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诊青年男性肺癌病人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0-12-08杨玉丽梁晓艳

循证护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受访者肺癌癌症

杨玉丽,刘 静,梁晓艳,马 芳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发病率为11.60%,死亡率为18.45%,肺癌同样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是男性头号杀手[1]。目前,肺癌在中老年病人中的发病率趋于平稳,甚至有下降趋势[2]。而青年肺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3]。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以≤40岁来划分青年肺癌的发病年龄[4]。青年肺癌病理恶性程度高,预后差[5]。同时多数青年人既要养育子女,又要赡养父母,是家庭的顶梁柱,对无法承担家庭责任且拖累家庭成员的状况存在焦虑情绪,同时肺癌治疗疗程较长,经济负担重,导致病人焦虑、抑郁,机体抵抗力下降,将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进一步促进疾病复发、恶化、转移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往往重视治疗期病人的护理,而忽视了病人诊断初期的护理需求。查阅国内文献,有对治疗期青年肺癌病人的心理行为干预的量性研究[6-7],而对初诊为肺癌且被首次告知后,病人的经历和体验相关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深入探讨初诊期青年男性肺癌病人的心理体验,为其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即资料饱和时不再收集。共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肿瘤内科初次诊断的青年男性肺癌住院病人15例作为访谈对象,编号A~O。纳入标准:①初次诊断为肺癌;②年龄≤40岁;③病人已知病情;④语言表达能力完整,能正常沟通交流;⑤自愿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患有其他肿瘤;有精神疾患或认知障碍。

1.2 研究方法

1.2.1 伦理原则

访谈前研究者向受访者详细说明研究目的、方法、内容和保密原则,取得其理解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列出访谈提纲,然后通过对2例病人进行预访谈,修改和确定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主要包括:您是如何发现肺部疾病的;您对肺癌了解多少,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得知患病时,您的感受如何,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您觉得患病与哪些因素有关;您现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您觉得患病对家人有何影响;对未来有哪些担忧;初步诊断时您希望医务人员为您提供哪些帮助。访谈前通过查阅病历和询问病人,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然后进行30~50 min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安排在安静、无干扰的房间内进行,以半开放式提问的形式,由浅入深,根据受访者的回答,逐渐深入询问,尽可能挖掘所需信息。访谈前与受访者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避免任何引导和暗示。访谈时就录音问题征得其同意,进行同步录音,为保护隐私,研究资料采用匿名的方式,姓名以编号代替。研究者认真倾听并记录,并仔细观察记录受访者的表情、肢体语言及表情变化等。

1.2.3 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同步进行。访谈束后24 h内,由2名研究者结合访谈记录,反复听取录音,逐字、逐句转录和整理录音资料,标识受访者的语句停顿、语音变化、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形成文字资料后,将访谈内容返还受访者进行确认,如有异议予以修正。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反复阅读、分析、反思、编码、分类,提炼主题。然后通过小组定期讨论,商讨资料分析结果,对异议部分通过讨论和反思达成共识,邀请质性研究专家给予指导。

2 结果

研究经过资料分析,将青年男性初诊肺癌病人体验提炼为7个主题。

2.1 负性情绪强烈

2.1.1 震惊与怀疑

在受访中有12例病人在听到医生或家人告知肺癌时,第一反应是震惊与怀疑,无法接受。B:“医生告诉我时,我一下蒙了,大脑一片空白,怎么会是癌症呢?我还很年轻,我一直很健康的,连感冒都不得的,怎么一下子得了肺癌,这太不可能了。”H:“医生的诊断是否有问题?检查的机器是否出毛病了?我要不要换家医院看看?”O:“你听错了吧,医生说的是肺炎,是吧?”

