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镜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12-09张秋荣潘雅芳

微创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支气管镜体征

张秋荣 吴 焱 潘雅芳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河池市 547000)

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呼吸急促、咳嗽及肺部湿啰音等,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临床上对于小儿肺炎的常规治疗主要有抗感染及雾化等方式,但是由于治疗的疗程较长,患儿依从性较差、复发性强等,导致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支气管镜在成人领域得到了深入应用,其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黏液栓,缓解肺部症状,减轻炎症反应[3]。但由于小儿身体器官发育尚未完善,气道狭窄及缺乏配合能力,支气管镜检查较为困难,目前关于支气管镜在小儿肺炎中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我院自2008年先后购置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P60)、电子支气管镜(BF-260,BF-XP260F),特别是利用电子支气管镜(BF-XP260F,外径2.8 mm、内径1.2 mm),在咪达唑仑镇定、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对30例肺炎患儿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因肺炎在我院进行救治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4];伴有咳嗽、发热、气促等临床症状;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节段性肺炎或慢性迁延性肺炎;临床资料完整;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肺功能严重损害或缺氧者、呼吸困难者;存在脏器衰竭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如心力衰竭、休克、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及主动脉瘤等;最近1周内有大咯血者;合并哮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伴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符合上述标准的患儿共6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最小月龄1个月,最大年龄12岁,年龄(5.34±1.50)岁;病程1~21(13.02±3.10)d。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最小月龄2个月,最大年龄12岁,年龄(5.30±1.48)岁;病程2~23(13.08±3.11)d。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儿抗感染、吸氧、平喘、祛痰等对症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头孢类药物,采取静滴方式给药。同时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支气管镜(BF-XP260F)检查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患儿均行静脉麻醉,术前30 min根据病情肌注0.01~0.02 mg/kg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后进入支气管镜室,使用心电监测仪常规监测患儿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术前用1%~2%利多卡因雾化或喷鼻咽部,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0.3 mg/kg。经鼻或口(固定口器)插入支气管镜到声门前,将1%~2%利多卡因1~2 mL经活检孔道喷洒到喉及周围,进入声门后,气管内滴入1%~2%利多卡因1~2 mL进行局部麻醉,根据需要先向检查部位喷洒利多卡因,再推进支气管镜进行检查治疗。若患儿出现局部刺激现象,可重复给予利多卡因,用药总量控制在5~7 mg/kg。年龄小于6个月的患儿采用1%的利多卡因,若患儿不挣扎、不咳嗽、无呼吸困难及可耐受则为麻醉成功。术中保持患儿自主呼吸,术后清除、吸净口咽部分泌物。患儿停止吸氧后返回病房继续监测,直至患儿清醒,同时注意血氧饱和度要维持在95%以上。另视病情使用丙泊酚麻醉(3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或于手术室插管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对感染部位用37 ℃左右生理盐水冲洗数次,灌洗前去除感染部位的脓性分泌物、异物等,检查、治疗即将结束后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对患者支气管内残留物、出血等进行检查和处理,并退出电子支气管镜。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在病程第1天、第10天分别抽取患儿的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血液凝固后进行离心处理,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装后进行冷冻保存(-20 ℃)待测。血清CRP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为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仪,PCT则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检测仪器为全自动化学发光仪MAGLUMI 1000(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仪器所用试剂为配套原装试剂,具体操作方法参照说明书。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评判标准:(1)痊愈,患儿体温恢复为正常,咳嗽及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经肺部X线片或CT检查炎症吸收>75%;(2)显效:患儿体温逐渐恢复为正常,咳嗽及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减轻,经肺部X线片或CT检查炎症吸收>50%;(3)无效:患儿体温>38 ℃,咳嗽及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经肺部X线片或CT检查炎症未吸收或面积增大。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x±s,d)

2.2 治疗前后血清CRP、PCT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CRP、PCT水平比较 (x±s)

2.3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愈22例,显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03,P=0.001)。

3 讨 论

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婴幼儿群体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因素[5]。调查资料显示[6],2016年因肺炎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高达92万,因而其临床诊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关注问题。由于小儿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咳嗽反射缓慢,气道狭窄使气道内黏稠分泌物得不到及时的排出,从而产生误吸,导致肺不张及肺炎,严重影响小儿的生命健康[7]。针对该病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但目前常规治疗所需疗程较长、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易复发。因此,为了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使临床体征与症状尽快恢复正常,需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不仅可直接观察气道管腔的结构与形态、黏膜外观、通气状况及分泌物性状等,为诊断提供依据,同时还可针对性地在病变部位取出标本进行病因学诊断[8-9]。基层医院因缺乏支气管镜,患有严重肺不张、重症肺炎、气管-支气管异物等的患儿只能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导致病情延误。

支气管镜检查除了可用于去除支气管异物外,还能对反复或持续性肺不张及肺炎进行病因诊断及局部冲洗治疗。支气管镜管腔小、柔软可弯曲,可通过鼻腔或者口腔进入支气管内,导光性强,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医生可在直视下观察气管及黏膜情况。本研究中肺炎患儿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后,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均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CRP与PCT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均P<0.05),这表明了小儿肺炎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CRP、PCT是临床常见的血清炎性标记物,血清PCT水平可反映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CRP水平能有效反映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性[10]。在支气管镜局部注入药物,不仅能有效改善病变区域药物浓度,还起到抗炎、抗过敏等作用。采用支气管镜可有效去除堵塞支气管的黏液栓与炎性分泌物,修复组织,可降低血清CRP与PCT水平,减少感染,改善患儿预后。王伟等[11]对小儿难治性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发现患者体征、症状、持续时间等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应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支气管镜体征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利多卡因在围术期的研究进展及机制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支气管镜诊断呼吸系统性疾病中应用现状及新进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