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2020-07-13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王昭君出塞下嫁匈奴这一事件发生于西汉时期。西汉早期,由于国家刚刚统一,所以国力尚且不够强盛,在面对匈奴长期骚扰的时候,西汉虽然多次派兵抵御,但是仍然无济于事。因此,和亲成为解决当时边疆问题的唯一方式。公元前33 年,后宫女子王昭君被汉元帝追封为公主,然后赐婚于匈奴单于。从国家层面来讲,这次婚姻有利于稳定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还实现了汉文化向少数民族的传播,但是从王昭君自身的角度来讲,则深刻地表现出了一位女子的“怨”恨。
一、王昭君诗词中“怨”的体现
(一)王昭君诗词的主题
从大多数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其主题大多是从王昭君自身出发的。因为王昭君本身身份低微,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最终不得不远离故乡。对描写王昭君的诗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王昭君的“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乡的思念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一个体现。“怨”就怨在受命运玩弄,不得不远嫁边疆,所以王昭君诗词中有很多以表达对家乡思念为主题的作品,由思生怨,由怨生思,怨思循环,不得而终。“合殿恩中绝,交河始渐稀”是王昭君刚刚离别故乡时的“怨”,“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是王昭君容貌日渐憔悴之后的“怨”。王昭君自从嫁到匈奴,整日整夜与匈奴的“明月”和匈奴的“胡风”为伴,所以越来越多肝肠寸断的诗句层出不穷,深刻地描绘出了王昭君对故乡的思念。
其次,对岁月的感叹。对岁月的感叹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二个体现。王昭君诗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在描绘王昭君感叹世事无常,岁月变迁,容颜易老。尤其是在唐代之后,以这一内容为主题的诗词也变得更加深刻,在“怨”的基础上还多了一些无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昭君自身的悲怨,并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怨,而是唐代那些文人志士们自身心情的一种体现,所以他们利用王昭君来表达自身的“怨”,如“玉貌愿期汉帝招,谁知西嫁怨天骄”就反映了王昭君以及那些诗人们对岁月的感叹。
再次,对命运的不忿。对命运的不忿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三个体现。造成王昭君命运多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自身的美貌,从“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就可以体会出,很多文人借王昭君因为自身美貌而被迫和亲一事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第二个原因是君王的无情,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王昭君出使和亲的是当时汉朝最高的统治者,所以很多文人便将矛头指向了君王,以此来表达王昭君的“怨”气,因此便有了“自是君恩薄如纸”的句子。
最后,对政策的抨击。抨击和亲政策是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四个体现。从这些诗词中可以发现,大多数文人对于通过和亲来换取和平的方式并不支持,所以以诗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其次,有些诗人通过诗词来讽刺统治者没有能力提升国家的军事能力和边疆防御能力,只能通过和亲的方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由此可见,对和亲政策的抨击也是王昭君诗词表达“怨”的一种方式。
(二)王昭君诗词中的形象
在王昭君诗词中,除了通过主题来表达王昭君的“怨”之外,还通过王昭君的形象来表达王昭君的“怨”。首先,从自身遭遇出发。从自身遭遇出发是王昭君诗词中第一种表达“怨”的形象。古代的诗人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自身的想象,为王昭君构造了一幅幅出塞的画面,然后通过自己的笔将画面描绘出来。从王昭君自身遭遇来看,王昭君是悲惨的,因为她只身一人远嫁匈奴,不得不感叹自身的悲苦遭遇。
其次,从命运始因出发。从命运始因出发是王昭君诗词中第二种表达“怨”的形象。因为从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很多诗词都在追寻导致王昭君命运的原因。画师毛延寿是第一个原因,正是因为他的画像,才直接造成了王昭君的苦痛命运。第二个原因是汉代的君王,因为君王为了稳定边疆,才选择让王昭君远嫁匈奴。所以从王昭君命运始因出发也成了王昭君诗词中表达“怨”的一种方式。
