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祖文化的仪式传播及其伦理教育价值

2020-12-12

莆田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妈祖伦理仪式

曾 伟

(莆田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对于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体现了一种在人本理念话语体系里重新解读认同问题的价值维度。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妈祖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民间文化的代表,倡导了怎样的价值认同?潜藏了怎样的精神世界?对地方高校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有何启发?这是在论及妈祖文化引入校园传播时需要考虑的面向,也是 “三全育人”背景下,有效发挥地域特色文化的作用,将道德伦理教育的内涵有机融入地方高校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工作中值得地方高校探索的领域。妈祖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地方高校重要的德育及伦理①教育资源。要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共同的人伦修养提升与伦理实践展开着手②,基于伦理道德意识所具有的自觉性、实践性、反思性[1],在认同、践行、反思的往复循环中不断加以提升。

举凡历史文化现象,往往有其根基且源于人们所继承的传统思想观念,观念上的或历史实践中的文化传承因而常常成为一个地域最为显著的特征,具有稳固的传统与社会认同。回顾某个地域的先民社会,追溯人们长期建设与维续的社会生活,了解他们认知、解释与回应世界的方式,及其如何看待自身的安身立命与情感需求,如何看待其所处的群体的存续发展,人们都不会单纯地以为黎民百姓生活的世界是 “缺少文化”的社会,也不会无视其文化的主体性存在及其所传播的价值理念。由此所得到的启发是,在地方高校的德育及伦理教育中,首先需要借重的就是此地先民所遗存的文化资源,及已然构筑的认知结构和心智意向。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实践以及不断反思,形成螺旋式上升。妈祖文化由此成为作为地方高校的莆田学院在伦理教育工作中特别需要借重的文化资源。基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属性,本研究侧重由妈祖文化仪式传播所建构的伦理教育场景出发,尝试探讨妈祖文化的仪式传播及其伦理教育价值,以就教于方家。

一、妈祖文化的仪式传播与妈祖文化认同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妈祖文化一直在发挥其传播民智、稳定社会、联络人脉等认同作用,为促进地方高校伦理教育发展提供了诸多资源及素材,对于探究妈祖文化的当代转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推进地方高校伦理教育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妈祖文化仪式传播的内涵与外延

仪式具有遍在性、表演性和象征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其与传播之间的同一性。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 “为重塑我们共同的文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2]21,他认为,传播的仪式观是共享信仰的表征,是 “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2]28,是文化的共享,是认同形成和实现的重要机制。

从信息传递视角看,妈祖回娘家、海祭、会神、巡安等仪式本身都是典型的传播活动,这一点毋庸置疑;从信息共享视角看,妈祖信俗传播活动的仪式性也显而易见。因此,就妈祖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两类结构性活动——仪式活动以及仪式化了的活动而言,仪式是传播的本质,也是传播的本体[3]。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仪式传播的研究内容界定为:仪式传播包括仪式自身作为传播和仪式化传播两种类型的行为,其外延宽泛,涵盖了 “传播的仪式观”和 “媒介仪式”。就妈祖文化仪式传播而言,则包含从信息 “传递”和信息 “共享”两个视角来考察的妈祖文化及其相关仪式的传播。本文关注的是从主体性出发,基于主体间平等交流、意义共享的仪式传播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认同。

2.妈祖文化仪式传播中的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人们可能会散居于异域他乡,却未丧失自己的文化认同。他们未必是在寻求一种对于故土的回归,而是着力于展示其文化的特殊性,找寻代表其故土文化的一种内在的深刻体察与认知,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认同。海外华人在其会馆中供奉妈祖、关公、观音的行为,即是这种 “离散”现象的文化表征。由此而观乡土文化,就是要让每一个在乡村里或从乡村里出来的人都能安身立命,找到各自生活的样式和生命发展的可能性,面对别人的时候不自卑,有自己的骄傲,能知道自己的好,也能看出并欣赏别人的美和好。传播作为人类共处的基础所在,将人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股凝聚力并在一个有机的系统内循环,从而出现了人类社会。传播抑或交流,由此成为人类分享意义的文化仪式,成为维系人类社会的重要因素。[4]

