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2020-12-08陆超林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教学方式

◎陆超林

识字不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后续语文学习的基础条件。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出了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并且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汉字的行列中来。现在各版本教材在编排上结合了学生年龄、认知以及生理方面的特点,“多人少写”的原则得到了充分体现。很多教师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将其与汉语拼音、儿歌结合了起来,同时还融入了学生的生活,旨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乐趣,产生主动识字的欲望。不过,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识字的难度还是很大的,这是因为方块字的发音难度较大,而且也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识记量加大的同时,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较大。还有的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害怕认识汉字,所以对语文课也丧失了兴趣。对此,本文提出了情境教学法的方式,以此提升小学语文识字的能力。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识字的兴趣不足

小学低段的学生主要是以识字为主,教师在教学中也更倾向于学生对“形”的掌握,具体的发音与释义要求相对较低。这一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汉字的深意一知半解,写字时音形结合无效。所以,若教师仍然坚持采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即“一言堂”,学生的兴趣激发无法实现,识记时也会面临较多的困难。基于此,教师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汉字时,要结合汉字的特点与释义,让学生互相交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相较而言,小学生对于图像、色彩与声音等敏感度较强,因此教师后续的改革中可以发挥这方面优势,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让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二)教师识字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语文识字本身是一项较为枯燥的内容,实际教学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学生识字兴趣不足外,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也是存在的一个问题。教学方式的单一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兴趣不够浓厚,造成学习效率降低。经过笔者多年教学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汉字的认识也缺乏认知,没有进行立体化呈现,汉字的应用和讲解方面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用最优方式优化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丰富性。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一)巧用造字原则,创设统一情境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可将音、形和义结合在一起,达成统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汉字。例如,教师教学生认识“人”字时,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人”的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字形则是犹如垂臂直立的动物。篆文突出了弯腰垂臂、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形象,像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隶书时此字的变形较大,弯腰垂臂的形象已经完全消失。我国的很多汉字都是由形旁与声旁组成的,即常说的象形字或会意字。总体来说,在情境的创设之下,学生对于文字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脑中的印象也会加深。汉字作为中华儿女交流的基本元素,加强对其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将是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糅合多种元素,进行情境创设

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效果更佳,教师也可以将图像与文字进行有效结合,让其变得更加直观。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于文字、图像往往更为敏感,当教材中出现大量图画时,会发现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这与其年龄特点高度相符。日常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课文内容和图画进行有效结合,学生可以先观察图画事物,然后再读文章。结合起来后不但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够提升识字效率。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跳”字时,教师可让学生表演跳的动作,若学生表现较好,则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其加强学习汉字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对于汉字多了一层了解,而且也更愿意学习汉字,当遇到不懂的汉字时,也可以进行深入了解,以此提高自身的汉语能力。

三、结语

老师教学不单单是教会学生识字,同样需要重视在授课过程中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学习、生活,也是老师的神圣使命。情境化教学不但可以应用在教授课堂知识上,同样可以运用在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情境化教学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但目前在我国发展还不过完善,需要逐渐完善起来,不断推进情境化教学的应用。总而言之,识字教学作为语文学科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务必要加以重视,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起来。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识字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