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旭东主任医师“调中焦以护脾胃”思想探悉

2020-12-14田旭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7期
关键词:平调旭东胃气

郭 军,田旭东

(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科,甘肃 兰州 730050)

田旭东主任医师为甘肃省著名中医,对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消化性溃疡预防复发治疗、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癌前病变、中医干预治疗重症胰腺炎、中医治疗溃疡型结肠炎等方面造诣深厚,曾经主持过国家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老师在治疗脾胃病中一直强调“治中如衡、非平不安”,该理论基于人体脾升胃降的特点。本文中通过数个案例对老师思想进行阐述。

1 升降如衡

我国中医历代医家都将顾护胃气作为治疗的重要准则之一,在治疗疾病中将“保护胃气”贯穿其中,在《景岳全输·杂证谟·脾胃》中表示,欲察病,先察胃气;欲治病,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说明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首先需要顾胃气,人以胃气为本,表示人体中胃气为元气治本,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当饮食不当时容易对胃气造成伤害。胃气为人后天之本,作为水谷转化源,在疾病出现、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案例一:陈某,女,35岁。胃部胀痛2年余,饥饿状态时加重,通过进食能够缓解胃部胀痛,存在嗳气频繁发作、干呕恶心、纳差、间断性反酸等症状。诊断前一天黑便两次,同时胃痛症状加重,通过胃镜诊断表示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舌苔呈现白腻状,为脾虚,以开郁理气、化湿健脾法,开药如下:丹参20 g、旋覆花15 g、浙贝母15 g、海螵蛸15 g、代赭石15 g、白芍15 g、党参15 g、茯苓10 g、柴胡10 g、炙甘草5 g、檀香5 g,加水进行煎服,1剂/d,患者在服药2剂药后,嗳气降低、恶心已止、胃痛明显改善,仍存在食纳差、进食后上腹部胀满,在二诊中,加半夏10 g、厚朴10 g,加重使用炙甘草。田旭东老师认为在对脾胃升降气机调整中,对肝的疏泄作用非常重要,疏肝和胃为提升肝脾下陷清气、降低肝胃上逆浊气。

案例二:李某,男,49岁。胃部反复脘痛4年余,加重2周,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疲乏反酸,同时大便干结、口干、易怒。患者在1年前与外院通过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舌苔呈现白腻状,脉弦细。为中焦气机失和、胃失和降、肝气犯胃。治疗中以降逆悦脾、疏肝和胃为核心,开药如下:炒白芍20 g、丹参15 g、白术15 g、枳壳15 g、柴胡10 g、元胡10 g、焦神曲10 g、代赭石10 g、生姜10 g、大枣5 g、甘草5 g、钩藤5 g、旋覆花5 g、砂仁5 g,加水冲服,1剂/d,服用6付后通过诊断,患者无呕吐情况、胃脘痛完全消失,食纳仍较差,偶尔伴有恶心,仍然存在反酸,脉沉细、边齿痕、舌苔呈白,上述药房去元胡后加黄连5 g、吴茱萸5 g、丹皮10 g,继续服7剂。

在上述两病例中均使用旋覆代赭汤加减进行治疗,田旭东老师常常讲胃腑通为顺、降为和,不仅仅是对胃腑肠道进行通泻,主要为对患者气机进行调整,使胃气降、脾气升。脾胃同居与中焦,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当脾胃浊气不降、清气不升,导致两气相干,滞留中焦,则导致脾胃受损。治中焦如衡中强调使人体脾胃两者气机达到平衡,同时强调中焦气机中肝木疏泄的重要性,党参具有补气虚、益脾胃的效果,代赭石质地重,具有善镇冲逆的功效,旋覆花性温、具有降逆止呃、下气消痰的作用。田旭东老师认为当代人群在饮食中多厚腻,导致胃容易受到损伤,因此需要重视对甘草、党参、大枣、生姜的使用,达到顾护胃气的目的。