笔者认为:借由仪式中的符号互动,人类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关系得以维系,仪式因而序化了人类社会及其生活。而传播活动就是符号互动与文化共享的仪式,由此,仪式传播与社会整合进行了有机勾连。

中国学者在研究民间信仰问题时,也往往看重仪式在维持传统乡土社会秩序、促进村落内部凝聚力、型塑生存共同体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乡土文化共同体,为了共同体的存续,需要形成传统价值观念建构体制,由此维持社会契约与人际秩序,形成思想模式,传承与散播于民间,主导着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建构的模式与方向。后人只有以同理心和同情的态度,去关注前人生活世界和思想观念背后的 “隐秩序”,方有可能真正认识那个社会是怎样的,由此发现为何出现那种历史文化现象,发现先民如何建构他们的存在方式与意义。

人们的言行举止都会留下世代传承的文化规范、记忆与认同烙印,不会随意偏离,这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一种文化自信。通过研究仪式过程中的象征符号,分析仪式的 “符号-秩序”的生产、互动,进而研究人与人之间、人与神之间、人与传统乡土社会之间关系的整合。作为妈祖文化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仪式传播场景,因此成为分析妈祖信俗仪式与文化认同之间关系的工具,成为进一步探寻文化中人的伦理关系的切入点。

二、妈祖文化仪式传播的伦理教育实践场景

以传播的仪式观来考察诸如妈祖回娘家这样的仪式,可以将其视为目的与手段的组合体,展示妈祖回娘家等习俗在消解妈祖信众的个体与群体两个层面的焦虑与不确定性中的表现,在这些妈祖信众的仪式与日常、礼与俗的互动交流关系中探寻答案。

1.个体与群体两个层面

在个体层面,妈祖文化仪式传播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对于民众焦虑与不确定性的消解机制的运用。妈祖文化最初产生于莆田海域以海为生的渔民中。渔民们驾一叶扁舟在茫茫大海上讨生活,需要面对极端恶劣天气所带来的汹涌波涛,在这种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这时,渔民们只能祈求神灵的保佑,只有尽人事、顺天意来渡过难关。在这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他们内心所充满的焦虑显然只能通过祷告和祈求妈祖保佑的方式来加以排解。海难发生时,遭遇险情的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呼唤母亲保护的本能或潜意识。而妈祖正是慈悲为怀的母亲的象征,因而也就很自然地具有了替人消灾、排忧解难的功能。妈祖也由原初海员、渔民的航海保护神,渐次成为一个保佑、救赎大众的母亲神,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平民百姓,人们在周期性的节庆活动中,按照祭祀仪程祈求妈祖庇佑和赐予福祉,保佑健康平安。人们不管大事小情,不管有什么疑难杂症,都来向妈祖诉说,祈求保佑,妈祖由是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依归。

叙述一个时代,固然要注意那个时代有留下文字记录的文人之间的普遍思潮,还要想到庶民百姓,设想他们如何面对与解释自己的生活及其眼前的世界。就妈祖文化而言,虽然有其特殊性在,但是由其源初探究其本质,其心理抚慰的功能最为基本,这也是妈祖文化得以陪伴先民跨越黑水沟到台湾、下南洋到东南亚开枝散叶的原因所在。任何一个地方的作为个体的人,最为基本也最应首先认知的是自己的来路,认知自己属于祖先和百姓,是他们的子弟,有义务替他们叙述他们真实的故事,能对先民的智慧遗产提供理论提炼与模式建构的支持。因而,这样的符合人性基本需求的文化特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一直存续着并化为人们的文化基因,即便是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也仍有其存在的意义。伦理教育工作不可无视这样的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也只有在认知与了解这些人性使然的要素的基础上,伦理教育工作方能有针对性开展。

在群体层面,似可由莆田百姓难以忘却的“迁界”③之痛找寻原因。让世代以海为田的渔民舍弃家园、背井离乡,其生计之艰辛可想而知,其内心深处的焦虑与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令人感伤。借用 “焦虑与不确定性”概念,可以这样来描述彼时莆田沿海地域人们的复杂处境和心态:清廷实施 “务使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5]的沿海截界政策,使得乡民们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苟延残喘,勉强度日,“鹑衣百结,椎鲁无文”[6],给乡民带来了挥之不去的生存焦虑和极为不稳定的未来,无奈只得求助于妈祖,希望大慈大悲的妈祖能够帮助他们 “消解”焦虑,赐予他们前行的力量来应对艰难的环境。

