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2020-12-12张广彬

时代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精神思想建设

张广彬 林 洁

(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1)

独立自主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涵

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实质就是坚持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一条适合自己并属于自己的一条社会主义道路。在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在毛泽东的一系列著作中,独立自主思想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政治上,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湖南农民考察报告》等文章中就已经开始了对独立自主思想的一些探讨和表达,并且由此逐渐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军事上,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文中,主张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要求我们的军队要坚持长期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抗战。经济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中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和措施。同时在解放区开展大规模的军民生产运动,使产品完全自给,不靠外面。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并且于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使我国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文化上,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的八股》的报告中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并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延安整风运动。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以独特的智慧让独立自主思想在文化艺术上大放异彩。外交上,毛泽东在建国初就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但是这种“一边倒”是在坚持独立自主思想的基础上有原则的倒向苏联,在经济上仍主张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了三大改造,维护了民主独立和国家主权,赢得了国际地位,为之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独立自主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根本经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遵循,贯穿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独立自主是赢得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中国要发展,必须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使我国在国际竞争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梦”,才能使我国逐渐屹立于民族之林。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与各国相互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我国创新少、仿造多;高端少、低端多;品牌少,贴牌多。甚至一度还出现了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这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力发扬和提倡独立自主中的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从美国狙击中兴再到断供华为芯片,从组合各项配件而成的国产大飞机C919再到缺乏优秀国产汽车的独立品牌,一方面是由于他国对中国企业变本加厉的打压,而另一方面这又看出我国对于核心技术的缺乏,这都对我国的自主创新敲响了警钟。只有将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反观美国宝洁公司,旗下玉兰油、SK-Ⅱ、飘柔、潘婷、海飞丝、佳洁士等各种品牌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欧美的LV、Chanel、Dior、Versace、Prada、Gucci等各种知名大牌风靡全球,日韩的动漫、影视剧等各种优秀电视节目充斥荧屏,这无疑不彰显了其品牌和创新的巨大威力。习主席提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为此,只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才能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独立自主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基础教育建设。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独立自主思想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孕育它、发展它的文化母体。中国古代的《周易》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求做人做事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又对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进行了经典的概括,同时也成为了各个时代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在《毛泽东早期文稿》中,毛泽东就摘录了大量古人独立自主和自强不息的一些经典言论并加以发挥。因此正是这种数千年来的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这种主体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时期奋起反抗,在国家发展时期得以开拓进取。因此坚持并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发扬独立自主精神的基本遵循。只有不断地在其中汲取营养,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机遇;只有不断地在其中学习和进取,才能在时代的激流勇进中把握航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基础教育则对全民族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基础教育本身就带有独立价值。要将独立自主思想融入到基础教育中,从小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品格,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尊。习近平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是提高民主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文章。”要让独立自主的思想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精神,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追求独立自主的理想信念,拥有独立自主的道德品质。就要加强基础教育的建设,发挥基础教育的奠基作用,让独立自主的思想扎根于全体中国人民的心中。

培养创新能力,奖励自主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独立自主精神是创新的重要支撑,创新是独立自主精神的集中体现。当前全球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叠加发生,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急需调整,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独立自主和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新华网,2020年11月12日。]因此,要健全人才创新机制,促进科技人才的引进与交流,加强自主人才的培养力度。其次要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建设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者的产学研创新平台,为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桥梁和纽带。最后,要重视科技奖励,奖励自主创新。要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各种方法去尊重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因此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努力进行科技创新,才能适应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才能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基础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成就、不断获取新发展、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毛泽东认为,独立自主是与国际社会、国家的治理和建设、世界各民族的团结紧密联系的。坚持独立自主,实际上是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肯定。然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非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也并不是拒绝外援、拒绝帮助。相反的是强调要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基础上,接受并争取一切外部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各种物质和道义上的援助,并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和创造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自力更生的水平,促进我国的独立自主再上新台阶、新水平,再进新发展。

猜你喜欢

精神思想建设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思想与“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拿出精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