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0-12-08王雁红魏俊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置管导管静脉

王雁红,魏俊娥

(阳煤集团总医院肾内科血透室,山西 阳泉)

0 引言

目前血液透析已成为终末期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血液透析清除血液内多余水分、毒素,达到替代肾脏部分作用的目的[1]。血液透析的开展需要一条完整的血液通路,临床上大多以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开展的通路,但动静脉内瘘的成熟需要一定时间,临床急诊中则需要建立临时的血管通路作为透析的通道。因此内瘘闭塞或急诊的患者更多的选择以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由于该通路建立方便、创伤小,可使用时间较长等特点在临床中应用较多。但置管期间患者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和并发症风险较大,因而需予以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以降低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风险。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作观察对象,探究重视并发症预防护理的优质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我院接收的7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用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4.82±7.68)岁;疾病类型: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5例,其他10例。实验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4.45±7.48)岁;疾病类型:肾小球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5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研究;②行深静脉置管;③凝血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主要器官器质性损伤等严重疾病;②精神异常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不能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置管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麻醉状态下行股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器材选用美国Arrow双腔导管(外径12Fr,长度16cm)或ABLE型双腔导管(12Fr,长度16cm),操作方法见李川[2]的报道。

1.2.2 导管使用方法

透析的过程中严格无菌化操作,对导管口及周边皮肤进行消毒,更换敷料,之后取下肝素帽,以消毒导管连接动静脉接头,再连接无菌注射器,抽出肝素和残余血液。连接体外血液循环管路开始透析,透析完毕后,再次对导管口进行消毒以生理盐水10毫升弹丸式冲洗后,再给肝素浓度为3125U/mL肝素液封管,之后盖上无菌肝素帽,再以无菌纱布包裹包扎固定。

1.2.3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执行上述操作时,行基础性常规护理,保障患者顺利置管。

1.2.4 实验组护理方法

实验组针对不良事件和并发症行优质护理,其主要护理措施如下:(1)早期心理护理,由于采用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大多为初接触透析的患者,对透析了解甚少,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早期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以积极的病例鼓励患者面对疾病,配合治疗。同时在置管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配合方式等,使患者做好置管的相关准备。(2)不良事件护理。①导管护理,在患者日常活动中容易导致深静脉导管脱落,因此在置管后多提醒、嘱咐患者注意保护置管位置,切勿进行剧烈活动或动作较大的活动,在穿衣、脱衣时也要注意避免触碰牵拉到导管,引起导管的脱落。护理人员也需要定期检查,查看导管固定风险有无松动、脱落并及时予以缝线固定。如发现患者导管脱落,第一时间压迫止血,寻求医师的支持。②穿刺部位的护理,在穿刺点易出现局部渗血,因此在置管的操作中,应尽可能使用扩张器扩张皮瓣减少刀片的使用,保持合适大小的切口;同时扩张的力度适中,在置入导管后行压迫止血,以减少出血、渗血的风险。(3)并发症护理,置管期间的主要并发症是血栓和感染。①针对血栓的护理,临床相关资料显示股静脉置管血栓形成的风险较大于颈内静脉置管。对于选择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强调避免过多的活动,如下蹲、长时间弯腰等,同时注意饮食,保持大便的畅通。同时护理人员对血栓形成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寻求医师的治疗支持。②感染的预防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患者免疫力、穿刺位置、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人员是否严格无菌操作等。因此首先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熟练掌握深静脉置管的相关操作;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护理效果、护理操作、护理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穿刺渗血、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在几方面的对比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s)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s)

?

3 讨论

各种肾病终末期患者均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深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需要的血管通路[3-5]。但在临床实际中置管后的相关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风险极大,因此本文就置管后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深静脉置管后的并发症行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显著减少导管脱落、渗血、血栓形成、感染等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定期接受透析治疗,也减少了各种并发症或不良事件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实验组无论是不良事件还是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优质护理应用于患者置管后的护理中是切实有效的;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也显示实验组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这再次提示深静脉置管后优质护理对护患关系有积极影响。本次中优质护理以患者置管后的常见不良事件或并发症作为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使常见不良事件、并发症显著发生情况减少,从而显著的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血液透析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行深静脉置管患者中实施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常见的并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使保障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猜你喜欢

置管导管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