妈祖信俗仪式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离散与聚合相互交织的过程④,这种离散与聚合之间相互转换的复杂性却成为妈祖文化仪式传播中的一种常态。而且,这种复杂的离散与聚合之间的相互转换,似乎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使得参与妈祖文化仪式传播的妈祖信众与非信众之间结成了联盟。无论是 “祭祀圈”还是 “信仰圈”,这些妈祖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仪式都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整合力量,都是从一个社区或族群的整体层面上,来讨论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将本土民俗事项的内部经验与外部理论解释进行关联并非易事,需要将理论层面的把控能力与实践层面的丰富经验有机结合。但是,关注此类关系及其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道德主体间及其所处的历史文化传统间的构成与重构关系,进而更好地理解地域文化中人。

2.妈祖文化仪式传播的个案考察

(1)妈祖海祭仪式:守望相助的精神寄托

海对渔民而言既充满诱惑和期待,又充满凶险和挑战。在历经了无数次 “海难”后,妈祖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应运而生,并成为渔民们最为执着的信仰。举行妈祖海祭,主要原因在于:妈祖生前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济险拯溺;身后护国庇民,福佑群生。古人留下的对于妈祖的誉美之辞如:“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宋·黄公度)[7]“他所谓神者,以死生祸福惊动人,唯妃生人、福人,未尝以死与祸恐人,故人人事妃,爱敬如母。中心向之,然后于庙享之。”[8]说明在妈祖信俗仪式中,庄重、肃穆、崇敬之心的本源。海祭仪式是对为救助海难而离世的妈祖的最好怀念,这是妈祖海祭仪式的本源。在祈祷平安、丰收,表达美好愿景的同时,海祭仪式也提醒人们,要有防灾避难的意识,体现了人天合一的宇宙观。秋季是海上飓风多发季节,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海难频发,商船、渔船常遭不测。为了生命和财产安全,渔民将平安的期望寄托于妈祖,于妈祖忌日在海边摆起供品,面向大海祭拜妈祖,祈祷航海平安,农渔丰收。

世代传承的海祭仪式,让妈祖信众对于集体力量的作用产生共识。船工们必须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在茫茫大海上既能保证人身安全,抵挡住风浪考验,亦可有所收获,安全返航。《海醮疏意》⑤中有如下记载:“兴化府莆田县新安里贤良境各社界本祠住下,奉道延生答恩祭海醮首徐露,舵工徐禄、徐泉、林象、林全久、徐明、林扶、徐交、林昶、黄前、黄在、黄积、徐仁、黄灯、林占、林松,董事徐禹领网众人等,同焚香百拜!”这表明三姓乡民合祀,轮流董首其事,涉及权力、财力的分配问题,是一种制度化的整合,也是妈祖海祭活动中,信众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对于神灵的敬畏是一种约束,潜藏着的是规训,因为渔民们同属于这样一个文化共同体。渔民们在以共同经历的一种集体祭祀行为,希冀获得共同的丰收。海边的渔民有在近海独自捕鱼作业的时候,也有几艘船,甚至更多的船,相约到外海、远海捕捞作业的时候。他们会根据季节以及鱼汛的需要时聚时散,每当聚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群体团结一致、协作行动所产生的力量,会成为共同得到更大渔获的重要条件。因此,海祭仪式将大海视为渔民集体作业的福田,期待妈祖保佑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共同分享集体劳作后的丰收。

(2)妈祖回娘家仪式:浸润乡愁与践行孝德的仪式

在妈祖信俗诸仪式中,回娘家 (古称走娘家)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天下妈祖回娘家”⑥就是这种仪式形式的最新表现。