二、王昭君诗词的艺术特征
(一)多样化的体式
从王昭君诗词中可以发现,描写王昭君的诗词拥有多样化的体式。从刚开始的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到后来新增加的七言和七律,再到后来还有了五七杂言歌行体,甚至还有诗人通过组诗的形式来进行创作。由此可见,王昭君诗词的体式是多样化的。但与此同时又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体式又拥有不同的地位。但是不论在什么时期,绝句始终占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对王昭君诗词进行研究,还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词发展的内在规律。(二)多人称的手法
王昭君诗词中还善于使用多人称共用的手法,其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使用率较高。通过第一人称的使用,往往可以让读者站在王昭君自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思考王昭君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状态。第三人称是使用最多的描写手法,虽然第三人称让读者和内容的距离被拉远,但是有利于读者客观的思考。通过第三人称的描写,读者可以直接、客观、自由地发表自身的意见。通过多人称的运用,王昭君的形象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三)多重角度的意象
通过意境来衬托王昭君的“怨”是王昭君诗词中惯用的手法。“明妃”这一称谓,是大多数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惯用的对王昭君的称谓,不仅表达了诗人们对王昭君的想象,还体现出了他与汉元帝之间的特殊感情。“青冢”是王昭君诗词中特有的意象,白居易在《青冢》中就认为,青冢是王昭君死后所产生的元气形成的。但是也有人认为,秋后塞外的草木全部枯黄,只有王昭君墓边的草依然青葱,所以便将其称为青冢。王昭君诗词中通过多种意象来描绘王昭君已经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法。(四)多含义的构思
多重含义的构思也是王昭君诗词的一个特点。从最初王昭君诗词中对王昭君的直接描绘,再到之后诗人通过描绘王昭君来抒发表达自己的情绪,最后到诗人通过描绘王昭君来针砭时代和朝政。王昭君诗词的构思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这些诗词本身所具有的作用也越来越多。从“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可以发现,诗人已经开始向世人说明,通过昭君出塞可以改变国家命运、实现人生价值,通过这样的口吻来表达对王昭君实现人生价值的宽慰。三、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转变
(一)昭君的舍己
元朝中后期描绘王昭君的诗词逐渐开始有所转变,从描绘王昭君的“怨”开始逐渐向其他角度转变,首先是从“怨”转变为描绘王昭君奉献自己,深明大义。这种类型的作品描绘了王昭君奉献自己的无私精神,从“妾身虽死免主忧,犹胜专宠亡人国”中可以体会到,很多诗词从描写王昭君的幽怨转变为描写王昭君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而且除了王昭君之外,王昭君的女儿、女婿、侄儿、外甥等多人,长期在长城内外辛苦奔走,为了两国的和平而努力。这就是王昭君诗词的转变之一。(二)昭君的为国
王昭君诗词中“怨”的第二种转变体现在王昭君对国家的贡献上。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王昭君舍己为国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因为王昭君的舍己和为人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所以有必要分开来讲。从西汉开国时期就有和亲政策,但是依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匈奴与汉朝的战火依然存在,直到王昭君远嫁匈奴之后,边关的战火才得以停滞,并且双方经历了长期的和平。由此可见,昭君出塞对国家所作出的贡献是无法衡量的。也正因此,之后描绘王昭君的诗词大多由写“怨”转变为写贡献。(三)昭君的文化弘扬
从描绘王昭君的“怨”向王昭君对文化传播与弘扬的转变是第三个表现。历来昭君怨都是王昭君诗词的主流,但是在元中后期有很多文人认为昭君嫁到匈奴之后生活是幸福的,而且在匈奴,王昭君对汉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大臣进言说“汉人无补于国”,所以元朝的军队所到之地,汉人全部都会被烧杀掳掠。但是在元朝中后期,开始学习汉法,甚至还使用汉朝原有的教育制度来培育人才,当时的知识分子便通过昭君出塞弘扬汉文化来表达这一转变。四、结语
王昭君诗词中描绘昭君的“怨”一直以来都是王昭君诗词的主要趋势,描写昭君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文人逐渐从描写昭君怨转变为描写昭君出塞所起到的作用,这种转变,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诗词史的变化和发展。