2.1.2 焦虑与愤怒

受访病人焦虑、愤怒表现明显。A:“头两天我彻夜未眠,直到第3天夜里才迷糊了一小会儿,我的大脑一直是蒙蒙的,好像是一团糨糊。”G:“我什么都不想吃,一点感觉不到饿,胃麻木了一样。”H:“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我关起门一个人偷偷地哭了半晚上。”M:“老天怎么这么不公平,我这么好的一个人,从来没干过对不起人的事儿,太气人了。”N:“怎么会是我?其他人都那么健康,我想不明白。”

2.1.3 恐惧与不知所措

受访的病人都表现出恐惧与不知所措。B:“当医生告诉我诊断时,我感觉天要塌了,马上就要死了,太可怕了。”E:“当被告知后,第一感觉就是死刑来了,我就要完蛋了,吓得不能正常呼吸了。”F:“我才30多岁,这么年轻,就要去死了,要去见魔鬼了,吓得不敢往下想了。”D:“这可怎么办呢?医生能看好吗?要去北京或者上海治疗吗?”B:“我要先告诉我的家人还是先向单位请假?我要怎么办才好。”G:“我要先去外科做手术还是先去内科治疗好呢?”

2.2 告知父母、子女的心理负担重

大多数病人都是自己或配偶陪同来医院看病的,医生告知病情时,父母和孩子都不在身边,在如何向父母或孩子告知自己的病情时,感觉到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多数采用了暂时隐瞒的态度。C:“父母年龄那么大了,身体本来就不好,不忍心告诉他们。”E:“我是独生子,父母将来怎么办,白发人送黑发人么?不管结果咋样,现在不能说。”A:“我年幼的孩子没有了爸爸,太可怜了,她还啥也不懂,不能告诉她。”L:“我儿子很懂事,但暂时不能告诉他,他马上要中考了,我看不到他长大成人的样子了,他上大学,他结婚我都看不到了(失落)。”K:“我女儿太粘我了,将来没有爸爸的陪伴,她不会再有快乐了,治疗前我向她撒谎说我出差了。”

2.3 因家庭功能丧失而深感自责

受访者都是家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着重要的家庭角色,对因为疾病而丧失重要功能,不能继续承担家庭责任深感自责。A:“现在孩子由她妈一人管了,她妈本身是个弱女子,工作又很忙,真是对不起她。”C:“我这不能上班了,收入没有了,还要治病,家里经济负担太重了,太对不起家人了。”F:“我妈每个月的药费还等着我呢,我躺在医院里太没用了。”E:“我每天要给孩子辅导作业的,现在没人看了,孩子学习肯定要受收影响的,都怨我。”

2.4 对曾经吸烟的深深悔恨

受访者中有11例有吸烟史,少则5年,多则20年,他们都表示对自己吸烟行为深深的悔恨。B:“我真后悔呀,刚结婚时老婆咋劝我都不戒烟,还和她常常干架。”O:“我十几岁就偷着吸烟,差不多有20年烟龄了,怎么都戒不掉,都怪我没毅力,现在打死也不抽了。”D:“国家为什么要造烟呀,我这都是抽烟得的病,我要告诉我的家人、朋友,再也不让他们抽了,否则就和我一样了。”F:“都怨我嘴脏,抽烟害的。”H:“我这真是害人害己,听说二手烟的危害也很大,希望我老婆、孩子没受到我抽烟的危害,我肠子都悔青了。”

2.5 对预后和经济的过分担忧

受访者都表示对预后和经济的过分担心。I:“当时想我是早期还是晚期,还能活几年?”C:“我到最后的时刻,是不是气就上不来了,活活会被憋死。”J:“我是要被活活疼死吗,听说癌症最后都是疼死的。”G:“治疗有用吗?是白花钱吧,最后肯定人财两空的。”L:“听说得了肺癌都活不了几年,现有新药,效果会好吗?”K:“这病得花多少钱呀?我刚买完房子的,还欠钱呢。”F:“我攒的那点钱是给孩子上学择校用的,现在只能先看病了,哎。”L:“不知道报销后,自己要掏多少钱,迫不得已时,还得向亲戚借钱吧。”C:“现在借钱难,尤其我这样得了癌症的人,谁敢借钱给我呀。”

