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

2020-12-14王艳侠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7期
关键词:诊断率室间隔先心病

王艳侠

(北京和美妇儿医院,北京 100029)

先天性心脏病在活婴中所占的比例为7~8‰。产前对胎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有利于推动我国的优生优育计划,提升人口整体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胎儿心脏异常病例,孕妇孕周在20~32周,孕妇的年龄23~40岁,平均(28.3±2.6)岁。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符合临床对比研究要求。心脏异常胎儿在引产后进行尸检、或是产后经过CT检查、彩超检查确诊。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Voluson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C1-5,频率1~5 MHz,选取“Fetal Cardiac”模式,观察组由多年经验的超声心动图医师诊断,对照组病例检查诊断由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的超声医师诊断。对照组病例进行普通检查,四腔心检查和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检查及三血管切面[1]。观察组病例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查,采取节段分析方法,分别诊断胎儿的心室与大动脉连接、房室连接、静脉和心房连接、心室位、心房位情况,获取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平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上下腔静脉入右房切面。同时,测量不同心动周期的血管内径流速和心腔大小。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例的检查结果,包括复杂先心病、单纯先心病。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39例病例确诊为25例复杂先心病,13例单纯心脏病;对照组39例病例确诊为17例复杂先心病,19例单纯性心脏病。将该结果与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复杂先心病诊断率为64.10%,单纯心脏病诊断率33.33%,对照组复杂先心病诊断率43.59%,单纯心脏病诊断率48.72%,。

3 讨 论

1982年超声心动图检查首次应用于胎儿心脏病检查,是检查胎儿心脏畸形的重要方法。参考国内文献,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观察组各种畸形类型有,单纯性室间隔缺损12例,左室发育不良4例,右室发育不良3例,右室双出口3例,永存动脉干3例,大动脉转位1例,肺动脉闭锁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主动脉发育不良2例,单心室2例,法四2例,漏诊1例肌部室间隔缺损。对照组漏诊3例,误诊2例,超声心动图复杂先心病诊断率高于筛查组,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筛查组,该方法的诊断敏感性和安全性均比较高[2]。

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佳时间是孕20至26周,能够相对清晰的显示胎儿心脏结构及其大血管结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肌部室间隔缺损漏诊,考虑可能因为缺损较小,胎儿期左右室压力基本相等,缺损处分流减慢,彩色血流显示不敏感。

目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较好,90%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能被确诊,但小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较轻微的肺动脉或主动脉狭窄容易漏诊或误诊。可将该技术广泛应用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中,尤其是高危人群的检查中,可有效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对新生儿、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次临床探究的结果为:复杂先心病64.10%,单纯先心病33.33%,漏诊率2.56%,复杂先心病高于对照组,误诊及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可见,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先天性心脏病不仅影响胎儿的健康和生命,还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尤其是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胎儿,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上需要对孕妇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超声心动图是一种质量较高的诊断方法。

猜你喜欢

诊断率室间隔先心病
心室短轴切面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诊断的应用价值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误诊分析
肥厚型心肌病不同肥厚部位的心电图表现及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
分期手术治疗婴幼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效果分析
出生的不公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不开胸也能治先心病
谈谈先天性心脏病
谈谈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