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河南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情况调研分析

2020-12-12张怡辉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内销订单出口

张怡辉

(郑州师范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外部环境对外贸影响总体可控,但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外贸企业加速复工复产,采取提前锁定订单、出口转内销等自救措施,带动全省对外贸易3月份由负转正,连续8个月正增长。

同时,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与国内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共振,外贸型企业面临订单受影响、复产不达产、复工不复岗、经营不增收的困境。

在手订单取消或推迟。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国外客户订单观望态度严重,不少境外客户处在停产状态,导致订单推迟或取消,同时国际商务活动陷于停滞,市场推广开发受阻。

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一方面,企业营收下降。国际贸易需求方临时要求降价、延迟交付货款,甚至以不可抗力为由取消合同。另一方面,企业运营成本上升。企业员工工资、厂房租金等刚性支出不减,防疫消杀、物流库存等成本增加。受营收下降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甚至有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面临生存考验。

国际贸易“供给侧”法律风险攀升。主要表现为因上游企业供应链中断而延迟交付或不能交付,引发合同不能如期履行的违约风险;因第三方原因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供货纠纷,以及协议签署节点能否合理预见疫情,引发的不可抗力免责的证明风险;因公共卫生疫情超出合同保险范围、理赔所需证明材料繁杂,以及赔偿数额与实际损失差距较大,引发的运输保险理赔风险。

部分外贸企业用工减少。受订单不足、生产萎缩影响,部分外贸型企业通过削减用工人数减少支出,减员人数和比例较高企业集中在汽车制造、家具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

企业积极开展出口转内销,仍面临不少堵点难点

在国际市场受阻情况下,一些企业已进行了有益的出口转内销尝试,取得一定效果。从出口转内销的成功案例看,有三个特点:一是产品品牌优势明显,产品技术性能过硬、市场竞争力强,具有快速打入国内市场的有利条件。二是企业超前谋划、提前布局,通过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等举措,增强应对外部环境冲击的能力。三是契合国内市场需求潜力,抓住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等快速恢复的机遇窗口,迅速打通市场销售环节,实现了以国内市场回补国际市场。

同时,企业面临“产品转型难、市场开拓难、品牌塑造难”等难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营销模式差异明显。外贸企业采取“生产导向”营销模式,缺少国内市场渠道,对国内市场准入、销售、结算等规则不熟悉,转向内销需重建营销网络、储备营销人才,企业管理模式随之转变、短期内相关成本上升。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恢复至正常水平尚需时日,新消费需求培育力度有待加大,很多优质品牌企业深耕国内市场多年,部分出口型企业自主品牌市场知名度不高,与市场既有优质产品相比竞争力不足。

产品需求存在错位。部分出口型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天然不足,如国内最大发制品企业河南瑞贝卡反映,公司80%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国内受消费观念影响,市场容量有限。部分产品国际国内标准不同,出口转内销意味着企业要调整产品结构,新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投入增加,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

关于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相关政策建议

降低企业内销成本。阶段性推动出口转内销产品继续享受出口产品相关政策,如落实暂免加工贸易内销缓税利息、扩大内销选择性征税试点至所有综保区的政策,为企业拓展内销减负助力。

加大内销支持力度。出台标准衔接指导意见,为原“出口产品”适应国内市场需求提供便利。推广企业先行销售、月度集中办理内销申报和纳税手续,取消部分业务单证和审核作业环节,方便企业办理内销手续。加强政策宣传和产销对接,进一步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

用好产销对接平台。办好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专业展会,搭建内销展示交流平台,组织外贸企业与国内采购商加强对接、洽谈成交。

拓宽线上合作渠道。引导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面向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同步展示销售优质出口产品,推动内销规模化、品牌化,更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猜你喜欢

内销订单出口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浅谈中国轻工业发展出路
福建出口食品企业“同线同标同质”推进情况与分析
给情绪找个出口
关于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作的几点思考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金融危机背景下玩具出口企业转内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