莆田民间有出嫁的女儿要在农历八月初一到十五 (一般是双日)回娘家 “送秋”的习俗,女儿要挑食盒给父母 “送秋”⑦。九月初九与八月十五相隔不远,所以也有宫庙和信众会在中秋期间回娘家。这样,妈祖作为神回娘家,与信众作为人的回娘家,就被融合在了一起。这从另外一个面向印证了,中国的传统民间仪式其表达意愿所蕴藏的文化传统内含非常丰富复杂,在经历漫长演进过程后,人们并不能那么容易分辨出哪一些是仪式本身,哪些是超乎意愿的表达范畴了[9]。

妈祖文化在不同地域的传承,使之具有了不同的样貌。但是,在不断重复的回娘家仪式过程中,信众总能找到同根同源的感觉。妈祖回娘家仪式由此传承了妈祖的忠孝精神和理想女性特有的伦理亲情。作为人家女儿的妈祖,通过回娘家展示了孝道,而参与这一仪式的人,作为完成妈祖回娘家心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也因之而践行了孝德,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更由此而成为妈祖信仰的忠实信众。从回娘家仪式中,可以深切感受到的是,在这样一个仪式规制的背后,妈祖孝行的示范意义之所在。

这样的仪式安排,意在提醒参与仪式的每一个人,在自己庆生的时候,绝对不可数典忘祖、忘记己之所出,要记得回家看望父母,在仪式中慎终追远。通过共同的、定期或不定期重复的仪式,强调关于共同起源的集体记忆,由此可以引发更多的集体情感与文化认同,而仪式就是构成这一认同的重要文化基础。妈祖回娘家是一个浸润着乡愁情节的仪式,也是一个体现妈祖忠孝精神的仪式。作为一种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已然制度化、程式化了的妈祖信俗仪式,展示了妈祖文化的亲和力与倡导孝行天下的理念。

(3)“会神”仪式:型塑共存共荣的 “祭祀共同体”

考察发现,许多妈祖宫庙会结成一个共存共荣的 “祭祀共同体”[10],通过共同举办祭祀活动,将分散于村落各处甚至于更广阔地域里的妈祖信众整合起来。莆田妈祖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贤良港的闹元宵仪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贤良港正月十五的闹元宵,灵慈西宫、昊曦宫、新兴宫等三个林姓宫庙都要排列各具特色的仪仗队阵头,出游闹元宵。他们汇集在贤良港天后祖祠大埕 (后因参加的人数众多,而改至祖祠后山集中参拜,并一直流行至今),互相拜谒各宫社的神明,号称 “会神”。三宫在祖祠参神后,再组成浩浩荡荡的踩街长龙,在村中绕境后直至新兴宫大埕汇合。队伍到齐后,各自把本宫的仪仗队伍排列在宫埕前,各宫炉主把本宫的神明、主炉都安奉在新兴宫殿内。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时,鼓乐喧天,礼炮齐鸣,用锣鼓和烟花向神灵致敬。仪式进行时,三家宫庙都要各自施展看家本领,各社之间鼓乐齐鸣,仪仗队表演、十音八乐演奏,大埕上轮番逗阵,比谁家的烟花漂亮,谁家的锣鼓密集;宫内的炉主、头人与社区信众则轮番拜神,相互问候致安聊天,相互握手拥抱,尽显亲情。人潮声及鞭炮声此起彼落,洞山周围焰火冲天,一直热闹到深夜。

就其实质而言,这种社庙间的 “会神”仪式实际上是一种通过神的交往,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联谊,促进宗族间的和睦团结,这种以 “会神”形式出现的 “妈祖元宵上元祈福”仪式活动也是民间传统文化中遗存下来的一种文化景观。在中国乡土社会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乡民们 “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2]7,这个文化世界里的一系列习俗惯例,影响或支配了人们的实践,“惯习于是变为既成的意义和观念的体系,约束着俗民的生活秩序”[11]。

