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因、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研究

2020-12-08赵德会苗靖洁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归因英语专业平均值

赵德会苗靖洁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271000)

一、问题提出

心理学中的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其他人、事、物所做出的个人解释,如何解释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动机和后续行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韦纳在前人理论基础上提出新的归因理论,并将人们的成败归因细化归纳为三个维度六因素之中。三维度即因素来源、稳定性和可控性。六因素包括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及其他。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进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完成该项活动所具有的信念(Bandura,1986)。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任务的选择、任务的持续性及对待任务中出现的困难的态度等。归因与自我效能均关注人们的内在认知和感觉,并对学习的动机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近十几年来归因由心理学领域逐渐过渡到二语领域并得到广泛关注,对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二语中有的动机框架(Dornyei,1994;William,1997)考虑自我效能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然而在二语领域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尚未发现。本文试图探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成败归因、自我效能,以及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二、方法

1.被试

本文首先对南京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全部16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为137份,其中男生21名,女生116名。大一学生48名,大二64名,大三25名。收集被试2008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成绩。随后对4名大二学生进行采访,其中两名为CET4通过者,他们上课坐第一排,学习认真;另外两名没通过CET4考试,上课心不在焉。

2.研究工具

所采取的工具:(1)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由李力(2006:447)等人根据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编制而成。本问卷共有20个项目。该量表的一致性系数α为0.84。(2)英语学习归因自我量表由江晓红2001年在Weiner的MMCS量表基础上改编而成,他将英语学习成败归因总结为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和环境。本问卷共有24个项目。该量表的一致性系数α为0.69。

3.数据管理

本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采用SPSS12.0;采访所得数据录入MP3并撰写出以用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生及四级成绩概况

表1 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我认知情况,137人中只有22.6%认为自己是英语学习成功者,其他人认为不成功或不确定。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在CET4考试中,部分分数低者认为自己是成功的英语学习者,部分高分者却相反,可能因为学生对自己设定要求不同而造成。

表1 The number of self-perceived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learner

表2 是2008年6月学生四级考试情况,68名学生参加考试,没有一人获得总分的85%及以上而归入考试标准认定的优秀生,接近一半的学生没有通过考试,表明职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总体英语水平偏低。

表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CET4

2.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

?

成功和失败的努力归因的平均值都排在前面。在英语学习失败归因变量中,变量a9“如果我的英语成绩在学校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好,那是因为我没有足够努力”保持第二的位置,变量a1“如果我得到一个低的分数,通常因为我没有努力学习”在表中排在第三。以上分析表明,努力被认为是成功和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职业学生成功与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与以往关于大学生的研究没有区别(蒋晓红,2002,崔艳霞,2007)。变量a8,a16代表运气,它们的平均值都在2以下,占据了最后两个位置,都属于失败归因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学生很少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

一个值得注意但复杂的归因因素是能力。从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学生处理成功归因时,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能力归因对成功的总体均值(a6、a14、a22)是3.370,与成功归因对努力、运气或环境的影响相比,是第二高。当学生解释失败的原因时,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可以看到,三个能力变量(a2、a10、a18)对失败的解释的标准差都大于1,说明参与者对能力因素的看法各不相同。此外,从a2、a10、a8(失败能力)和a6、a14、a22(成功能力)的总体平均值来看,可以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们更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能力;然而,当他们失败时,对能力的偏好程度比成功时要低,似乎证明了自我服务归因的存在。

3.学生自我效能感概况

表4 English self-efficacy

本研究表明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低(M=3.5642)。陈怀2006年用同一份问卷调查了146名本科英语专业学生,结果他们的效能感平均值为3.495,略低于职业院校学生,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相对简单,学生感觉学习更简单、有自信。

表5 The detailed statistical descriptions of the students’self-efficacy.

从平均值可以看到职业学生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课程学习能力。因为变量e1“我相信我有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排在第一位,e13“我想在英语学习中,只要你努力,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反向变量e14“我认为很难提高我的英语”,分别保持在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变量e13和e14属于课程能力范畴。然而,当涉及具体任务时,学生们不再感到有能力了。例如变量e16的平均值“我能够写出漂亮的英语句子和作文”,变量e15的平均值“我能够很好地掌握英语语法”排在最后两位。可能是由于学生中学的学习基础较差所导致的。

在最小值部分,没有人会完全怀疑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的能力,因为没有人会在变量e1中选择“1”(完全不正确)。在标准差列中,变量e1的内部差异最小,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相似的看法。最大的内部差异出现在变量e18中,“如果我听不出什么,我就会失去继续下去的信心”。一些学生擅长听力,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也能坚持听,另一些学生则觉得听力不好,很容易放弃。变量e5(指挑战性任务的偏好)的内部差值为1.03694,是“1”以上仅有的四个变量之一。Bandura(1997)认为,自我效能感较低或无自我效能感的人通常会回避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即使当他们尝试挑战性的任务,也不能够像自我效能感强的人那样长久坚持,更容易放弃。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高职生是中学时期的后进生,并没有表现出低自我效能,与我们的假设相矛盾。然而,当他们遇到特定的任务时,就不再有信心了。他们对英语课程中特定任务的自我效能感较低。

在采访中,当被问及面对挫折时是否曾怀疑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时,男孩A1说:“我可能怀疑自己是否能学好其他课程,但我从不怀疑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女孩B1说:“我坚信,即使遇到挫折,我也能有所成就。”非常讽刺的是,其中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女孩C2说:“我曾经怀疑我学习英语的能力,在职业学院学习,与其他公立大学相比我不知道我的真正水平,我不知道我是否适合学英语。然而,既然我选择了英语,我一定要学好它。”研究结果似乎与定量研究结果不一致。然而,这两个学习失败者虽然在一般意义上对学习英语有信心,但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具体的任务面前是否仍然有信心。

四、结论与建议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倾向于将成功与失败都归因为内部因素—努力、能力,高职生更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能力;然而,当失败时,他们对能力的偏好程度比成功时要低,这似乎证明了自我服务归因的存在;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总体效能并不比期望的低,但在具体学习任务方面(如:语法掌握)自我效能感较低。

今后高职教育从业者应关注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归因训练,引导他们进行合理归因,通过言语劝说、朋辈榜样、任务难易调整、课堂氛围提升等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此外,在研究设计方面,今后研究可以扩大研究对象数量,调查归因和效能感与英语学习具体科目,如英语听力、口语等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归因英语专业平均值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
基于电流平均值的改进无功检测法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
WELL TESTING ANALYSIS FOR HORIZONTAL WELL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IN TIGHT GAS RESERVO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