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能心理护理对ICU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0-12-09马嫦梅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条目效能

马嫦梅 邵 华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情危重,预后较差,且治疗费用昂贵,患者家属容易出现明显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焦虑、抑郁、消极应对等[1]。研究[2]指出,ICU危重症患者家属抑郁发生率为8%~10%,焦虑发生率为21%~56%,明显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患者家属身心健康,而且使患者获得来自家庭的支持减少,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医护人员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同时,应注重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关注。赋能心理护理是从个体角度出发,通过充分调动和激发个体自身潜能以达到对自我心理的控制,使个体能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逆境及困难,减轻应激事件对个体心理状况的影响[3-4]。为此,本研究将探讨赋能心理护理对ICU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旨在为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利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ICU重症患者的120例家属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ICU危重症患者的直系家属;③患者入住ICU≥7 d;④无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⑤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入住ICU期间死亡;②患者有明显器质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2±3.8)岁;与患者的关系为父母22例,配偶20例,子女18例;小学文化程度10例,初中18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2例;对照组,男18例,女42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5.8±3.2)岁;与患者的关系为父母20例,配偶22例,子女18例;小学文化程度8例,初中20例,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宣教,责任护士通过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及心理支持,同时向家属列举预后理想的病例,以增强家属疾病治疗信心。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赋能心理护理。在参照刘亚楠等[5]研制赋能心理护理量表的基础上,结合ICU重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实施赋能心理干预。①有效沟通。与患者家属深入交流,鼓励其大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及想法,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家属足够的信心,使其能积极面对疾病。②舒适护理。为家属提出舒适方便的照护环境,即在ICU外设立桌椅,让家属可以休息,及时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并与家属共同商讨患者治疗方案。③提供病情信息。主动告知家属ICU工作环境及规章制度,讲解患者当前治疗及药物使用情况,向患者家属耐心讲解患者病情转归情况、转出ICU指征,提高患者家属心理适应性。④健康指导。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集中知识讲座,每周1次,每次60 min。⑤共同参与。由责任护士与家属共同探讨患者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家庭状况及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个体化护理方案。⑥家属交流:定期组织患者家属开展病患交流会,通过交流增强家属自信心,减轻家属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7 d后,比较2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心理压力情况。①自我效能。应用王才康等[6]研制的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评分10~4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该量表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96,重测信度为0.911。②应对方式。应用陈树林等[7]研制的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2个部分,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各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每个维度评分为10~40分,该量表CVI值为0.869,重测信度为0.889。③心理压力。应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stress scale,CPSS)[8]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紧张感(7个条目)和失控感(7个条目)2个维度,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7级评分,总分14~98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心理压力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评分比较(表1)

2.2 2组心理压力评分比较(表2)

3 讨论

ICU患者家属因需要面对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患者预后的不确定性及昂贵的医疗费用,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而不良情绪会导致家属选择消极治疗,不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及患者病情转归[9]。自我效能是人们为了完善某个行为或应付某种困难情景而产生的信念[10]。研究[11]认为,积极提高ICU患者家属自我效能将有助于提高家属心理适应性,增强家属对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家属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强大的支持。赋能心理护理是从个体角度出发,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激发个体自我效能,增强个体应对逆境信心的心理干预[12]。本研究对ICU危重症患者的家属应用赋能心理护理,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赋能心理干预可增强ICU患者家属面对疾病的信心,使家属能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表1 2组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分)

表2 2组心理压力评分比较分)

积极的应对方式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减轻个体面对逆境及困难时的焦虑感、无助感、失控感,增强个体克服困难的信心[1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紧张感、失控感及心理压力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赋能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ICU重症患者家属积极应对困难的能力,减轻家属心理压力。其原因可能是通过与患者家属进行开放性沟通,提供患者相关疾病信息,使家属对患者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对疾病的认识加深,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同时,为家属提供相对舒适的休息场所,定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轻了家属紧张、焦虑情绪;鼓励家属参与到患者疾病管理中,充分调动家属疾病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有益于患者病情的积极应对,促进患者预后[14]。

综上所述,赋能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ICU重症患者家属自我效能,减轻患者家属心理负担,使家属能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患者疾病。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条目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通过图片看内心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