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医药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12-12常雪莲胡小冬杨小迪薛洪宝
常雪莲,胡小冬,倪 虹,杨小迪,魏 星,薛洪宝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蚌埠 233000)
制药工程专业是适应药品生产需求,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结合发展的技术性强、覆盖面广的专业,运用化学、药学、工程学、管理学等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药物制造的实践过程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工科专业[1]。《医药学基础》是我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授课对象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医药学基础》作为制药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开设是解决制药工程专业课程门类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有效途径[2]。该门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组成,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因此实验教学成为提高《医药学基础》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实验教学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使其具备分析问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我校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自2013年开始招生,该课程也是医学院校背景下的特色课程,期望培养具备医学知识背景、“药味十足”的制药工程人才。如何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突出医学院校专业特色,稳步推进制药工程专业《医药学基础》课程建设发展,本文从实验课教学的实践出发,对相关工作进行探讨与总结。
1 确定实验教学内容
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内容与该门课程匹配,是需要研究与思考的,因为现有市售实验教材所提供的实验内容都是各个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和需要开展的教学内容,严重脱离我校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自己挑选适合本校教学的实验内容。我们遵从以下几条原则制定实验教学内容:(1)注重从宏观角度观察人体结构。按照培养计划的安排,该专业学生没有进行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从微观层面较难理解人体的结构,我们主要从解剖学角度在系统和器官水平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如通过大体解剖标本观察形象化的认识人体的各系统解剖结构,实验教学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2)与今后的学习或工作方向相关。研发的药品中很大一部分是解决由病原微生物引发人类疾病的治疗,所以实验课里我们开设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的知识内容。微生物技术中经典的革兰氏染色和药品研发中经常会用到的药敏试验均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是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我们安排两次动物实验课,由4-5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次通过对一只家兔的捉拿、固定、耳缘静脉注射和解剖,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些家兔解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也为今后药理学实验奠定一定基础。(4)培养医学兴趣,普及医学实用知识。虽然制药工程是工科专业,但是在我校总体的医学环境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最想知道的医学常识性知识和最渴望掌握的医学基本操作,最终我们结合理论内容选择人体血压、血型和心电图的测定作为实验内容。
2 编写实验指导教材
教材的编写关系到教学内容能否保质保量完成。根据选定的实验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实验课相关的各医学基础专业教师编写综合性实验教材。按照实验目的要求、仪器材料、原理、方法、结果和课后作业等方面编写每个实验内容,并配上精美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另外,我们根据前几届开设这门课程的经验,不断修改、完善教材内容,使其达到可参考性、可应用性的要求。课程组教师们经过三次增减调整实验内容,第三次修订印刷的自编实验教材目前已投入使用。
3 优化教学内容,实施模块化教学
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整个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分为解剖学基础、机能学基础、微生物学基础等三大模块。覆盖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在解剖学基础模块,通过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脉管系统分别介绍人体的构造。机能学模块介绍实验动物的捉拿固定、麻醉与解剖、小鼠实验性缺氧;人体动脉血压、心电图和血型鉴定,介绍动物和人体机能学研究。在微生物模块介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等不同病原体的知识,常用经典的革兰氏染色、白喉杆菌的特殊染色、药物敏感实验、紫外线杀菌实验等内容。这些实验分别开设在解剖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和微生物学实验室。授课教师也分别从这三个实验模块挑选优秀的实验教师带教,以保证教学质量。
4 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考试促进教学
由于实验内容由三个模块组成,用统一的评价考核标准会存在不合理方面,我们结合各模块学科特点将实验考核贯穿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实验预习提问考核、过程考核、操作结果考核和科学素养评价四个部分,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效果情况。120分钟的实验课,教师利用40分钟讲解实验内容,50分钟留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下课前30分钟进行实验结果的考核,还可以讨论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或者新发现。其中对实验结果的考核采取随堂小测试,使学生在每节实验课都保持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目标性,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激发学生认真实验的动力,也让教师们了解到这堂实验课的效果[3]。课后,有的教师要求写一份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的主要内容记录清楚。有的教师要求绘图,以图形的方式理解记忆实验的内容。总之,结合各模块的内容特点,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促进实验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5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教学工作基础
我们从各学科挑选专业老师组成一支固定的教学团队,由一位具有医药学相关背景的高职称教师全面负责督导整个教学环节。目前该门实验课拥有一支专业背景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博士1名,硕士3名,本科4名。专业课教师涵盖解剖学、显微形态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机能学专业。各位老师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并且通过集体备课,定期开会讨论总结等方式,集思广益,从多学科角度综合考虑教学问题。另外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和各类学术研讨会,注重师资能力提升。我们积极鼓励教师撰写《医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论文和申报相关的教研项目。
6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重视学生道德培养
“课程思政”是指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4]。药品是人类战胜疾病、维护健康的特殊商品。它的研究、生产和流通整个过程虽然与有机化学及化工过程密切相关,但更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它不仅要考虑产品的药理、药效问题,更要考虑其使用安全性和毒副作用[5]。药物生产质量与患者生命息息相关,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我们要给学生树立诚实做人,诚信做药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在解剖学实验课前引领学生参观厚生堂,聆听讲解员老师对遗体捐赠者献身医学先进事迹的介绍,使他们明白要敬畏生命,面对“大爱无言”之师而倍感肩负着的责任与使命。
7 展望
制药工程专业是我校新兴专业,实验教学是提高制药工程学生观察、动手、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其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6]。目前这门实验课程建设工作已基本走向正轨。由于开课时间尚短,仍存在教学规律有待摸索,积累的教学经验有限等诸多问题。如何在医学背景下办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专业,对于我们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需要继续探索、改进和完善的问题。在教学研究过程中,采用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调整的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突出医学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的理念与特色[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