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曲调先有情—浅析《塞上曲》中的悲剧之美
2020-12-08东华理工大学
□聂 蔚 东华理工大学
一、《塞上曲》概述
《塞上曲》是我国琵琶传统文曲中具备较强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古往今来,众多琵琶名家对这一音乐作品进行了精彩生动的演绎,使其得到良好的传承。《塞上曲》这一名称主要源自李芳园所编写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其中包含五个段落,分别是《宫苑春思》《昭君怨》《湘妃泪》《妆台秋思》及《思汉》。这五个段落不但能够形成一整套曲目进行演奏,还能够分别独立作为小曲进行演奏。这五个段落主要讲述了王昭君的历史故事,通过对王昭君身世、经历的嗟叹,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王昭君在此种情境下的心情,从而跨越时空界限,与数千年前的王昭君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二、《塞上曲》中所蕴含的悲剧之美
在经历两千多年的传承与积淀之后,《塞上曲》在现代音乐舞台上依然具备较为显著的价值以及较为耀眼的光芒。从艺术魅力层面来说,《塞上曲》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所具备的“以悲为美”这一悲情审美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养正轩琵琶谱》曾对《塞上曲》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文套宜圆而声清,抑扬而拍准,其缓处须有余音,在子弦者推进之,在中、老、缠弦者摆动之,若在相上则重按之,亦得余音流出,由操弦之有吟猱也。”由此能够说明《塞上曲》将乐曲音乐风格“悲情”这一文化意蕴进行了充分诠释,借王昭君这一典型人物,来展现我国古代传统女性历经痛苦却无可奈何的悲情人生。我国琵琶名家刘德海先生曾根据自身的理解重新演绎了《塞上曲》这一名篇,通过华丽的演奏手法将虚拟与现实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左右手交替演奏的方式,巧妙地在乐曲中融入了“虚音虚势”,不但能够使传统琵琶曲所具备的和谐之美得以彰显,还能够强化其中的故事情节,强调其中所表达的情感,由内及外地对古代女子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展示出较为浓郁的人性之美,让《塞上曲》的悲情色彩得以凸显。
我国历来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无论是在儒家、道家等学术理论中,还是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思想中都有所体现。我国文化历史悠久,相对而言较为内敛且含蓄,属于一种“内倾型”的文化。而琵琶乐曲则将不同时期的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在岁月不断流转的过程中,琵琶曲的审美风格更倾向于伤感的“悲情之声”以及婉约的“阴柔之月”,强调听众从感观方面对琵琶曲意境之美进行感知。
就传统琵琶曲的标题而言,能够明显看出其与我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标题就类似于生动活泼的美丽画卷,较为著名的有《浔阳月夜》《飞花点翠》等。欣赏者在看到文字时,能够直观地将自身的情绪自然而然地转移至乐曲内。琵琶曲通过音乐标题所具备的文学性,来给欣赏着渲染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真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对琵琶曲进行审美时,明确创作者及演奏者所营造出来的意境是重中之重。琵琶曲通过将虚拟转变为现实,将现实转变为虚拟,并在演奏时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塞上曲》中,通过“思春”“秋思”及“滴泪”三个小标题来将相应的音乐场景呈现出来,并通过多元化的演奏方式来展现一种宁静且悲情的画面,并直接和人物情绪变化有所关联,充分体现出身处异乡的女子对故乡的思念、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悲情人生的嗟叹。在我国传统音乐理论中,“以悲为美”是主要的审美取向,从相应的音乐典籍中能够得知,这类审美特点对相关文人及音乐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嵇康便在其著作《琴赋》中指出,“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已垂涕为贵”。受到这类审美风尚的影响,大部分琵琶曲抒发了相应的悲情,而在《塞上曲》中则尤为明显。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感情,“悲”被运用于《塞上曲》之中,并经由不同琵琶名家的演奏,来描绘古代女性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传统女性所经历的悲惨命运,将悲情音乐所具备的审美倾向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传统琵琶曲内,悲情审美这一倾向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的无尽憧憬及向往,让人民群众能够意识到人生及生活的重要性。这一意境所具备的美学内涵深远绵长,是古代人民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
因此,《塞上曲》对古代悲情女子这一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使其不但具备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也具有相应的时代气息,充分彰显了琵琶曲在传承和发展中的基本特点,能够使听众产生较强的感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