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分配角度分析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机制
2020-12-08张家兴
张家兴
一、国际分工与利益分配
(一)国际分工的历史现状
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国际分工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变。最早的国际分工起源于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开始进行地理大发现,亚洲、美洲、非洲等陆续走进国际视野之中。欧洲等国为了掠夺更多的利益,逐渐对各个国家进行殖民侵略,随之各国陆续加入这个世界市场行列,商品贸易逐渐在各国之间盛行,各国自然而然加入到国际分工这个体系之中,国际分工的萌芽也就此产生。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生产,使得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力得到了激剧扩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也逐渐被大工业化所带入,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家和以高技术产业为条件的工业国形成了国际分工,进一步扩大了世界市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相比较工厂手工业,机器生产使社会分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它使得它所控制的行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释放。”(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87)。第二次产业革命之后,交通工具进一步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得到进一步交流,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产业分工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到现在的信息化革命更是使得世界从线上到线下都融为了一体,网络化、信息化让全球贸易交融到了一起。殖民体系逐渐瓦解,而新的金融资本国际化、生产投资一体化、国际贸易多元化等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二)利益分配方式的转变
随着国际贸易及国际分工不断发展,发达国家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的贸易分工模式。为了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国际贸易分工更加细致化,由之前的产业间的分工逐渐发展为产业内的分工。产业间的分工指的是各国在不同的产业进行国际贸易合作,比如有的国家专门生产原材料,而有的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产业内的分工指的是在同种产业内进行分工,在这种产业的产业链上进行细分,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上下游,他们掌控了产业链中的技术、品牌、推广等重要环节,把中间加工的部分转给发展中国家。相较之前的产业间的贸易分工,产业内分工对贸易利益的获取更加隐蔽,产业间的贸易主要是进行垂直领域的分工,各国之间获取的贸易利益有一个清晰的明细,而产业内分工强调在部门领域的控制,发达国家控制自己的产业优势,长期将发展中国家固化在加工贸易的环节,除了产业链之外,发达国家还通过国际分工,控制着产品的生产标准、包装标准、出售标准等一系列规定保持自己的优势。尽管发展中国家由此获得一定利益,但利益转移的渠道越来越隐蔽,利益分配的方式也由单一转向多元。
二、利益分配方式及渠道
(一)生产环节中的利益分配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不仅可以研究一国的国民经济,也可以用于国际经济的研究。生产力在狭义上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横向角度看,生产力分为个人、企业及社会生产力,其中企业生产力是现代国际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纵向角度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和长期生产力。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标志,其主要包括三种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是社会生产之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它在社会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生产工具作为科技进步的标志,它的每一次进步都代表着生产力的提高。由于产业革命不断深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其渐渐渗入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引起他们素质的变化,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因此说,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在生产环节,因生产率水平高于同类厂商,使得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个环节处于生产力前沿的一方可以产生超额剩余价值。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两者是息息相关的。生产力一变,生产关系也随之变动。生产关系作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就体现经济制度和社会性质的层面而言,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见图1所示)。所以处于科技水平高端的一方,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上自然而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贸易中掌握着分配的控制权。
图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分配环节中的利益分配
马克思认为,在产品分配之前,分配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1.)。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由此可以判断哪些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即科学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高,表现在生产工具更先进、劳动力效率高或创新能力强,在生产上有着优势。又因为“一定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49.),生产上占优势的群体自然能分配到更多的生产成果。于是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当一个国家有着更多的生产资料时,其自然而然就可以主导着生产的方式和分配的方式,自然就因为自身对于先进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从而分配到更多的利益。总之,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一定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这个理论同样可以用于国际贸易,按照科技含量生产资料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拥有先进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其对于分配渠道的控制能力最强,而其他国家要获得发展,就不得不把自己处于劣势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出卖给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也就顺理成章地对劳动产品具有支配权力,在国际市场上分享剩余价值,这就形成了国际利益的支配和转移的主要渠道,即先进生产资料的拥有国不仅获得与同类商品相比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还可以无偿占有落后国家劳动力创造的部分剩余价值,而落后国家只能获得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劳动力价值和被发达国家瓜分之后余下的另一部分剩余价值,当然这个过程是通过下一个环节——交换得以实现的。
(三)交换环节中的利益分配
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最后的消费环节必然经过了交换,交换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中间环节,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表现为“商品—商品”,随着货币的产生,逐渐表现为了“商品—货币—商品”。当前国际贸易交换的环境下,“商品—货币”这一惊险的一跃能够顺利地完成,取决于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的垄断地位。国际分工加快,加大了交换的速度和方式,交换的方式不仅仅是同一种产品的交换,更多的是部门间的交换、工业制成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交换。
垄断价格公式是: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生产价格+垄断利润。国际贸易分工的环境下,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以低于生产价格的垄断低价从本国或国外购买原材料或劳动力,按照垄断高价把商品出售给本国或发展中国家,从而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转移。发达国家能够依靠自身的国际垄断地位,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联合起来获取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实现着“商品—货币”的惊险一跃,从而得到了价值补偿,获取到了更多的垄断利润。商业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联合,通过自身在技术、科技产品、销售渠道上的垄断,不断获取发展中国家的垄断利润。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与国内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着力提高关税壁垒,限制其他国家商品的流入;另一方面,以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垄断地位以及对于国际组织及标准的控制,进行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获取的垄断利润并不是仅仅由发达国家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还有由不发达国家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转移而形成,在国际交换中存在着从低工资国家向高工资国家的价值转移。
(四)消费环节中的利益分配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中的最终环节,它一方面是一次生产活动的结束,另一方面又是下一次生产活动的开始,社会生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消费刺激着下一轮的生产,进而扩大生产,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不断扩大,生产自然也要适应消费的需要进行生产技术提高。消费的作用就是把人们的需求给生产出来,从而再刺激消费,所以消费也决定着生产,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
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现如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用自身货币优势,进而带动了消费的增长,“货币—商品”这一阶段的消费实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发达国家的货币优势。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大宗商品贸易都是以美元为主要交易货币,在马克思认为的重要的两个货币职能上,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美元都充当着衡量国际商品价值与流通的角色。作为国际贸易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充当着支付的手段,又因为其自身的价值,被各个国家进行保值贮藏,所以美元不仅作为美国的货币,更充当着世界的货币,它比其他货币更能够实现“货币—商品”这一阶段的消费过程,所以美元的地位使美国获得可观的“铸币税”,还使其无障碍地实现跨国消费的扩大,刺激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一方面消费品的生产国获得作为国际储备的美元,另一方面美国获得廉价的商品,享受着分工带来的隐性利益。
三、总结
综上,当前的国际体系显然仍由霸权国家所主导和控制,他们在各个方面控制着分配的流向,霸权国家对世界利益分配控制力的追逐,也必然会侵蚀后发国家的国家利益,但接受现有的经济规则,依然是后发国家融入全球生产体系、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进而在全球化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维护国家利益和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