三、妈祖文化的伦理教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12]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阐释好、传播好妈祖文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促进文化交流,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首要的,就是要立足优秀传统文化,联通其精神文化基因,深入发掘其积极效用与伦理教育价值,在这方面,妈祖文化的仪式传播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妈祖文化仪式传播中,颇能感受到中国人传统的家国情怀。家是人类安全感、归宿感和幸福感的首要来源,是中国人孝悌仁礼等家文化观念之所出。“小家”代表自家,“大家”代表国家,“国”是 “家”的延续,是更大的家。从孝敬家中长辈到效忠国家,在人与家、家与社会的张力关系中,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使之在其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将对父母的孝与对国家的忠结合了起来。其中心思想是,在家若能尽孝,为国方能尽忠。为人子,可以移孝作忠,报效国家。“家国同构”“天地人一体” “身、家、乡、邦、天下”都与中国人传统的家国情怀紧密相关,又渐次延展了中国人传统的共同体理念。由此,可以说良善的伦理特质是链接起国人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因素,传承与弘扬这些要素对于当下以及未来的中国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有共通的人性,就有共同的价值,因为人同此心,情同此理。研究地方历史与当地文化,要以 “同理同情”(sympathy)为基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要求研究者把基本工夫落实在摸索一切历史现象背后的思想过程,并理解促成各种观念之所以如是,以及其间的冲突或磨合;而这一方法能否有效的重心,就在于是否可能做到“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因此,不能忽略民间信仰及习俗这类长期作用于先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影响着民间的思考,也影响着社会观念的建构,乃至社会的形成与维续。

作为传统仪式的妈祖信俗,为人们展示了乡民社会丰富多彩的祭祀空间,表达了妈祖信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妈祖回娘家仪式体现为认同空间,建构了莆田作为妈祖娘家的中心观;作为媒介的妈祖文化,连接了更为广泛的认同主体,实现了妈祖文化的中介功能;生活化的妈祖文化,消解了生活中的焦虑与不确定性,书写了乡村 “熟人关系”网络,建构了乡土文化传播共同体;妈祖文化通过仪式传播所具有的社会整合功能,体现了乡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有利于妈祖文化展开与其他文化的对话。仪式传播的核心在于对仪式所做的 “留其核而转其壳”的变化,从而使之成为仪式的当下表述。具体到妈祖文化所提供的价值意义系统,于个人而言,是对妈祖文化的认同;于群体而言,是对仪式活动中各种规范的尊重与认可;于社会而言,则是对于伦理秩序的坚守。亦即,妈祖文化通过仪式传播分别从个体、群体与社会三个层面,为个体心灵的安顿、群体规范的确立以及伦理秩序的整合提供资源支持与必要的参照,推进建设见和同解、身和同住、意和同悦、利和同赢、和和同乐的和谐社会。这是研究妈祖文化仪式传播及其伦理教育价值的旨归与基本关切。

分析仪式应该注意其传递文化理念与规范社会秩序的价值,在功能主义的视角下,民间信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身份认同感的产生与发展。本研究将妈祖文化的传播聚焦于一个特定的“地域社会”,认为需要通过了解其周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方可真正理解这特定的 “地域社会”,进而理解由研究主题引申而出的特定空间。因此,从超越 “地域社会”的角度来理解源自莆田的妈祖文化或许更为合适,这是一种以地区取向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尝试,也更能因此获得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在参与式观察中描绘人们的生活和经验,诠释妈祖文化脉络中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可以发现,妈祖文化活动中的各种仪式不仅将人们链接在了一起,还可以被调整得与现代社会良序制度兼容,并由此生成了持续不断的人与神的、人与人的、族群与族群的互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共享的伦理道德共识,关涉伦理教育工作的基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共有的精神交往实践则关涉伦理教育工作的成效。基于伦理道德共识的自觉性、实践性、反思性,贯通认同、践行、反思等环节,促进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在伦理道德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提出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做出中国贡献,提出将提供国际援助,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国家的支持力度等举措,以推进全球抗疫合作[13]。这些举措无不彰显了中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此次疫情应对中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了中国人在如何处理个体与群体关系方面所展示出的智慧。

中国抗疫的成功,是基于每一位国民隔离自己而换取来的,是由共同体内部的所有成员都以协调一致的实践行动而最终取得的共同体成就。后疫情时代的人们当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伦理关系在内容与实践方面的变化,都对德育与伦理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基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属性的伦理道德与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却虽久同理。在人类不断的调适与整合中,人们已然适应了群体性存在方式,建构起整体性存在的心理结构,不断地面对并调整解决人及其社会性合作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可以说,仪式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价值,就是为了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个体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免于焦虑,减少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找到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有归属感。有了归属感,才有幸福感。无论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角,还是从提高个人幸福指数的微观视角,把社区人们因交流而生发的互往,以及由互往而生发出来的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特质放大,就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形态。这些工作都只有在对中华历史与文化有较深的体味和了解后,方能在伦理教育工作中有所建构。这是本文探究妈祖文化的仪式传播及其伦理教育价值的意义与动力所在。