2 寒热平调

田旭东老师在临床治疗中非常重视寒热并调,在使用辛凉之剂时必须要加温药进行佐制,当寒热错杂邪气结于中焦中,会导致脾胃出现升降失和的情况,仅仅使用辛温芳香之剂会存在助热化燥的弊端,如仅仅使用苦寒清热之剂又存在损阳伤气的弊端,因此在治疗中需要以寒热并用为原则,通过对脏腑寒热进行平调,达到治疗脾胃病的效果。

案例:王某,男,44 岁。胃脘部反复烧灼疼痛、在进食凉物后症状加重,存在大便稀溏、嘈杂、呃逆、口干等情况,舌苔呈现红薄状,脉呈缓。辩为寒热错杂之胃脘痛,治疗中以寒热平调为原则,使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药方:半夏10 g、党参10 g、干姜10 g、黄芩10 g、炙甘草5 g、黄连5 g、大枣3枚、生姜2片,加水煎服,1剂/d,患者二诊中表示胃脘部疼痛明显缓解,食欲较差,在进食后上腹部呈胀满感觉,大便略为稀溏,在上述药方中加炒白术15 g、焦麦芽15 g,患者再服7剂。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害杂病论》中,具有消痞散结、寒热平调的功效,本案例中患者寒热错杂,中焦失和,脾胃升降失常,在治疗中应当以益气和胃、平调寒热为主,半夏泻心汤中,黄连、黄芩属苦寒,具有泄热开痞的功效,生姜辛温,具有止呕、散寒、稳中的效果,半夏辛温,具有降逆止呕、散结除痞的作用,上述四药配合使用具有辛开苦降、平调寒热的效果,同时患者寒热错杂又因为中虚失运,因此加以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3 补运兼施

案例:蒋某,男,61岁,患者进食后出现反复上腹部胀满、乏力、嗳气、大便稀溏、不思饮食。舌苔呈痰、薄、白状,脉沉细。辩为脾虚气滞。对其使用健脾运脾之剂,药方:仙鹤草30 g、党参30 g、炒麦芽15 g、佛手15 g、茯苓15 g、白术15 g、枳壳15 g、石菖蒲10 g,加水煎服,1剂/d,枳壳具有行气消胀、理气宽中的功效,佛手性属温和,具有梳理肝气避免木郁克土、舒畅脾胃气,同时不会造成耗气伤津的弊端,与枳壳相伍具有运脾调气的功效,石菖蒲具有化湿和胃、芳香醒脾的作用,炒麦芽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的作用,仙鹤草、白术、党参具有益气健脾的效果,诸药合用,具有补气助运、调气健运的功效,同时具有肝脾共调的作用,调畅脏腑,使其升降如常。

我国古代中医学家提出“治未病”的思想,脾胃是人体正气中非常重要部分,田旭东老师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以顾护胃气、健运脾胃为主要,体现出现“治未病”思想的重要,在实际临床治疗中,需要对患者胃气进行保护,不能妄自使用攻伐治疗方式,避免损伤正气,加重患者并,田旭东老师表示人们在生活需要调节饮食、劳逸结合,保证脾胃功能正常运行,避免疾病出现,当出现疾病时对脾胃进行调养,避免疾病加重。人体脾胃属于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中医治疗疾病中,扶正、祛邪都需要注意对脾胃,需要对胃气进行保护,对脾胃进行补益,促进胃气的生化,进而立中气,能够防止外邪内陷,同时有效放置攻伐太过,同时对其他脏腑机械能滋养,保持阴阳平衡。在中医中中焦脾胃体现出由整体出发,进行辨证论治,脾胃在人体中属于中州,是气机升降的猪妞,当人体出现上下同病、五脏皆病、阴阳失调时,通过中焦论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4 总 结

田旭东老师认为,对脾胃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以及平衡状态,体现出中医中“和”的思想理念。在临床治疗中遵循升降如衡;寒热平调;补运兼施,恢复脾胃正常状态。

猜你喜欢

平调旭东胃气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非遗传承视角下菏泽大平调传承人才“四位一体”培养研究
开学第一天
菏泽大平调的传承及保护策略研究*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成武大平调概述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看图说话,揭开幂函数的庐山真面目
大平调的继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