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2020-12-08蒋丽丽
蒋丽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05医院,上海 200052)
在大多数骨科疾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合理合适的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疾病[1],但是骨科手术中往往造成的手术切口较大,患者感染的可能性较高。一旦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往往会对于手术治疗的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国内有文献指出[2],通过在骨科手术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可能性,并能够保证手术更加顺利的完成,增加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于这一情况,我院特选择112例我院骨科接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室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各分配患者56例,旨在探究针对于骨科切口感染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12例我院骨科接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时间段为2017年9月至2019月2月。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室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各分配患者56例。手术室护理组56例患者中,男女各2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5.12±3.4)岁,其中四肢长管骨手术21例、胸腰椎骨手术6例、其余1例;常规护理组56例患者中,男女各28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0.25±2.24)岁,其中四肢长管骨手术20例、胸腰椎骨手术6例、其余2例,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护理知识培训,并进行医院相关护理规章制度的培训,在手术过程中保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的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情况。手术室护理组则采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针对于患者的文化程度与医学知识认知水平进行针对于手术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提前告知,并进行一定的健康知识宣讲。为患者进行一定心理干预,疏解其负面心理情绪,并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树立起治愈信心,介绍手术室环境让其不会由于陌生而产生恐惧心理。术前为患者进行备皮并针对于可能出现的感染进行提前预防,对于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观察;②术中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进入手术室前对手术室进行消毒灭菌,并且每日对手术室消毒进行登记记录;对手术室的空气、手术所需的物品、设备器材进行统一的消毒检测,消毒液的浓度也需要进行检测,保证充分手术室内充分灭菌消毒,术中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③患者术后进行一定的并发症预防护理,对于需要进行术后引流或者更换敷料的患者要格外注意,观察其切口是否出现感染的情况,定期为其进行更换敷料与皮肤消毒,防止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在日常生活方面要叮嘱其戒烟戒酒,术后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增加自身免疫力,同时多进食高蛋白流质食物,增强其自身恢复能力,减少术后恢复时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护理满意度与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通过患者出院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统计患者出现的感染例数,计算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护理满意度与感染发生情况
护理干预结束后,手术室护理组56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56例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手术室护理组56例中出现术后感染患者为4例,总有术后感染发生率为7.14%,满意例数为53例,总有满意率为94.64%;常规护理组56例中出现术后感染患者为12例,总有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1.42%,满意例数为45例,总有满意率为80.35%,两组患者对比感染发生率t值为4.667,P<0.05;两组患者对比感染发生率t值为5.224,P<0.05。
3 讨 论
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由于手术创口大与引流条等问题一般出现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这就对于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有了较高的要求。对于患者进行有效的手术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可能,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提升了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有效的确保手术的成功率。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是一个感染发生率较高的地方,引起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只有通过对每个细节方面进行预防控制,才能有效提高整体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3]。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在围术期对于患者进行提前预防与防护护理,有效的减少了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护理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预防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可能。
综上所述,在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