高校伦理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成人,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把握两个最为基本的关键点,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共享的道德共识,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间共有的精神交往实践。“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14]尊重与认同都是相互的,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代际间的共同体验以及经验分享才能真正完成。高校伦理教育工作中需要因应 “后喻文化时代”多样化利益诉求、网络化生存的特征和趋势,准确识变,主动应变,唯其如此,文化方能得以传承与发展,规范方能得到共同的信守,个体与群体间方能获得动态的平衡。

在此意义层面,笔者认为,就莆田学院这样的地方高校而言,深入挖掘妈祖文化的伦理教育资源,发挥其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善待他者,以精神关怀促进精神交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培养妈祖文化高层次人才,有助于打造妈祖文化交流互动平台,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研究妈祖文化认同及其当代伦理教育价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发掘其中蕴含的优秀育人思想;研究特色文化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价值引领的机制,探寻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妈祖文化认同路径,促进个体层面焦虑与不确定性的舒解,增进群体层面的文化认同和团结稳定,有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从而通过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断的突破和提升,建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同体,探寻21世纪人类共同价值体系[15]。这对于在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基础性意义,亦将有助于 “悬隔”原来习以为常的西方伦理学概念 “前见”,使自己对于中国本土伦理实践的观察与理解不被干扰,为伦理学 “中国话语”的理论自觉与叙事建构提供更多基于本土民俗事项的内部经验。

注释:

① 本文述及道德与伦理之关系:道德强调每个人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而伦理则在更广义的层面上展开,包括如何界定自我和创造自己的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界定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② 参见程德华、徐颖、陈淑媛、张宁宁、徐维玮、陈丽敏、任清华等的前期研究成果。

③ 清初顺治康熙年间,清廷为抵御东南沿海郑成功抗清势力而采取坚壁清野的迁界政策。清廷正式发布迁海令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施琅收复台湾、东南沿海全面复界是在康熙二十二年 (1683),“迁界”时间总计为22年。该政策的推行对郑氏势力没有起到预想的抵制作用,反而破坏了东南沿海地区正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④ 基于仪式对人们的聚合作用以及人群在仪式后离散的状态而提炼出的一对核心词汇。

⑤ 道光三十年 《海醮疏意》,是笔者于2017年10月15日,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叶明生研究员、杨榕研究员,天后祖祠董事会秘书长林自东先生,在专为贤良港社区主持祭祀活动的显应坛坛主沈风华先生家中访谈,得悉其存有祖传的海祭文本,获准拍照使用。初步判断其为迄今记载贤良港妈祖海祭活动的最早文献。

⑥ “天下妈祖回娘家”入城仪式于2008年10月31日在莆田举行。来自海内外18个国家和地区的妈祖文化机构代表,捧着323尊妈祖分灵神像来到妈祖故乡省亲谒祖、寻根溯源。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妈祖分灵神像集中 “回娘家”活动。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张克辉宣布入城仪式开始。参见海峡之声相关报道:http:∥www.vos.com.cn/2008/11/02_125082.htm.

⑦ “送秋”时,芋头、板栗、兴化米粉是少不了的,因为米粉是祝福父亲胡须白得像米粉一样,意在祝愿老人长寿;芋头的 “芋”字与莆田方言 “熬”同音,意为熬一熬就是一年,只要互相迁就,家庭必然和谐。女儿送秋,展现了莆田特别的过中秋习俗。中国传统的人际往来通常都相向而行,谓之 “互往”。做儿女的在过年时给父母 “送年”,做父母的则在端午节时给子女 “送节”。 “互往”延续了伦理亲情,也延续了中华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妈祖伦理仪式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妈祖祭典
仪式感
仪式感重要吗?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万国茶帮”拜妈祖
蟳埔妈祖安座巡香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