已经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又一种媒介。这些短小精悍、微言大义的作品可以在校园网、微信、微博、社交论坛、优酷网、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播放。在“临场性”的作用下,观众对微电影中所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唤起情感上的共鸣,产生“知情意行”式的“亲历”与“体验”效果,从而于润物无声中接受主流价值观的正向教育。同时,在“跟风”效应的影响下,对社会公众的辐射教育效果也会显现出来。
3 结语
开展微电影实践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建立人文社科课程微电影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制度,对微电影实践模式在人财物方面给予保障;其次,大学生创作的微电影作品一定要符合人文社科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要紧扣教学重点、难点,要符合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规律;第三,要把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重要事件、时事话题、时尚元素等作为微电影选题的素材,使微电影作品能够与时俱进,展示鲜明的时代特色;第四,要遵从小制作、大担当的原则,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大上”而要求大学生制作超出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作品;第五,要把握健康、积极向上的创作方向,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微电影故事的灵魂;第六,要避免出现为讲故事而讲故事的倾向,要通过讲好每一个中国故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广泛传播,从而实现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