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往的生活
——读《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

2020-12-08李雅倩

山西青年 2020年6期
关键词:规训中产阶级瑞典

李雅倩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以“美好生活”作为社会发展的标尺,既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必然趋势。《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一书中作者将中产阶级与农民,工人阶级的价值观念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在文化定义背后的文化,即美好生活的衡量标准,善待动物、举止优雅、注重个体、保持洁净这些社会事实建构的过程,剖析一个阶级如何通过日常仪式和规范,建构起自身的文化霸权,定义着整个社会对美好生活的理解。

一、主流文化的解构与重构

(一)社会空间的重新配置

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界限划分。19 世纪的瑞典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变得更加分明,房屋的设计成为中产阶级把理想的美好生活转化为现实的手段。戈夫曼的拟剧论中,把社会比作舞台并分为前台和后台,而家庭作为后台应当将人与前台社会化的自我区分开,为这里的成员提供私密化的空间。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上,整个房屋成为了家庭与社会的界限,入口、过道、门、房间安排制造出无数界限,把公共空间从私人空间中分离出去,把仆人从家庭中区分出来,把孩子与父母分隔开来,人们开始随手关门以保护个人隐私[1]。而在这个家庭场域内追求温馨和安全的情感结构成为美好家庭生活的核心要素。

工具理性下城市与自然世界的界限划分。中产阶级对自然的崇尚是在与自然隔离之后,城市的景观和建筑被用几何原理合理设计后,在生产领域要求理性和效率的中产阶级,表现出一种对个性的追求,对未被涉足的大自然的征服欲;也可以通过19 世纪瑞典中产阶级的室内装饰,挂在墙上的风景油画,绣在毯子上的风景图案,摆在窗台上的植物以及流行的风景明信片看出中产阶级产生的大自然新式浪漫主义的态度。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把人规训为单向度的人,正是因为禁欲克制的中产阶级的精神需要无法满足,生产领域表现的理性和追求效率的中产阶级表现出过去的怀旧,对个性的追求。

(二)身体的自我规训

19 世纪瑞典中产阶级对身体的规训无处不在。首章“拥有时间的人”中对比了瑞典农民社会和中产阶级对时间认知的差异;农民社会中时间随着生产劳作的周期性转变成线性的、指向未来的,时间拥有了商品的背景。工厂的规章制度、汽笛声、学生的课程表、上下课铃声等等,人们学习如何不断的精确时间,如何高效的利用时间,这种对于时间的规训同时也是无形中对于身体的规训,使秩序内化于人的思想进而形成规训的身体。

对身体的规训还通过对洁净的更高要求和对儿童的教育表达出来。第四章和第五章通过中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关于洁净和肮脏的对比分析,还原了农民社会中的生活图景,阐释了洁净的居住环境对于构建中产阶级美好生活的基础。玛丽·道格拉斯认为:哪里有肮脏,哪里就有一个系统。只要世界上为自己所控制的那一小部分是干净整齐的,这就足以带来某种安全感[1]。清洁卫生创造出意识层面上的秩序和界限,19 世纪农民阶级的洁净观念美观为中心,是把自然和文化区分开来的方式,却没把清洁与卫生学相联系,当清洁有益于健康的观念渗入农民阶级,“一个干净的、没有气味的世界”成为生活的基本追求。

弗雷克曼还通过“身体作为桥梁”、“对身体的态度”以及“隐藏的身体”三小节来阐述中产阶级文化中对于身体的控制,以及身体话语权的缺失。玛丽道格拉斯的“洁净原则”认为,一个人爬到越高的社会位置、感到社会把他夹的越紧,他就需要对自己的身体施加越严格的控制。儿童自孩提时代就要学习各种规矩,克制自己的欲望,举止得体;在公共领域,每个人都试图打扮的得体,使自己的表现符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一切自然和本能的声音和行为都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相对而言,在家庭这个私人领域人们会获得更高的自由度,但是在这一场域内女人的身体自身就代表着禁忌,她不仅要在其他人面前隐藏自己的身体,比如不能透露她要洗澡的意图,因为这会引起不当的联想;而且她还要自我隐藏着,学会如何不脱去贴身衣物而清洗身体。因此,即使在家庭中也存在因性别差异而建构的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二、瑞典中产阶级的精神困境

怀旧自身装扮成历史,而我们一直做着白日梦。瑞典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之所以能够渗透到各个阶级之中,是因为它的价值观念符合工业化带来的现状。中产阶级从兴起就将自己与贵族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划清界限,认为自身是优于其他阶级的存在,所以中产阶级严于自我控制,追求一种更负责、更理性的生活方式。但是中产阶级自身也体现出它自身的矛盾,一方面,它追求理性、效率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它表现出对乡村自然生活的怀旧之情。在作者摘选的一些回忆录里,中产阶级总是表现出对于儿童时期乡村生活的向往,但是记忆是被筛选的,能够留下的东西都是人们渴望记住的,这些时光承载的象征塑造了过去美好生活的乌托邦。瑞典中产阶级对自然的崇尚是在与自然隔离之后,自然的神秘主义被科学和理性祛魅后,中产阶级产生一种对自然的欣赏;夏季悠闲的乡村生活让这些中产阶级短暂的接触自然,自然成为他们无处安放的灵魂归处。

三、当代美好生活的建构

19 世纪瑞典中产阶级建构的美好生活在将农民社会一些弊病舍弃的同时也将自己囚禁在现代化的牢笼中。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现代化科技快速发展,人们有了追求更好物质条件的资本,对居住环境不仅追求“安居”更追求“宜居”;对身体的规训也强调新的解构;更好的物质条件从来不是人们追求精神上美好生活的阻碍,新技术的发展应当为美好生活的建构注入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着所需的物质资源和适宜环境。汉代董仲舒曾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城市化进程中,对自然的过度利用,使自然服务于人类前进所需,用为人类发展所提供的价值来衡量自然的自身价值的错误观念已不符合时代要求;瑞典中产阶级对于自然的怀旧之情正是现代化工具理性所带来的后果,我们所渴望的更优美的自然环境,不是要回到传统社会中对于自然的敬畏,而是在尊重自然的规律下,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玛丽道格拉斯在书中说提到的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会影响其相应对身体的规训,即他的行为举止要符合社会对其地位的期望。黄金麟曾在《历史、身体、国家》中阐述了时间如何规约着近代中国人的身体。即使在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枷锁如何根深蒂固的地规范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惯习。对身体的救赎和解放,后现代主义者们强调对于现代理性的解构,新的社会期望减少了对身体的规训,让身体变得更自由成为追求,近几年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领域的名人进行观察记录。一个人不是表现出与他社会地位相称的行为更受公众喜爱,相反更贴近真实生活的行为更易被接受,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追求身体的真正自由和解放。

现代技术的发展让传统行业不得不发生相应转变,医生可以在线开电子处方给病人、教学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完成、购物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互联网+”模式的快速发展也在重新定义着人民对美好生活解读,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构不是对身体进行无限制的约束,不是建起阶级的藩篱,相反打破阶级的界限,更自由全面的个体发展,更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成为新的生活向往。

猜你喜欢

规训中产阶级瑞典
瑞典没有“剩宴”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摄影表征、权力与规训
康德《论教育学》自由与规训的关系解读
古老的瑞典
权力的规训与生命主体的建构①——福柯生存美学视域下的《福尔赛世家》
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