2.6 对工作和人际关系忧虑深重

受访者中有8例病人有单位和正式工作,患病后都担心工作和人际关系会受到影响。O:“我没法上班了,我的工作谁来接,他们都不如我熟悉这块业务。”F:“单位的人要是知道我得肺癌了,肯定要嫌弃我了,我的工作不保了,以后干啥去呀?”N:“治疗结束了,单位还要我吗?”D:“治疗肯定得一年半载的,我回到单位还会干吗?”H:“我不想让单位的同事知道我得癌症了,有人会高兴的,尤其是和我关系不好的人。”J:“我不会告诉周围的人的,否则有人会说我恶有恶报的,尽管我没有干过任何坏事。”

2.7 获取专业医疗信息的愿望迫切

访谈的所有病人对肺癌治疗不了解,都希望能快速获得肺癌治疗相关的专业信息。B:“医生大概给我讲了一下治疗方案,我当时深受打击,根本没听进去。”C:“医生说要化疗,听说化疗的反应大得很,我不知道我能否受得了。”H:“听医生讲,有几条方案可以供我选择,听着那些难懂、难记的药名,我根本不知道要选哪一个,最后交个医生定吧。”M:“听说化疗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面,肌肉就烂了,太可怕了,我的血管很难找的。”D:“听说我的肺要切除一半,我以后离不开氧气管了吗?”

3 讨论

青年男性肺癌病人在初诊时,经历了强烈而复杂的心理体验,出现了多种心理反应。

3.1 帮助应对负性情绪

本研究青年男性肺癌病人在诊断被告知时,都经历了震惊与怀疑、焦虑与愤怒、恐惧与不知所措等负性情绪。与赵跃萍等[8-9]研究指出初诊癌症被告知诊断和病情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强烈的不良心理反应一致。由于肺癌的高破坏性及现有的医疗条件,谈癌色变是普遍现象。有学者指出,希望是维持癌症病人活下去的重要因素,更是生存的主要力量[10]。提示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初诊肺癌病人的心理变化,正确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为病人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早期走出心理阴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早接受正规的治疗,提高医疗结局。

3.2 帮助应对多重压力及担忧

青年男性病人由于其特殊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属性,在患肺癌后具有更严重的心理压力,本研究得出初诊男性青年肺癌病人面对家庭、父母、子女、预后、经济、工作及人际关系时,都表现出多重担忧。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地帮助青年男性肺癌病人积极应对疾病初诊时的多重压力,减轻担忧,使其尽快适应患病生活,及早安心接受治疗,对其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3.3 变悔恨、自责为力量

受访的多数病人都表达出对自己吸烟行为的悔恨和自责。吸烟已被证实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因素,90%的肺癌病人吸烟或被动吸烟[11]。

多数肺癌病人深知吸烟的危害,曾有戒烟的想法,但未能坚持,健康时,戒烟意志薄弱,患病后多能成功戒烟。此时,消除病人的自责情绪,变自责为力量,让病人利用自己吸烟患肺癌的事实劝服其周围的亲朋好友戒烟,具有现身说法的效果。护理人员应在工作中因材施教,做好大众戒烟的健康宣教,也是预防肺癌的一项重要举措。

3.4 及时提供医疗信息

访谈病人在初诊时均遭受身患癌症的重大打击,同时对治疗及护理方面的知识缺乏,存在误解多,不确定感强。而掌握一定的病情及疾病知识能够使其感到对自己病情的掌握,产生安全感,增强治疗的信心[12]。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针对初诊的肺癌病人制定全面、详细地告知计划,提供病人容易接受的宣教方式,如健康宣教手册,微信推送等方法,使其及时了解肺癌相关诊疗信息,消除误解,减轻初诊时病人的不确定感,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15例初诊期青年男性肺癌病人的质性研究,发现其心理问题突出且复杂,负性情绪强烈,压力大,担忧多,自责深,医疗信息需求强烈。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使其积极应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受访者肺癌癌症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