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09肖晓芳

微创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肠套叠水压肠管

胡 波 肖晓芳 林 琼

(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肠套叠是临床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之一,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呕吐、腹痛、果酱样血便、腹部包块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认为小儿肠套叠的发生多与肠道系膜发育不全、免疫反应不平衡、病毒感染等密切相关[1]。小儿肠套叠多起病急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使肠管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肠坏死,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3]。为避免小儿肠管坏死,减轻患儿不必要的痛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故而及时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诊断仪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为探讨腹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本研究分别应用腹部彩超或X线检查60例肠套叠患儿,并进行对比和分析,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40±0.56)岁;发病时间(2.82±1.47)h;临床表现:腹泻45例,呕吐33例,果酱样血便14例。纳入标准:(1)年龄3个月至4岁,发病时间0.5~6 h;(2)腹部检查可触及类球样包块,肠鸣音活跃,符合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标准;(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急腹症;(2)心、肺、肾功能不全;(3)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儿接受腹部超声或X线检查,检查前由家长安抚患儿,尽量在患儿平静状态下进行检查。(1)腹部超声:嘱患儿平卧位,采用美国GE730四维超声诊断仪及迈瑞彩色超声机对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在探头涂抹耦合剂,设定探头频率,腹部探头3.5 MHz,浅表探头10.0~12.0 MHz,联合低、高频率探头对患儿全腹进行详细扫查。观察患儿肠管的部位、形态、大小等基本状况,腹部邻近部位有无淋巴结肿大,肠管的扩张程度,腹部是否存在包块及包块大小,有无“套筒征”“同心圆征”等肠套叠征象,并使用高频探头对包块行纵切、横切、斜切面的详细检查,配合患儿体位改变实时观察病灶的情况。病灶清晰显示后停顿,记录包块的短、长轴切面和肠壁间隙积液量,测量检查部位的肠套叠肿块的血运状况。诊断标准:腹部超声图像显示肠套叠的典型特征,横切面边界清晰、光滑,包块中心横断面为三层同轴心环,近、远端皆有气、液单环影(“同心圆征”); 纵切面显示6层等回声肠壁折返(“套筒征”)。(2)X线检查:体位同腹部超声检查,使用联影uDR588i型X线机,拍摄患儿前后位腹部片。诊断标准:X线片表现为腹部局限出现的一侧连续胀气的肠管,肠管扩张,余腹部致密,含气量少。所有检查结束后对患儿行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治疗,以确诊肠套叠,并及时进行超声检查。

1.3 观察指标 以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结果作为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金标准,比较腹部超声和X线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腹部超声和X线检查的典型表现 病例1:女,4岁,因间歇性上腹痛、便血伴血丝1 d来我院就诊,腹部听诊肠鸣音活跃,经超声检测下水压灌肠确诊为肠套叠。下图为该患儿的部分超声图像和腹部左侧的X线片表现。见图1、图2。

图1 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特征“同心圆征”

图2 X线检查显示腹部左侧出现连续胀气扩张的肠管

2.2 诊断结果 60例患儿经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治疗确诊为肠套叠。腹部超声检查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漏诊率低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种方式的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对小儿肠套叠的检出结果比较 [n(%)]

2.3 不同部位小儿肠套叠的诊断结果 以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结果为金标准,腹部超声检查对不同部位小儿肠套叠的准确率为93.33%,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61.67%(P<0.05)。见表2。

表2 不同部位小儿肠套叠的检出结果比较

3 讨 论

肠套叠在儿科较为常见,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他相连肠腔内,导致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的一种急性肠道梗阻性疾病[4]。由于小儿腹壁较薄,回盲瓣呈唇样凸入盲肠,当回肠蠕动发生异常时,极易牵拉肠壁形成套叠,且此阶段小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对炎症的耐受力有限,若不及时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有可能导致肠管积气扩张,诱发肠管坏死、肠穿孔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5]。因此,早期诊断是治疗小儿肠套叠、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所在。

X线检查是利用人体组织间厚度、密度的差别,产生相应的X线影像并用于临床诊断和鉴别疾病类型的有效手段,虽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到结果,但X线检查有一定的放射危害[6],因而不被家属认可。Meier等[7]研究认为,X线片对肠套叠的诊断准确率较低,主要用于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诊断。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超声检查逐渐成为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主要方法。腹部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性高,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后期疗效的评价中优势显著。本研究以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应用腹部彩超和X线检查60例肠套叠患儿,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腹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检出率为88.33%,较X线检查的71.67%高,且腹部超声检查的漏诊率明显低于X线检查。这提示腹部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与胡良勇[8]研究结果一致。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腹部超声检查在小肠、回肠、回结肠、回盲肠部位肠套叠的诊断总准确率为93.33%,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61.67%。提示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不同部位肠套叠的灵敏度高,检出率高。分析原因可能是:超声检查方便快捷、可反复追踪检查,通过测量检查部位的肠套叠肿块的血运状况来判断肠系膜血管的血供,以确保诊断结果可靠[9]。而X线片的图像分辨率不高,在检查时易受呼吸伪影、肠气的影响,导致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因而对不同部位肠套叠的检出率不高。

综上所述,腹部超声检查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治疗方案的确定和预后的判断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因此建议临床将腹部超声检查作为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再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肠套叠水压肠管
新书《土中水压原理辨析与应用研究》简介
马属动物腹股沟阴囊疝的辨证施治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水压的杰作
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27 例临床分析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儿童小肠套叠治疗经验
建筑给水系统节水节能优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