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测评指导下的漫画阅读教学
2020-12-11谢程
谢程
【摘要】2017年版《課标》颁布以来,“思维品质”和“看”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将二者融为一体的多模态语篇阅读理解在各地中考试题中也频频出现。而相对于多模态语篇,师生更熟悉传统文字阅读。再者,以往基于阅读测评的研究主要以命题设计为目的,并未结合日常阅读教学实践。因此,笔者以2019年无锡中考阅读理解A篇为例,分析漫画阅读试题中包含的思维品质考查目标——辨识与分类、分析与推断、概括与建构;并以《英语》(译林版)八年级上Unit 5 Welcome中的漫画为例,分别从辨识与分类、分析与推断、概括与建构、批判与创新四个方面来阐述具体思维品质培养目标下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思维品质 漫画阅读 阅读测评 多模态语篇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9-107-02
一、相关理论概述
1.漫画
多模态语篇被定义为由两种或多种社会符号系统共同建构意义的语篇,不仅局限于语言,而且涉及到了其他模式,如图形、声音、手势等。近年来,各地中考卷中的多模态语篇也越来越多。这既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媒体、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不能缺少对多模态语篇的理解和通过多模态语篇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的能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多模态语篇的教学,不能忽略课本中的插图和表格等多模态语篇。
2.“看”
《课标》在传统的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补充了“看”的技能,并指出:语言技能中的“看”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和表达意义的技能。而且,《课标》改变了对语言技能内容按听、说、读、写四方面分开描述的方式,按照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两个层面进行描述。其中,理解性技能包括听、读、看;表达性技能包含说、看、写。因此,“看”不仅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传递信息、表达观点的辅助工具。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看”多模态语篇,学生才能从容应对测评中乃至实际生活中的多模态语篇,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拓宽视野、提升思维。
3.思维品质
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在于提升思维品质。《课标》提出了思维品质是三个级别,按照辨识与分类、分析与推断、概括与建构和批判与创新四个层面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在测试中思维品质通常与语言能力,特别是与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相融合,核心素养视角下思维品质的考察,不仅涉及语篇理解中事实信息的识别,提取和理解,还应涉及分析、评价、判断和阐释,特别是对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的考查。
因此,此研究将分析2019无锡中考阅读理解A篇对于思维品质的考查,并探究“看”在教材漫画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从而达到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
二、试题分析
现以2019无锡中考英语阅读理解A篇为例,从选材和问题设计两方面来探讨其考查的思维品质培养目标。
1.选材
该语篇属于多模态语篇中的漫画,体裁新颖,历年来各地中考卷阅读理解中的多模态语篇往往是非连续性文本,缺乏漫画的生动性、趣味性。而且,此语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内容的难易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有利于考查学生通过“看”体现出的思维品质。
2.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对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是达成思维品质考查目标的关键。设计到位的问题可以全面、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能力。所以,问题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据文体特征、抓住关键信息、体现层级特点。
(1)依据语篇特征
基于漫画图文并茂、对话形式的语篇特征,考查了学生对于体裁的了解。那么,学生怎样才能答对此题呢?一是得益于平时对于语篇体裁的学习;二是对于语篇的观察——“看”语篇特征,才能对之做出正确的辨识与分类。二者缺一不可,故此题根据语篇特征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辨识与分类思维能力。
(2)抓住关键信息
语篇以三个孩子围绕树叶落下进行的对话为主,配以生动的图片。第26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此漫画主要内容,即关键信息的把控能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本感知语篇主要内容答出此题;事实上,如果学生能利用好漫画中的画,“看”出画的本质——树叶,只有此选项在画中反复出现,此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再者,画中的小女孩将地图方向和树叶下落方向混为一谈,根据画中最左边小男孩的神态变化,他显然是不接受此观点的。再回过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些言语、表情呢?是因为看到了树叶落下。所以,此题基于语篇本质——关键信息,考查了学生通过“看”体现出来的概括与建构的思维能力。
第26题是基于语篇主旨大意来设计的,而第27题就是基于具体细节性关键信息了。第27题询问学生语篇中的季节,学生通过文本中的“for the winter”可以判断出来;其次,通过“看”画中的树叶落下以及人物的衣着,可以快速、准确地抓取关键信息。因此,此题基于语篇关联——关键信息,考查了学生通过“看”体现出来的分析与判断的思维能力。
(3)体现层级特点
首先,这篇阅读理解处于A篇位置,且选择题题型不利于考查批判与创新思维能力,所以一共命制了3题来考查思维品质的前三个方面。再者,三道试题的排布并没有按照《课标》中的顺序。笔者以为,若第27题按照顺序要求和第26题交换位置,学生对于第26题的解答就会受到第27题的干扰,从而选择B。那么,第26题的信度和效度就会受到影响,也就会影响到测评对于教学的反拨作用。因此,三道题的排布在思维品质考查目标的有效性和层级性之间取得了平衡。
三、教学实践
笔者以《英语》(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5 Welcome中的漫画(见下图)为例,分别从辨识与分类、分析与推断、概括与建构、批判与创新四个方面来阐述具体思维品质培养目标下的教学实践。
1.辨识与分类
基于英语语言特点,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比较训练学生的辨识与分类思维。对于语篇整体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其文体形式,与耳熟能详的诗歌、小说、书信、表格等其他形式的语篇进行对比,从而明确漫画的语篇特点:图文并茂、对话为主,不同于非连续性文本以不完整句子为主的特点。所以,阅读漫画的时候“图”“文”都要关注。其次,笔者把文字隐藏起来、只把标题Wild animals和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标题来猜测发生了什么。
这样的课堂活动锻炼了学生对于图片的观察能力,并激起了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展示出来文字内容后,学生通读发现情节比他们的预测要曲折,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时候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漫画中两个带有 “wild”的句子中,wild的意思一样吗?经过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两个wild词性不一样,意思不一样。笔者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迅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因此,这一系列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使得辨识与分类的思维得到训练。
2.分析与推断
分析就是将观察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推断是根据事实或前提进行推理、判断事实的因果关系的心智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语篇分析手段,引导学生从语境、信息、结构等层面分析文本,厘清文本内在的错综复杂关系。
3.概括与建构
概括与建构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式思维。这一环节,笔者就围绕一个问题展开:What is Hobo like? 所给的提示是根据 “STEAL人物分析法”设计出的表格。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填写STEAL各要素(即回顾已学内容)从而概括、建构出Hobo在整个漫画中的形象。
4.批判与创新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依据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探究客观事实;创新思维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和方法。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①If you are Eddie, will you share the meat with Hobo? Why or why not? ②Can we eat wild animals? Can we eat meat? Why or why not? 学生和同伴讨论后,全班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基于语篇探讨,与此同时,其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维得到训练。
四、结语
《课标》颁布以来,思维品质的培养受到了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阅读理解是测评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题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大型考试(如:中考)中的阅读理解试题往往具有前瞻性与导向性。因此,研究历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对教学有较好的启示性,从而教师能将考查的素养目标融合到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上文中,笔者基于2019无锡中考阅读理解A篇这篇漫画试题,从辨识与分类、分析与推断、概括与建构、批判与创新四个方面探究了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Unit 5漫画的教学。当然,不是所有的漫画阅读都适合、必须从这几个方面设计教学,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语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 2015. 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J]. 课程·教材·教法,(6):73-79.
[2]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梅德明、王蔷.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温爱英. 2019. 在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中渗透思维品质的考查——以2019年江西省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为例 [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